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三版王幼龙)第一章教案(1—3)_机械制图第三章王幼龙
机械制图第三版王幼龙)第一章教案(1—3)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机械制图第三章王幼龙”。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前 言
本电子教案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配套使用的教案。旨在为老师开展机械制图教学提供方便与帮助。
编制说明:
1、本电子教案以王幼龙主编《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机械制图习题集》(机械类)第3版为依据,参考配套的郁兆昌撰写脚本的(或编制的)《机械制图网络课程》而编制的。编制中贯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网络课程提供的大量形象生动、直观有效的视频资料,注重教学的直观性、实用性。
2、本电子教案供126~148学时使用(不包括1~2周的机械零、部件测绘实习)。本教案按计划学时132(66讲)编写,机动课时12,用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学校全校性活动(运动会、科技艺术节等)的冲消,也可用于阶段性复习小结、综合性习题课、或测验,由任课老师自行掌握。
3、课题编号XX-X○的含义
该章讲课次序
教案章序
教案顺序
如16-3⑨表示:教案第16讲,讲授的内容是第3章,该章第9次课。
4、对[教学目标与要求]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应视教材内容、教学设计和学生实际而定,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各有侧重。
5、在[分析学生]这一项中,从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角度分析,不要求太具体。教师使用本电子教案时,本部分内容仅供参考,应根据所任课班级学生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6、[教学思路设计],力求教学设计有创意,善于创设教学情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多方法,多方式,对学生有吸引力。教师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的需要而选用。
7、[教学资源] 本教案应用最广的是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网络课程中包含的大量图表、200多个视频资料,为教学提供了形象、直观、丰富、有效的演示资料。圆规、三角板则是黑板教学时使用的工具。
教材配有教学挂图一套,供选用。
8、[教学安排] 根据课程特点,以一次课2学时(90分钟)为单元; 教学步骤:应用最多的是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9、[教学过程] 应视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条件适时调整,通常分为五个步骤: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通常以提问形式回顾检测上次课达标情况(主要内容和思考题),结合作业讲评巩固所学。同时,对本节内容预习情况进行检测反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提高教学针对性和达标率。
二、导入新课
简述本次课主要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展示确认本节课目标与要求。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教师讲授与网络课程演示交叉进行,教师讲授与学生练习交叉进行。并通过课堂练习随时把握、调控学习动态,提高教学达标率。学生练习题通常选自自习题集,也有少量自编题或另选题。
四、小结(5~10分钟)对本次课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以及学习成效进行归纳小结。
对学情进行评估。赏识激励学生,让其有信心,有成就感,提高学习自觉性。
五、作业
通常有习题、思考题两部分。在电子教案整体设计中,力图通过课堂练习与布置课后作业,完成习题集全部习题的训练;通过作业布置思考题与课堂提问,完成教材中全部思考题的训练。
10、[板书设计],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案中的课件可用P.owerP.oint、图片用P.hotoshoP.、动画用Flash制作。
11、[教学后记],是本次课讲授完毕后,教师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对本次课进行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此项在每次教案设计时可不写,但课后必须写,这对于进行下次课的教案设计、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
12、本电子教案是依据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第3版)、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机械制图课程大纲的总课时要求,按常规教学规范而编写的。实际教学中,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学校、不同工种(专业)、不同班级的教学要求是有区别的,学生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教师在使用本教案时可按需进行修正。本教案仅提供一个通用的教案平台或毛坯,以供教师参考。
编者 2007年8月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课题编号] 1-绪1①
[课题名称] 机械制图的任务与学习方法 图幅 比例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3、熟知国家标准关于图纸幅面和格式规定,能正确识别读图方向。
4、掌握比例的概念和选用原则。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引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动手,反复实践,耐心细致,严肃认真,提高对本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初步树立标准是技术法规的标准化意识,注重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
