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四单元统计_小学数学教案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_第四单元统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数学教案下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统计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能问题。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
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两道例题分别说明如何合理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正确体现各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重难点、关键
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情况。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重难点、关键 重点:扇形统计图.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
(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① 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② 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3)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①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② 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出它的占有率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页的例2,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4月26日~5月31日)
2.回答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3)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1.出示课文例题。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
(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明显。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
四、布置作业
四、统计 单元要点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技能问题。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大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数据整理以及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技能。
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简单,通过两道例题分别说明如何合理制作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使之正确、充分地反映出有关数据,正确体现各统计图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掌握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与作用,能正确描述统计图
中的数据。
2、使学生能正确地制作统计图,充分利用统计图的特征准确、合理、规范地反映出有关数据。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针对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问题,能提出质疑和修改建议,提高制
作统计图的技能。
2、在运用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
断的进步。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的习惯。
重难点、关键
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正确描述数量变化情况。关键: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统一标准。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有关数据.2、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扇形统计图反映有关数据,提高处理数据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
力.3、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重难点、关键 重点:扇形统计图.难点:发现统计图中存在的数据不清的问题.关键:认真分析统计图中所反映的数据.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电脑课件呈现扇形统计图
某校学生最喜欢的文艺节目情况统计图
1、问: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1)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45﹪
喜欢相声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8﹪ 喜欢小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25﹪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2﹪
(2)喜欢同一首歌的人数最多
绝大部分同学都喜欢同一首歌,小品和相声
喜欢其他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少
2、说一说这是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征?
(1)扇形统计图
(2)特征:可以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1
电脑课件出示课文例题统计图 下面是一幅彩电市场各部分品牌占有率的统计图
(1)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A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20﹪ B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5﹪ C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10﹪ D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8﹪ 其他品牌彩电占市场销售量的47﹪(2)有人认为A牌彩电最畅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①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中的数量
① 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② 汇报交流结果
经过讨论,交流,使全体同学懂得:在“其他”里面还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所以,从这个统计图
不能判断出哪个品牌的彩电最畅销.(3)建议
上面这幅统计图提供的数据不清,无法全面地反映有关彩电市场各品牌占有率的情况,你有什么修改
建议? ① 通过交流,使学生懂得:“其他”所占有的份额应该是最小的部分,这样才能全面地反映各个数量占
有率的情况,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② 建议:在进行数据整理时,将“其他”当中的一些品牌彩电所占份额单单独计算,在统计图中详细标
出它的占有率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十一第1题(1)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2)从图中你能判断出喜欢哪种文艺节目的人数最多吗?为什么?
(3)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教科书第68页的例2,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角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根据统计图正确描述有关数据的变化情况,发展
学生的统计观念。
2.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折线统计图。教学难点:正确判断数量变化趋势。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统计图。
2003年北京地区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图
(4月26日~5月31日)
2.回答问题。(1)这是什么统计图?(2)这种统计图有什么特征?(3)说一说这里病人数量的变化情况。
二探索新知 教学例2。1.出示课文例题。
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图中的数量变化情况。(1)、7月份到12月份的月薪逐月上升。
(2)、7月份:1000元
8月份:1100元 9月份:1170元 10月份:1240元 11月份:1300元 12月份:1400元
(3)、8月份和12月份增加较大。(4)、两幅统计图反映的员工月薪增长情况是一样的。
3、初看这两幅统计图,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初看时感觉左图中反映的月薪增加比较大。
原因:左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小,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右图纵轴上每格表示的数量比较大,折线向上的趋势不明显。
4、你认为哪一幅统计图更能准确反映员工月薪变化情况?为什么?
(1)、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
(2)、说明理由。(左图每格表示50元,最高1格又表示100元,标准不统一)
5、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使全体学生明白: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第2题。
(1)、初看统计图,你感觉气温的变化剧烈吗?为什么?
(2)、月平均气温的实际差距有多大?
(3)、你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吗?根据图中数据再绘制一个你认为较为合理反映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
图。
四、布置作业
(王帮玉博客(http://wbyschool.blog.163.com)欢迎您的到来!在这里,愿我们能够架起友谊的桥
梁,共同去奋斗、创造!)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统计教案1、扇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课文第68页的例1,练习十一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和作用,能正确描述扇形统计......
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统计教案(一) 教学要求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2. 使学生学会制人选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3.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第四单元:统计主备人:余寒松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67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十五1,2题。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情境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
(一) 教学要求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2. 使学生学会制人选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3. 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
六下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统计[ 2009-2-17 17:04:00 | By: xxsx ]0 推荐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附小 杨道吉 一、教学内容的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