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_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品德与生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三、教学总要求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上学真快乐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常规。
2、帮助学生熟悉和适应学校生活,让学生学会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
3、让学生体验学校生活带来的乐趣,喜欢上学。
第二单元:祖国的生日
1.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2.知道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3.用实际行动迎国庆,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妈妈生日的祝贺。4.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第三单元:美丽的秋天
1.引导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找到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美,体验大自然的奇妙,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表达秋天的美好。
3.体验、感受秋天的美好,在与秋天一起玩的过程中尽情享受秋天、找到快乐。第四单元:我爱我的家
1让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要学会自理,还应该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让学生认识到在学校在家一个样,诚实、有礼貌,能为家庭带来欢乐。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养成坚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做不会做的事情,培养学生做事用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3.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第五单元:冬爷爷来了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
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二周 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三周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第四周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五周 祖国真美丽,建设成就大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欢度国庆 第八周 我爱秋天
第九周 和秋天一起玩 第十周 中秋节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我的家
第十三周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第十四周 好玩的冬天 第十五周 奇妙的冬天 第十六周 新年到了 第十七周 过新年
第十八周 送给新年的礼物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单元目标:
1、熟悉学校,初步适应学校生活。
2、体验作为小学生的愉快和责任。
3、学会遵守必要的纪律和行为规范。
4、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单元内容:
主题一 上学真快乐!主题二 了解我们的学校 主题三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主题四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 教学过程 :
主题一 上学真快乐!主题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新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验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
3、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4、学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的方法。课前准备:
老师:接力棒(敲鼓),大红花,卡片。学生:水彩笔,纸片(做名片用的)。活动过程:
活动一: 认识新朋友真好!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认识做小学生的乐趣。老师:(课前作自我表现介绍)讲课之前老师先恭贺小朋友从现在起成为一名小学生!做小学生可真好!你们做了小学生 心情一定很好,很高兴!(问学生: 你们高兴吗?为什么这么高兴,做小学生有哪些乐趣呢?)学生自由回答,并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
老师总结介绍做小学生的乐趣:
(1)认识好多新朋友,让学生数数班级有多少人。(2)师介绍在学校可以参加许多有趣的活动。
(3)除此以外,还有最大的好处是:你能学到好多的知识。(学生打开书包随意看看自己的新书,自己看5分钟。老师:这样的书都很有意思。比如:我们这本书《品德与生活》„„逐页带学生看书一遍。)
(4)现在,我们就来动手体验一下《品德与生活》课的乐趣,先画手印。(5)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学生自己画的手印,再全班展示,激发学习兴趣。
2、学数字口令歌:
(1)老师讲纪律:
123,手放好; 良好的秩序是上好活动 456,闭上口; 课的开端,以后老师举 789,要做端。起“1”,你们就要按口令做,然后,我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做游戏。(2)带好上课工具:水彩笔,小美术本。(3)每节课评五面小红旗。
3、师小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自己知道了什么?