1、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比例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看图方向的确定。[分析学生]
1、入学新生大多数会对本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热情较高,信心较足。
2、同学们的几何知识和空间概念及想像力相对薄弱,又少于接触或未接触过机械生产环境,缺少相应机械常识和感性积累。
3、机械制图既重理论,更重实践,与中小学课程及其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对学习方法有一个适应和掌握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读书质疑、讲授、演示、归纳提升等教学法。绪论部分的教学在以教材为蓝本的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为目的,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工作、教学经验和体会对绪论所要讲述的内容作恰当的调整和充实。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生产用技术图纸等。[教学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策略:利用网络演示,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讲、演交叉进行,及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75~85分钟)简述本节内容、要点、作用和地位,导出教学目标和要求。(一)绪论 机械制图及其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从日常工业产品、建筑物、常见机械及现代化制造等实践举例,引出学习掌握识读和绘制机械图样(工程界的通用语言)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制图课理论与实践并重,在不断积累几何知识,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同时,还需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常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同学们则需通过一定数量的见习实习和习题作业配合讲授来撑握。
(二)图纸幅面和格式
学生阅读教材,找出重点,提出问题。
教师讲解演示答疑:①网络课程的第一章课程导航;②图纸幅面演示;③图框格式及尺寸演示;④图标规定的标题栏格式及尺寸演示。
重点强调看图方向的规定,比例概念和选用原则,直至学生弄明白。(三)比例
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教师讲演答疑:讲透比例概念、术语、标注方法和选择原则。课堂达标测验:
1、制图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
2、图纸的基本幅面有几种?A4幅面尺寸是多少?如何确定看图方向?
3、1:2是放大比例还是缩小比例?比例前项是指图形要素还是实物要素?
三、小结(5~10分钟)
着重强调机械图样的应用和职业素养培养重要性和必要性; 侧重于图纸幅面、格式的识记和比例的合理选用; 根据课堂检测情况,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鼓励。
四、课后作业
1)本章思考题P.23 1;
2)预习:教材P.6-字体、图线;归纳问题; 3)按留有装订边的格式画出A4图幅的图框,同时按练习用标题栏格式画出标题栏和对中符号。
[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2)[课题编号] 2-1② [课题名称] 字体 图线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国家标准关于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的规格与写法;
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正确地书写图样上的文字和数字,并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3、了解国家标准关于图线的型式及应用,通过学习与练习,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以及严守标准的自觉性。[教学重点] 各种图线的型式、主要用途及画法。[教学难点] 数字书写;图线的应用与画法。
[分析学生] 该部分内容作为制图标准,涉及较多规定,学生在理解上没有太大难度,但需花较多时间来识记和练习。重复性的练习,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练习马虎。教师在讲解要领时要告诫学生,字体书写和图线绘制要讲究方法,同时要坚持耐心细致,随课程的进展和练习增加,逐步提高相应技能。
[教学设计思路] 反馈答疑,结合演示精讲,启发点拨,鼓励学生质疑、讨论,练习巩固、归纳提升。
[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三角板、圆规等。[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作业讲评 导入新课
2、预习检测:5号字体高度是多少?机械图样中的线型共有几种?
二、导入新课
简述字体 图线的应用,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简述本节内容、作用和重要性,导出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一)字体
教师介绍字体基本要求,以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为主进行讲解与示范。
教师介绍与示范后,让学生参照教材示例在白纸或练习本上进行长仿宋体字、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书写练习;并叫两个学生上黑板书写,再由教师讲评,点拨。
(二)图线
结合学生预习情况,教师重点介绍图线的型式、应用和画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以下内容:①机械制图常用线型及应用演示;②图线应用示例;③画线时注意事项;④画线注意事项示例。
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重要内容,可向学生设问,启发学生思维。
图线的型式、应用与画法通过讲演、示范和课堂练习,让学生基本掌握。课堂达标测验
1)图样中汉字应写成什么体?其高度应不小于多少mm ?字母和数字可以写成斜体,与水平基准线约成多少度?
2)可见轮廓线用什么线型绘制?细点画线的一般应用是什么?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距是多少?
