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
2.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3.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
情感价值与价值观
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探究。
教学重点:反复吟读,体会深秋意境,领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的分析。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语:秋天是一个这样的季节?(收获,丰富,多愁,充满想象……)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写了许许多多的有关秋的诗歌,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秋的理解和感悟,同学们你们了解的有哪些呢?
例如: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净无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沉郁壮阔)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受。
学生自我评价,注意部分字的读音(橘,舸,遒,遏)
2、播放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
比较并评价。
3、学生自读课文
(1)本文上下阕各自写了什么?分别有何直观感受?
(2)分别找到统领本文上下阕的关键字词。(诗眼)
(3)找出最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词,并体会它的作用。
(4)提出一个自读时碰到的难题。
4、分组讨论、交流自读情况。
明确:上阕:描绘绚丽多彩的湘江秋景。(看)
主旨: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
下阕:抒发慷慨激昂的革命情怀。(忆)
三、品味鉴赏上阕,体景悟情
1、赏析前三句
(1)哪位同学能够通过合理的调整、补充,把前三句的大意通畅的说一说?
“独立”而不孤单,“寒秋”却无冷意。
(2)介绍背景,重温历史
(3)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
附:《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明确:《江雪》是柳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所写,表露作者与恶势力决不妥协的心志。毛泽东的“独立寒秋”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意境相似,但作者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
(1)一个“看”字一直统领到哪?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
学生代表朗读看到的内容
明确:(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
(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2)讨论:写“看”的这几句词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有什么特色?
山上: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远眺)
江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近观)
天空:鹰击长空(仰视)
水底:鱼翔浅底(俯察)
(3)想象、讨论此时正在饱览大好秋景的作者的神情、动作。同学表演。
提示:作者的“手”该怎样?倒背好,还是叉腰好?视角的转动快好还是慢好?
评价,再表演。
(4)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划出动词,他们用的好吗?为什么?
染、击、翔
(5)比较鉴赏
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明确:二者都着力写枫叶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的极富生命力。但是,《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而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则暗喻革命形式蓬勃发展。
古人笔下秋景多萧杀悲凉,清冷凄惨,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为什么如此灿烂多彩,充满生机?
提示:毛泽东的身份、地位、抱负
(6)想象能力训练
雨果: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
引导学生完整的想象看到的景色。(形态,颜色,动画,特写)
交流想象,帮助背诵。
3、体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丰富含义。
“怅”包含着一个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的蓬勃绚丽,而现实社会却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俯仰天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问苍茫大地:谁来主宰你的盛衰荣枯?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提示: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人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广阔崇高的心境
小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词的“词眼”。上阕就是通过这样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伟大的抱负。
四.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回顾上节课要点,朗读课文。
(独立寒秋--看湘江秋景--问谁主沉浮)
二、欣赏下阕
1.上阕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怎样回答呢?
写“忆”的词句是回忆往事以“抒情”的方式回答“谁主沉浮?”
讨论:为什么这几句就能回答“谁主沉浮”呢?《沁园春雪》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为什么诗人用一个“惜”字就将他们全部否定了,而发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呼唤呢?这些“现在”的“同学少年”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什么不同?
历史上的英雄豪杰“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武功尚可,文治才华就差多了。“风流人物”应该是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而“现在”的这些包括诗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意气奔放,才华横溢,敢为天下先……他们不主沉浮,谁主沉浮?所以说,下阕通过抒情,艺术而巧妙的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重大问题。
2.“同学少年”是个怎样的意象?
“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总结:写出了“同学少年”的精神面貌、战斗风姿和高尚志趣。
3.鉴赏“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提示:气魄大!这么大的气魄当然能“主沉浮”。毛泽东的青年时代就有如此的鸿鹄大志,革命气概何其大也!
小结:下阕抒发了改造旧中国,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壮志和革命情怀,所抒之情慷慨激昂。
三、归纳总结,指导学法
(1)综观全词,上阕写眼前的景物和心中所思--谁主沉浮;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革命精神和远大的理想。上阕由“立”到“看”再到“问”,下阕由“忆”到“记”,思路清晰,情贯全词。通过学习,毛泽东诗词那精练形象的语言,深远而优美的意境,那博大的情怀和革命壮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读诗最主要的是学会领会是诗的意境,而如何领会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反复的读,理清思路,展开想象,品味语言,知人论世。
播放《沁园春长沙》朗读课件
四、课堂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能否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为什么?
鹰击(飞)升空,鱼翔(游)浅底,万类霜天竞(争)自由。
点拨:本题考查对诗歌字词的准确理解。
解答:括号内的词不能替换加点的词。因为“击”显示了鹰展翅的力量和搏击的雄姿;“翔”写出了鱼的活跃和自由自在;“竟”表现了在明净清爽的秋天里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击”“翔”呼应“竟”,而括号内的词可用于任何一个同类事物。
总结: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说:“无论你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话只有一句,真正适合的动词或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你必须把这惟一的一句、惟一的动词、惟一的形容词找出来。”我国古代也有作诗推敲的故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最具表现力的词是惟一的。
2.比较这两首词的主题思想的差异。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只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鉴赏提示:
陆游词所描写的梅花特点是:寂寞孤独、历经风雨,清高自守,百折不渝,芳香永驻。毛泽东词所描写的特点是:耐寒坚毅,不争名利,适时报春,在花丛中笑看人间春的到来。
陆游词所表现的是作者孤高自傲,志向清高,不与俗艳同流,百折不挠,是站在个人修养的角度上抒写的。毛泽东词所表现的是一个革命者坚强不屈,一心为争得国家与世界变革的胜利而奋斗,甘愿牺牲自己为人民迎来光明幸福的春天的精神,是站在一个革命者的立场上,写出了一类人的心声与志向。
五、积累
除《沁园春长沙》的名句外,你还能说出毛泽东哪些诗句?(建议课外由学生自行收集)
如: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 长沙》)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 长沙》)
3.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菩萨蛮 黄鹤楼》)
4.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 井冈山》)
5.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清平乐 蒋桂战争》)
6.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 重阳》)
7.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
8.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 大柏地》)
9.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10.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 娄山关》)
11.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十六字令 三首》)
1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七律 长征》)
13.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 六盘山》)
14.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 雪》)
1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 雪》)
六、欣赏伟人毛泽东的英姿和书法。
七、作业:背诵默写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诵和默写。
二、课堂训练
1.在下面括号处填上适当的动词。
虎()深山鱼()潭底
驼()大漠雁()长空
备选项:奔、击、行、啸、翔、游、鸣、走、排、藏
2.比较《卜算子咏梅》 (陆游)《卜算子咏梅》(毛泽东)的主题思想的差异。
3.阅读下面三首诗,请说一说哪一首是毛泽东的作品。
咏蛙
果然生就大肚样,会有人来下池塘。
人静夜寂叫荷叶,“不是胆小是谦让。”
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咏蛙
蛤蟆本是地中王,独卧池塘似虎形。
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
三、欣赏伟人毛泽东的英姿和书法。
四、拓展训练:诵读毛泽东诗词。
西江月 井岗山
一九二八年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菩萨蛮大柏地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阿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学习目标】抓住诗的思路,反复朗读,着重体会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而具体、深入地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诗人的宽广襟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领略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
【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2、在诵读中体会诗歌之美。【重点难点】诗歌鉴赏的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一提到深秋,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秋天的萧......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①品味关键词语,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重点及难点:①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境界。②从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沁园春长沙》教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一),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