第二课时
1、认识新朋友的活动。
(1)老师:刚到新学校会遇到这么多的朋友真好!怎样和 老师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呢?这里,我们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 认识。
(2)老师讲要求及游戏规则,并做自我介绍。(4——5名学 生)范例:我叫刘金萍,姓“文,刀,”刘,金子的“金” 爸爸,妈妈为我起这个名字是为了„„(名字的来历),我 是1976年生的,我属大龙,我喜欢„„
(3)简单的方法:互相采访,自我介绍。(有时间讲毛遂自荐的 故事)同桌俩互相介绍,互相采访: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 里?你喜欢玩什么?你爸爸,妈妈干什么的?......(4)学做名片:怕别人记不住你的名字,可以做名片,送给好 朋友,送给老师.(老师示范做一张名片——学生看课本—— 自己动手做。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完成名片。)(5)让学生展示自己做好的名片,学生参观。
3、师小结
活动二 我的愿望会实现
第一课时
1、复习数字口令歌。(123„456„789„)
2、学生讲述自己长大的愿望。
(1)老师:这节品德生活课,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活动,帮助小朋友们解决什么问题呢?这里,老师先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开火车)每个人说说自己的父母是干什么? 老师:这么多的职业,你长大了想干哪一个?(老师拿一些各行各业的图片让学生认职业;然后谈愿望。)(2)引导学生思考实现愿望的方法。老师板书学生所说的各种愿望问:
这些愿望可真好,可是我么怎能实现它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老师介绍自己实现的方法。)
备注:
实现愿望的方法:(做到以下五点: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身体。)〈1〉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有文化、书的保护。〈2〉守学校的纪律和规定——〈〈小学生守则〉〉。
〈3〉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勤问老师——遇到困难解决的方法。〈4〉锻炼身体,多参加体育活动——有身体。
3、学习保护书的方法。(包书皮)
老师:为了实现我们美好的愿望,同学们说了很多方法。老师觉得这些方法中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有了知识,才能实现愿望;而知识来源于课本,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课本。那么怎样才能保护好课本呢?下面,老师就来教同学们包书皮。(老师现场示范)
4、调查并解决学生刚入学遇到了哪些困难。(师生共同想办法,共同发言。)
5、师小结
第二课时
备注:这节课让学生包书皮,师进行巡视个别指导,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培养学生保护课本的习惯。
主题二 了解我们的学校 主题目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理了解新环境的方法。
3、了解并学会利用学校的有关设备、设施等。
4、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学会行为的文明礼貌。活动准备:
学生:水彩笔、纸袋、小美术本。
老师:录像带、纸袋。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参观、了解我们的学校
第一课时
1、引课:开学一周了,我们应该对我们的学校有一个认识。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参观我们的校园。(1)老师讲参观的要求。(女生、男生各一队,两两手拉手;路上不许喧哗,有秩序地跟着老师看;边看边用心用脑记。)(2)讲游览顺序。(黑板上画图)(3)带领学生游览学校。
2、参观后小结。
(2)布置课下的任务:这些地方没看,下课以后,同学们小伙伴自我结合去看看,去问问,去感受感受。
第二课时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观了我们的学校,说说你都看到了我们学校有什么?
2、你认为我们学校美不美?美在哪里?
3、、用笔画下校园中你最喜欢的地方。(书上p11页的内容,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画。)
5、师小结
活动二 教师节的礼物
第一课时
1、检查上节课作业并制作校园图册。(书上p11页的内容)(1)学生展示上节课所画的校园图。
(2)让学生介绍自己画的内容校园的哪里?
(3)老师帮学生把画订成册。
2、教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袋。
(1)成长记录袋的意义:把一学期所做的手工、书画放进袋里保存。(2)看书P60页,认识成长记录袋的形式。(3)老师示范做一个。(回家作业。)
3、教师节的礼物。
(1)介绍为什么要过教师节?(学生自由作答,老师补充发言。)(2)提问:你认为该如何过为老师教师节?(四人小组讨论并作答。)(3)指导学生现场做教师节的礼物。
4、师小结
主题三 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
主题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则。
2、能在大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的习惯。活动准备:
老师:抹布、备忘表、扫帚、衣服。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的学校生活要这样
1、讨论:(1)上学几周了,你觉得上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2)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老师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要谈谈、学学 我们小学生应该在学校怎样做,在家里怎样做,才算是一名 合格的小学生所为。
2、学习小学生守则。
3、老师:说了这么多,下面咱们来看看具体的行为表现。(看书P12-15页的内容。)
4、老师:除了遵守课堂纪律,搞好学习,我们小学生还要 学会劳动。你会劳动吗?劳动是什么呢?(就是扫地、擦桌 子、倒垃圾„„等)(1)学生示范劳动。
(2)看附页P62纠正错误的劳动方法。(3)老师示范劳动。(班级打扫卫生的方法)
(4)小结:不仅在学校,我们要劳动;在家里,我们也要做力 所能及的家务活。下节课,老师检查同学们的劳动情况。
活动二 我们的家庭生活要这样做
1、检查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1)怎样做才算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想想上节课我们都讲了哪些小学生的行为习惯?