3)练习绘制细点画线和虚线,保持长短画长度一致,间隔均匀。
四、小结(5~10分钟)
1、字体基本要求;
2、图线的基本线型、主要应用与画法。
3、对学习成效进行讲评,点拨、鼓励。
五、课后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1-
1、1-2题。
2、思考题:教材P.23 思考题2、3题。
3、预习:教材P.10 尺寸标注;归纳问题。[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3)[课题编号] 3-1③ [课题名称] 尺寸注法 [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尺寸要素及标注方法。
2、通过学习与练习,能掌握圆(圆弧)、球、角度及小尺寸、对称图形等常见的尺寸注法。
3、熟知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并避免出现相应错误。
4、通过参照,能对简单图形(8~15个尺寸)进行正确标注。
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培养
明确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对生产有强烈的责任感,激发学习动机; 在正确、清晰的前提下,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美观地标注图样中机件图形的尺寸。
[教学重点] 尺寸作用及重要性;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教学难点] 线性尺寸数字方向的确定和书写要求。[分析学生] 该部分国家标准内容繁多,学生经过预习有一定感性认识,知识内容理解不会有困难。但要求是能正确地标注尺寸,必须经过学习与反复练习,包括习题练习和后继内容学习中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好。
尺寸标注看起来不复杂,实际应用时,特别在学习刚开始时,往往易出错,通过参照借鉴图样标注来学习、练习,则有助于学生较快掌握标注方法,减少或避免出错。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讲练法、演示法、对比法、归纳法。[教学资源] 机械制图网络课程,圆规、三角板或直尺等。[教学安排] 2学时(90分钟)。
教学步骤:讲课与练习交叉进行,讲课与演示交叉进行,易出错处正误对比进行,最后进行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5~10分钟)
1、简述字体书写、图线画法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讲评作业批改情况;
3、提问:教材P.26思考题2、3题。
4、预习反馈,集中问题。
二、导入新课
简述尺寸的作用和重要性,展示并让学生确认本节课教学目标和要求。图样承载着技术信息,传递着加工的指令。图样上的尺寸作为生产指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确、清晰、完整、合理的标注尺寸,是本课程学习的重要任务和必备技能。
三、新课教学(70~80分钟)
1、尺寸注法基本规则
2、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尺寸三要素)教师讲授要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借助网络课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关注落后学生。
教师讲授尺寸标注基本规则,演示尺寸数字、尺寸线和尺寸界线。应侧重尺寸数字的方向是书写要求(不能被任何图线所通过),对尺寸线绘制中的易出错处进行正误对比讲授与演示,讲清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替代。
2、常见的尺寸注法
系本次课要求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介绍各种常见的尺寸注法,交叉演示网络课程中应用最广、或较难的常见的尺寸注法,如圆、圆弧、角度、小尺寸等的尺寸注法。
3、课堂练习
学生完成习题集P.4,1-3 尺寸标注练习,教师就共性问题集中讲解。
四、小结(5~10分钟)
1、尺寸的作用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2、线性尺寸数字的标注要求和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3、归纳学习方法,讲评课堂作业,让学生在讲评中发不不足,以利改进。
五、作业
1、习题:完成习题集P.5~6 1-3各题的标注练习。
2、思考题:教材P.23思考题4、5题。
3、预习:教材P26 基本作图方法;归纳问题。[板书设计] 参考相应的P.P.T文集。[教学后记]
绪论 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课程的任务、特点、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图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二、学习方法和素质养成1.引导学生......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18)[课题编号] 18-5①[课题名称] 组合体的概念和分析方法、组合形式 [教材版本] 王幼龙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
教学时数: 1 学时 课题: 绪 论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制图的地位、作用和组成内容 教学重点:强调制图的地位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对学习本课程重要性的理解 教学方......
第九讲 §2—4 直线的投影课题:1、直线的投影图2、直线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3、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4、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对投影面的倾角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讲解......
第五讲 §1—3 几何作图课题:1、圆弧的连接2、椭圆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2、介绍用同心圆法和四心圆弧法画椭圆教学要求:1、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