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2022-10-02 03:27:41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教学目标】

1. 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 学习本文以情感上的发展变化结构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母爱,体会亲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难点】

分析“我”对母亲感情发展变化的几个阶段。

【教学方法】

1. 启发法

先让学生感受盲人生活的艰难,然后开启学生思维。

2. 讨论法

让学生讨论感人的情节,为什么受感动。

【教具准备】

磁带一盘或光碟一张,播放《母亲》、《懂你》

【教学过程】

一、小体验导入:

1. 全体学生闭眼30秒,体会盲人的漆黑世界,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 让一位学生闭眼摸索上讲台,擦掉黑板上老师随意写下的几个字:“错误”、“伤害”、“谬论”,看他艰难的表现。,体会盲人生活的艰难。

老师总结:这几个体验只是短短的几秒或几分钟,但大家已经可以想象地出一辈子生活在漆黑世界里的盲人的艰难、痛苦。今天就让我们读一篇文章《小巷深处》,走进一位伟大母亲的内心世界。

二、读课文,

要求:1、速度快。

2、找出文章中感人的情节

三、复述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分析课文

(一)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

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卖冰棍为生,收留我这个弃婴;用所有积蓄搬家,让我有个住处;含辛茹苦缝被子;给我买新衣服;做好吃的;供养我上学;送营养品、生活费。

(二)“我’对母亲感情的变化可分为那几个阶段?在课文中找出表现变化的句子。

可分为四个阶段:

(1) 对生活满足,并为母亲自豪;

(2) 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这个家;

(3) 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的招呼声;

(4) 悔悟,为自己的错误做法而流泪。

(三)分角色朗读“我”临行前与母亲的对话,细细品味字里行间复杂的感情。

(四)描写母亲的方法有哪些?在课文中找出来,并分析描写的作用。

五、讨论,反思

1、文章中哪些情节感人,原因是什么?

2、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体会到父爱或母爱?有,请举出实例。

六、写作:

写一篇短文,一个片段也可,关于亲情方面的,表现亲人对自己的真挚感情。

例如:买书,买衣服,接送上学、放学,过生日等等。

七、课外延伸:

搜集关于亲情的诗歌或文章,阅读之后,上课互相交流感受和体会。

解小青

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小巷深处》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

《小巷深处》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母爱,赞美母爱,感受人性美。教学过程:一.导入她,什么也看不见,......

七年级语文上册《小巷深处》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七年级语文上册《小巷深处》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语文上册《小巷深处》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上册《小巷深处》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本课地位《小巷深处》是语文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第二单元中的第二篇回忆性的抒情散文。抒写了养母对“我”深切的爱和“我”对养......

《《小巷深处》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巷深处》 教案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