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_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识字1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介绍了金秋水乡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第一组词语表现了水乡白天的景色;第二组词语介绍荷塘里的主要植物;第三组词语表现水乡傍晚的景色;第四组词语表现夜晚水乡的景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7个,两条绿线内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7个,两条绿线内3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2.了解金秋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方法: 采用“提-探-拓”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多媒体图片。
小朋友们,瞧,这就是江南。那儿的水特别多,所以也叫水乡。水乡的秋天特别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
看了图片,你有什么问题呢?提出来和大家共同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二.探(探究学习课文,感受金秋水乡的美)
1.小朋友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出示:枫叶、金秋(认读)
过渡:这是一幅美丽的金秋水乡画,真让人陶醉!
2.我们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上还有些什么?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教学)
学生认读时把相应生词卡按顺序贴在黑板上。1)烟波(江面上雾气很多)认读
2)芦苇(在图上指出来)你能来介绍一下吗? 3)荷塘认读
4)荷塘里开满了荷花,真漂亮!小朋友知道在荷叶的底下,在池塘的泥土里还有什么吗?(藕)小朋友们吃过藕吗?介绍一下
出示:菱藕(认读)
5)归舟一条条渔船迎着夕阳回家了 认读:夕阳归舟
小朋友,你们想象一下,这是渔船上的渔夫在干什么?想什么? 相机出示:渔民们满载而归,放声歌唱(渔歌)
6)过渡:夕阳西下,渔民们回家了,吃上了热气腾腾的晚饭,不知不觉,月亮就挂上了天空。(课件出示:黑夜的水乡图)
出示:灯火,月光(认读)3.指导朗读
过渡:(两幅图都出现)今天老师和你们共同游览了美丽的金秋水乡。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水乡吗?能把它读好吗?
1)那老师和你们一块儿来试试,好吗?(师生同读识字)
2)小朋友真了不起,已经能和老师一起把这么多的词语都读出来了,那一个一个小朋友来读,敢吗?先练练。(同桌练读,互相纠正)
3)指名读,师生评议。5.指导感情朗读
1)小朋友们读得那么棒,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配乐朗读)
2)读得好吗?老师读的时候,仿佛真的来到了水乡,陶醉于水乡的美,边读边想象,就能读得美了,想试试老师的好办法吗?(学生自读)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真美!老师很感谢你们优美的朗读,把我带进了美丽的金秋水乡
三.拓
1.读一读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一个生字,用了什么好方法? 3.自学字的笔顺,告诉朋友怎么把这个字写漂亮? 4.学生描红,教师巡视,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提(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认读生字,朗读全文。
2、请你提出不懂得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二、探(探究学习,练习说话)1.以《游水乡》为题练说一段话
叙述顺序:白天(湖面、荷塘)——傍晚——黑夜 2.练说
填空: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先看到__________, 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________。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了,听到了__________。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_______。
3.小组合作交流。
4、指导背诵,教学写字 烟 归 歌 灯
(1)读一读,怎么记?(2)教新偏旁“火”、“欠”。(3)按笔顺描红。
四、拓
1、从韵文中挑选一个词语来造句,看看谁造得好?