(2)考察劳动技能是否掌握。
2、老师:上节课,我们讨论学习了小学生在学校应该怎样做?这节课,我们再来讨论小学生在家里应该怎样做?(1)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2)看看书上提示是什么?P13页,哪些事情应该我们做?(3)“叠被子、穿衣服、整理书包、洗脸刷牙„„”你会吗?请小朋友上讲台做。(4)先示范“穿衣服”。(2—3名学生演示)(5)再示范“整理书包”。(2—3名学生演示,老师示范,全班做)
3、学写上学备忘录。
(1)看书讲“明明上学的故事”。
(2)讨论虽然明明知道这样做,可是他每天上学时总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些事情应该什么时候怎样做才不会乱套?(学生自由作答)(3)老师教学生写“上学备忘录”。(4)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上学备忘录”。(5)老师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要记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床前贴好上学备忘录,书桌前贴好课表、时间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序地做好每天的事情,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主题四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
主题目标:
1、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回家。
2、了解安全常识,注意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
3、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活动准备:
老师:安全歌、交通图表。
学生:收集各种交通规则的图表。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安安全全上学去
1、老师引导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安安全全上学去?”(1)板书课题。
(2)老师进行现场采访(2-3名学生)上学到校的情况。
(家里住在哪里?怎么来上学?上学路上能看到什么情景?会碰到哪些以外事故?)
(3)小结学生上学出现的问题。
(要面临以下问题:过马路,乘车挤车,小摊小贩的吸引,乞讨要饭的骚扰,陌生人说话,下雨天、下雪天,交通不变的困难„„)(4)师讲述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的后果是什么?
2、讨论学习怎样安安全全地上学去?(1)学生先自由讨论,自由发言。(2)看书上P16页的补充说明。
3、学习过马路。‘
(1)询问:你会过马路吗?怎么过?(学生自由发言)(2)学习“安全歌”。
(3)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记交通标记。
4、布置回家作业:
回家后收集并制作交通标记,并向爸爸、妈妈请教各种标记各代表什么意思。教学反思:
活动二 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去
第一课时
1、收集信息。
(1)用各种方法收集常见的交通标志。(2)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2、讨论、模拟演练交通情况。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交通标志,说说在哪里找到 的?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
(2)结合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讨论:
你在上学路上遇到了哪些交通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怎 样做的?
3、判断:
(1)过马路时遇到红灯,但没有车,妈妈拉我过马路。对 不对?为什么?
(2)放学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我和他一起去游戏厅看看。我是去还是不去?
4、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安全歌》。
5、讲述并讨论:
(1)自己在路上看到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 不对的?
(2)上学路上还有哪些情况要特别注意安全?
第二课时
备注:带学生观察学校周边的交通情况,实地演练安全上学。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祖国的生日》
单元目标:
1、了解祖国壮丽的自然,人文景观和家乡的变化,增进热爱祖国的情感。
2、初步体验民族的自豪感,崇敬人民英雄。
3、体验国庆节的愉快,有创意地参加庆祝活动。单元内容:
主题一 祖国真美丽 主题二 欢庆国庆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国庆历史我知道 主题目标:
1、通过故事或影片介绍,让学生了解祖国生日的有关历史知识。2、初步了解英雄人物的事迹,崇敬人民英雄。
3、激励学生树立理想,努力学习,将祖国明天的建设得更美好。主题活动准备:
老师:有关建国史的资料。活动过程: 导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
它是如何诞生的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国庆历史。
一、听师讲祖国历史。
二、具体介绍国庆节。
老师:就是因为在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新中国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走向了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更是个令所有中国人激动、自豪的日子,所以,党中央将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即庆贺祖国生日的节日。
三、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1)老师:“吃水不忘挖井人。”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不仅欢庆国庆,还纷纷修建丰碑,做雕塑来缅怀那些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献出生命的英雄人物。(请同学们看书P24—P25,引导学生向英雄人物学习。)
(2)老师:同学们,让我们向这些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做出贡献的英雄们学习吧!(学生先四人小组讨论——自由发言——老师小结)
课后作业:
1、回家后请同学们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其他人请教,或者看书、上网收集,学习更多的英雄故事,并把它们写在书上P25页。教学反思:
活动二 欢度国庆
主题目标:
1、畅谈实际感受国庆节的欢乐气氛,学习庆国庆的方法。2、了解国庆相关知识,认识国旗、国徽。主题活动准备:
老师:国歌磁带。活动过程:
一、学生谈国庆见闻。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谈的话题是:“欢度国庆。”谁能给大家讲讲你是如何过国庆节的?讲讲自己在国庆期间的所见所闻?
二、学习庆国庆的方法。
学生看书P26—27页,一起学习一下庆贺国庆节的其它方法。
1、看图(老师:谁能给大家讲讲图上都介绍了哪些庆贺国庆的方法?)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哪种方法?、3、除此以外,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庆贺方法?
三、认识国旗、国徽。
老师:刚才在介绍庆贺国庆方法时,大家发现在国庆节这一天,我们全国上下,城市里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挂满了国旗,为什么在国庆这一天全国到处都要挂国旗呢?下面老师就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一下我们国家的国旗、国徽。1、请学生看教室墙上的国旗,老师讲解:
(1)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上的红色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左上角的五颗星——最大的五角星代表共产党,周围的四颗小星代表祖国各行各业的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奋进!(2)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许多的重要场合悬挂国旗是代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书上P23页图片,在世界奥运会上,运动健儿取得金牌时,手捧国旗——代表中国的骄傲;海陆空三军边防战士保卫祖国悬挂国旗——代表中国的尊严;**广场升旗——代表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3)(学生说)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国旗? 过渡:正因为国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所以升旗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升旗时我们要认真对待。
(4)学习升国旗的态度。(升旗时要做到:站端正,敬礼,行注目礼。过渡:在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国旗,同样国徽也是一个国家的标志。2、看书国徽图,老师讲解国徽。
四、结束活动,读宣言,复习所学内容。
1、请全体学生起立面向国旗,练习升国旗、唱国歌。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收集自己旅游时各景点的照片、门票、明信片,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风光。教学反思:
活动三 祖国真美丽
主题目标:
1、领略祖国壮美的河山,体验民族自豪感,获得热爱祖国的情感体验。2、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发展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
活动过程:
导课: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美丽的祖国除了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还有着壮美旖旎的无限风光。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同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欣赏无限的迷人风光!
一、学生看书P18页—19页,让学生初步领略祖国部分地区风景。
二、学生手持照片、明信片或门票介绍自己旅游过的风景区。
1、老师过渡:
同学们,怎么样,刚刚看过的这几个地方的风景,你们觉得美不美?其实呀,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全国要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地都有各自的特色风景。下面,我们请我们班部分同学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随父母旅游所去过的城市美景与名胜古迹。学生依次讲解(3—5名)。2、学生谈感受。
老师:怎么样,同学们,游览了这么多名山大川、名胜古迹,你们觉得我们的祖国美吗?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感到骄傲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吗?你想对我们的祖国说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三、齐唱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结束本课。
四、老师结束语: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美丽的秋天》
单元目标:
1、热爱自然,初步了解季节变化的特点及人和自然的关系。
2、发展表现美的能力和技能。
3、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单元内容:
主题一 《我爱秋天》 主题二 《和秋天一起玩》 主题三 《中秋节》 教学过程:
主题一 我爱秋天
主题目标:
1、体现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美,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2、认识秋天,欣赏秋天的美。
3、初步认识种子。
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水果种子,树叶,秋天的诗歌。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秋天的发现
第一课时
1、引课:国庆节过后,小朋友们发现:现在和刚上学时穿的不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天气凉了,秋天来了!秋天是怎样一个季节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探索一下秋天这个季节。
2、这两天,你发现身边的景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3、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发现。秋天的发现:
(1)天气凉了,气温低了。(老师用温度计测量教室温度)(2)人们穿的多了,暖和了。(长袖长裤)
(3)植物的变化:树叶黄了,落叶现象。
(4)市场的水果多了,蔬菜多了。