2、指名造句、评议。
3、以“游水乡”为题,写一段通顺的话。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时节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景色宜人
山河壮美 瓜果飘香 五谷丰登
秋收冬藏
教学反思:
识字2 教材分析:
本课所学的词语大多是描绘**广场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具有时代气息。全课12个词语,分成4组。第一组词语表现**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词语表现国庆阅兵式场面;第三组词语表现人民群众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词语表现了祖国的突飞猛进。课文中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首都**广场国庆省电的恢宏场面。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
2、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1、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23、提出问题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提问)
二、探(探究学习课文,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3、指导学习第三行。(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4、指导学习第四行。
(1)启发学生自由交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国庆五十大典的盛况,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三、拓
1、把下列同类的词语写在一起。
神州 海军 伯伯 中国 空军
奶奶
陆军
姑姑
九州
哥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词语组成句子写下来。
(1)**
站在城楼
毛主席
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条
巨龙
腾飞
像的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狂欢夜
人们
焰火
在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并读一读。
节日的**上,高挂,轰(hōnɡ)鸣(mínɡ)。前,一辆(liànɡ)辆排列整齐的坦克,一排排军容整齐的、、军队正接受人民的腾飞。大地,一片欢腾,中国犹如一条在 教学反思:
识字3
教材分析:
本课是看图会意识字。课文由多幅形象的文字插图和带有12个生字的儿歌组成。课文通过形象的图画来揭示会意字的构字特点。附在字后的一首儿歌,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词的语言环境,共三句话,第一句讲宁宁是个小画家,有一大把彩色铅笔。第二句具体讲宁宁画出的画是怎么样的。最后一句点明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利于学生记诵。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2个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韵文。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引导看图,提出问题)
1.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三。(板书)2.引导看图(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六幅图和图旁的字。)
3、看了图和字,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二.探(复习熟字,探索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它有点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看出来了么?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表示看
4.小结
(1).这“笔、尖、看”三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它们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小结学法。三.拓
1、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灶”、“歪”、“尾” 2.给生字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一、提(读儿歌,提出问题)
1.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3.反馈检查。
4.读了儿歌,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二、探(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1).从哪儿看出宁宁很粗心?(读有关语句)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应该是怎样的?(3).指导朗读。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4.指导背诵。自由背、看图背、指名背、同桌互背。二.拓
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2.教学新偏旁。3.学生看笔顺、描红。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5.练写生字。
6.认读课后词语。7.听写词语。
教学反思:
识字4
教材分析:
本课是形声字归类识字。课文由插图、5个形声字和由这几个形声字组成的词语及儿歌组成。课文的插图是一个转盘和写着“苗”字的卡片,盘面上写着“扌”、“目”、“口”、“犭”、“钅”5个偏旁。顺时针转动转盘,分别组成“描”“瞄”“喵”“猫”“锚”5个形声字。课文接着出现由这5个形近的形声字分别组成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区别字形,防止混淆,增强识字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田字格上的1个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能理解儿歌所表达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儿歌。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提(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1.出示字盘,与卡片“苗苗”,将两者分别组合、演示。
2.同学们,“苗苗”和“”几个部首分别组合构成了汉字。这就是一种造字办法,这些字叫形声字。上面4个字中的“苗苗”是声旁,部首是形旁,代表不同的意思。
3、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由提问)二.探(读准字音,学习词语)。1.用生字卡片指导读准字音。2.读4个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
(1).出示实物理解词语
(2)举例理解。
4、学习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指名读。(2)指导朗读。
分别读出疑问和肯定的语气。
注意停顿和重音
5.教师示范读第一小节,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齐读。6.理解句子。7. 学写生字
三、拓 选字填空。
辩
辫
辨
瓣
(1).你能分()出牛郎星和织女星吗?(2).这朵菊花的花()又细又长。(3).许林和李青为了一道题()论起来。(4).陈凡走路是小()儿一甩一甩的。
第二课时
一.提(复习巩固,提出问题)
1、教师再次演示转盘,学生开火车给“苗”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新的字,再组词。
2、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二、探(故事延续,学习儿歌)
1.讲述故事,引出儿歌:小姑娘苗苗在河边碰到了正在休息的“锚”和正在玩耍的“猫”,咦,他们俩怎么长得那么像啊?苗苗怎么也分不清他们两个。“锚”和“猫” 就作了自我介绍。
2.你们愿意读一读他们的自我介绍吗? 同桌互读,及时纠正字音。
3.小组讨论:“猫”和“锚”这两种事物有何不同? 4.全班交流:请学生指着图画分别介绍‘锚“和”“猫” 5.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儿歌。
6.男女生分别扮演“锚”和“猫”,分角色朗读儿歌。
三、拓(拓展延伸,创编儿歌)
1.小组合作,创编儿歌。从“描”和“瞄”,“池”和“驰”,“他”和“她”等组词中选择一组,创编一首新的儿歌,并评选“最佳创作奖。”
2.全班交流,展示创作的诗歌,教师相机点拨,评选“最佳创作奖。” 例:描红用小手,瞄准用眼睛。
描红写好字,瞄准中目标。描和瞄,莫混淆,看看偏旁就知道。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五个生字:两、脚、停、莫、偏、)指名朗读。2 认识新偏旁“月”,说说自己知道的“月字旁”的字。3.范写“停”“偏”,说说写好这两个字的注意点。4.学生描红。教学反思:
苏教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苏教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苏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二年级上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苏教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识字1 【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收集词语的兴趣。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