(5)动物的变化:大雁南飞,蚂蚁搬家。
4、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书上为我们补充的内容。
5、带领学生参观校园,找找秋天的校园有什么变化。
6、师小结。
第二课时
1、师讲解种子的知识。
(1)先让生回顾一下秋天的特点。
(2)老师:秋天有这么多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这两句话“秋天是金色的果实,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不仅收获水果,还收获种子。下面,老师就为大家讲讲种子的知识。
(1)看书P32-P33,讲春种秋收,种子的生长过程。(2)做小游戏:认种子,找种子。(老师提前准备各种种子)(3)作业:下课以后收集种子。
6、讲解秋天的乐趣。
老师:除此以外,秋天我们还收获乐趣。看书P34-P35,收集树叶,可以制作成可爱的标本。
师小结,并提醒学生:下节课带水彩笔,小美术本,胶水,种子,树叶。教学反思:
主题二 和秋天一起玩 主题目标:
1、感受探索创作的乐趣,体验在自然中游戏的乐趣。
2、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想像力,创造力。
3、学习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活动过程:
活动二 和秋天一起玩
导课:这节课,老师就来带着大家和秋天一起玩。
1、检查学生准备的树叶、种子、水果„„等工具。
2、看书P34-P37,讲制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用剪刀要小心)
3、学生自做---展示作品—老师提示装进成长记录袋。
4、做纸头娃娃。(老师示范—学生学做—游戏)作品内容:粘贴画,手工画(画下秋天的景色)。
5、布置下节课的作业: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教学反思:
主题三 中秋节
主题目标:
1、了解不同地区欢庆中秋节的习俗,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2、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兴趣。
3、了解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知识。活动准备:
老师:月饼若干块
学生: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三 过中秋节
第一课时
1、开课:老师手拿一块月饼问:这是什么?今天,老师就跟同学们讲讲中秋节的知识。
2、老师讲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
3、讨论过中秋节的方法。
(1)学生自由讲述自己家往年过中秋的情景。
(2)老师介绍厦门过中秋的方法。延伸讲台湾小朋友的过法。
4、讲述中秋节的神话故事。(天狗吃月亮、嫦娥奔月)
5、学习月亮的科普知识。(月形变化,月球知识,书上P39页的内容。)
6、学习儿歌《月饼歌》。《月饼歌》
月饼香,月饼甜,全家欢乐大团圆。
迎佳节,庆丰收,歌舞表演乐融融。
7、师小结
第二课时
备注:师准备小礼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搏饼活动,感受厦门传统文化。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我爱我的家
单元目标:
1、爱自己的家,能与家长沟通,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
2、初步认识自己作为家庭成员的责任,爱亲敬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3、掌握自我服务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礼貌的行为。
单元内容:
主题一 我爱我家
主题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活动过程:
主题一 我爱我家
主题目标:
1、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学会关心父母、爱亲敬长。
2、和父母多接触,更好地沟通,学会沟通的方法。
3、发展讨论学习的饿技能,培养合作意识。活动准备:
学生:水彩笔、小美术本、白纸。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爱我家 第一课时
1、老师讲家的重要性。
2、调查学生对自己的家了解的情况。
(1)提问:同学们,你热爱自己的家吗?了解自己的家吗?(2)学生思考自己的家庭的情况。
过渡:看来大家都很熟悉、了解自己的家,都很爱自己的家。那么,我们该怎样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
3、学生讨论如何热爱自己的家,关心自己的家呢?
4、看看书上P41页,为我们教了哪些方法。
5、判断:
(1)吃饭时,小明一个人先吃。(错)(2)爸爸回来了,小红帮爸爸拿拖鞋。(对)(3)小龙为下楼玩,和妈妈大喊大叫。(错)(4)小月帮爷爷捶背。(对)
6、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
7、布置作业:
完成家庭小调查,做完书上P40-P41页的题;下节课,我们进行“我最爱我家,我最了解它”讲演活动,请做好准备,必要时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教教你怎么说。
第二课时
备注:这节课让学生带工具完成一幅全家福,为下节课的演讲活动作好准备。师巡视,个别指导。教学反思:
活动二 “我最爱我家,我最了解它”讲演活动
1、检查上节课的作业。(书上P40-P41页的题—-家庭小调查。)
2、学生现场展示自己画的全家福。(参看书上P42页)
3、进行“我最爱我家,我最了解它”讲演活动。(至少一组一人)
4、学儿歌《我爱我家》。好爸爸,好妈妈,辛勤养育我成长。日夜操劳多辛苦,我爱爸爸和妈妈。爱爸爸,爱妈妈,做事要听爸妈话。不娇气,有礼貌,从小做个好娃娃。
5、师小结 教学反思:
主题二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主题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
2、学习简单的劳动技能,主动做适当的家务劳动。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礼貌待人。
4、有安全、节约用电用水的意识。活动准备:
学生:笔,纸,抄写课中重要的内容。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我是家里的小主人
1、开课:上节课我们谈了怎样爱护自己的家,如何关心家里的亲人?这节课,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做为家里的一员—-家里的小主人有该如何做呢?
2、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在家里是如何做小主人的?你认为家里的小主人应该做哪些事情?(学生自由作答)
3、老师小结: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做。(结合课本讲)(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管理好自己。
第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自己穿衣叠被。
第二:讲卫生,讲礼貌,刷牙漱口,洗脸洗手。第三:吃饭不挑食,营养全面。第四:锻炼身体,保护眼睛。
第五:自己做好作息安排,有规律地生活。(2)家务劳动人人有份,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书上P45页)(3)保护好家,保管好家,人人有责。第一:注意安全。(用电小心,不玩火,不动煤气)第二:节约资源,节省开支。(随手关灯,关好水龙头,不浪费粮食)第三:一个人在家还要看好家,不能让小偷坏人进家门。
4、下面,老师就保护好家,保管好家,教同学们几招。(1)记住几个重要的电话:119、110、120、114。(2)家里来客人时怎么做?(热情招待,询问事情)
(3)家里突然来电话了怎么做?(几下人名字及相关电话)(4)如何自己照顾自己?(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5、学习〈〈礼貌歌〉〉,填写礼貌词结束本次活动。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冬天来了
单元目标:
1、体验冬季生活的快乐,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2、主动观察、发现冬季的特征,养成探究的习惯,获得有关知识。
3、意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主动参与新年的集体活动。
4、了解冬季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单元内容:
主题一 好玩的冬天 主题二 奇妙的冬天 主题三 新年到了!活动过程:
主题一 好玩的冬天
主题目标:
1、积极参加冬季的体育活动,感受冬天生活的快乐。
2、不怕寒冷,坚持按作息计划生活和学习。
3、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冬季保健知识,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活动准备:
学生:收集冬日保健知识。
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好玩的冬天
1、开课:同学们有没有发觉最近比9、10、月份冷了,人们穿得越来越厚了,气温在逐日下降——冬天已经悄悄地来了。现在是初冬,下来到深冬,寒冬腊月,结冰下雪,人人穿棉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冬天有什么特点,我们该怎么过?
2、师生共同讨论冬天的特点。
(1)天气逐渐变冷,刮风刺骨,下雪。
(2)植物的变化:树叶掉光了,没有生机。
(3)动物的变化:冬眠了,有的飞到南方过冬去了。(4)人们穿的笨重了,行动不便。
(5)小朋友们碰到的问题:怕冷,不按时上课;爱生病,手、脚冻了„„
3、讨论:那么我们该如何过冬呢?(寻找乐趣,创造乐趣,生活一切照旧。)(1)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并发言,老师小结。
第一:越冷越要锻炼,坚持晨跑。第二:按时上课,生活照旧。第三:参加适当的户外运动。
(2)师生讨论冬天有哪些有益的活动?(看书P50-p51页内容,跳绳,滑冰,堆雪人,打雪仗,长跑,越野赛,做游戏„„)
4、布置作业:回家收集冬日保健小知识。教学反思:
活动二 冬日保健
1、开课:上节课,我们共同讨论了怎么过冬,怎样创造冬天的乐趣。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怎样过冬的下一个问题:冬天的保健问题。
2、老师讲解为什么要进行冬日保健?
(因为气候冷,人容易生很多病:感冒,鼻炎,冻疮,骨折„„等等。)
3、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冬日保健?(1)积极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2)注意保暖,戴手套、帽子、耳套。(3)讲究生活方法。(讲究四不见书上P53页内容)(4)看书上P53页内容,跟老师念保健方法。
4、讲日本小朋友如何过冬的故事。(《夏令营中的较量》,冷水浴。)
5、布置作业:观察冬天有哪些奇妙的现象,下节课交流。教学反思:
主题二 奇妙的冬天
主题目标:
1、主动观察、关注冬天的自然现象和动、植物的过冬情况,有探究的兴趣。
2、获得关于冬季的科学知识。
3、积极参加冬季的运动,提高劳动技能。活动准备:
老师:眼镜或在窗户上哈气。
学生:提前收集冬天奇妙的小知识。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一 奇妙的冬天
1、开课:前两天,我们学习了怎样过冬,知道了冬天有哪些特点。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冬天里还有哪些奇妙的现象?
2、老师展示自己发现的奇妙的现象。(1)戴眼镜会变模糊;(2)窗户上哈气能写字。
3、学生讲述自己发现的奇妙的现象。(1)河水结冰,燕子南飞,小鸟不见了。(2)动物冬眠。(青蛙、蚂蚁)
(3)工人叔叔给小树穿衣服。(4)雪花被太阳融化了。
4、扩展:冬天里其他的奇妙现象。(书上P54-P57内容)(1)冬天为什么会有水果?(2)水壶为什么会喷出白气?(4)南方人为什么这时候穿衬衣?(5)为什么河上结冰河下不结冰?
5、介绍《十万个为什么》中更多的冬天的奇妙现象,推荐学生去看这本书。教学反思:
主题三 新年到了
主题目标:
1、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对新年的到来充满喜悦和憧憬。
2、学习新年的祝福语,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
3、了解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人民庆祝新年的方式。活动准备:
老师:做好3-5张不同类型的贺卡,抄写好的祝贺词。
学生:白纸、水彩笔、小笔记本。具体活动过程:
活动案例一 庆贺新年1 第一课时
1、开课:马上就要过新年了(1月1日),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有关新年的话题。
2、老师讲过年的含义。(为什么要过年?)
3、师生共同讨论新年应该怎样过?
(1)学生自由讨论并讲述自己家过年的情景和方式。(2)老师过年的方式:
第一:送贺卡。(新年的问候与祝福给远方朋友或亲朋好友)第二:开家庭联欢会。(载歌载舞庆贺新年的到来)第三:穿新衣,布置房子有气氛。
第四:世界各国过新年的方式:中国的舞狮,美国的放烟花„„等等。(书上P59页内容)
4、老师教授学生现场做贺卡。
(1)老师示范做一个贺卡并展示多种样子的贺卡。(书上P58页内容)(2)学生现场学做贺卡。
第二课时
备注:这节课让学生带好工具,完成制作贺卡,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教学反思:
活动二 庆贺新年2
(一):导入
1、请个别学生唱歌曲,把大家带入情景。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过新年。
(二)1、新年里吃什么?饺子、汤圆„„
2、新年里玩什么?舞龙、打鼓、放鞭炮„„
3、新年里还有什么活动你最喜欢:
(贴春联、贴窗花、挂灯笼、猜灯谜、赶庙会、大家互相拜年、还有压岁钱、逛商场„„)
师小结:总之小朋友特别爱过年,穿新衣、有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到处洋
溢的欢乐的气氛,人们各个喜笑颜开。
4、做游戏>。
(三)1、过新年,真高兴。老师想送上我的新年祝福: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学习进步。
2、那你们是否也想对自己的亲人送上祝福。
3、想想你怎么说?
(四)1、看看我们做的贺卡。(让学生出示上节课完成的新年贺卡)
2、教师带领学生把想好祝福在贺卡上。
(五)、总结。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期盼2008年的到来,用你们的行动来欢迎新年的到来。
2、同唱《新年好》。教学反思:
2016年一年级上册全册道德与法治教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导读: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目标:1......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1 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单元目标:1、熟悉学校,初步适应学校生活。2、体验作为小学生的愉快和责任。3、学会遵守必要的纪律和行为规范。4、学习了解新环境的方法。 单元内容......
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了解上学......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