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2022-10-04 05:45:51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赵同泉

课型:讲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趣味引读

1、多媒体放《谁说女子不如男》mp3导入,同学们,大家知道这熟悉的戏曲里是谁的唱段?(生:花木兰)对,花木兰。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木兰诗》:

.2、解题:《木兰诗》

 明确:(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一)诗歌诵读:

1、教师有感情的诵读,明确听读的要求:(配乐)

①.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在预习中遇到的字词障碍。

【方法链接】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随时用笔圈点勾画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重点字词。

②注意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由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

【温馨提示】

A、在读的过程中,注意随时用笔圈画出你认为重点的字词、句子,小组内交流后写在学案上。

B、借助工具书、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一)、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活动策略】再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

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师板书: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总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二)品读探究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平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同学们四人小组研讨问题,然后大家交流。

教师明确: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所以诗中扣住从军故事的始末,着重写她的内心世界,表现她的思想感情,刻画出了这个血肉丰满的年轻女郎英雄形象。这样根据人物特点、诗篇主题来详略地处理题材,非常恰当。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机杼()2.军帖()3.可汗()()

4.鞍鞯()5.辔头()6.鸣溅溅()

7.燕山()8.胡骑()9.鸣啾啾()

10.朔气()11.金柝()12.十二转()

13.姊妹()14.磨刀霍霍()15.著()

16.旧时裳()17.云鬓()18.雄雌()

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5.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6.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三、填空: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这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歌,叙述了的故事。课文的最后一段可归纳出一个成语是:,意思是:

六、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木兰诗》教学案

执教者:赵同泉

课型:讲读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学习过程】

二、 创设情境,趣味引读

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一)诗歌诵读:

1、教师有感情的诵读,明确听读的要求:

①.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在预习中遇到的字词障碍。

【方法链接】不动笔墨不读书,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随时用笔圈点勾画出你不明白的地方和重点字词。

②注意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

2、自由朗读诗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

【温馨提示】

A、在读的过程中,注意随时用笔圈画出你认为重点的字词、句子,小组内交流后写在学案上。

B、借助工具书、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三、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一)、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活动策略】再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

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

(二)品读探究

请同学们再次大声朗读诗文,解决以下问题:

【探究要求】同学们四人小组研讨问题,然后大家交流。

1、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巩固练习,当堂达标。

二、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机杼()2.军帖()3.可汗()()

4.鞍鞯()5.辔头()6.鸣溅溅()

7.燕山()8.胡骑()9.鸣啾啾()

10.朔气()11.金柝()12.十二转()

13.姊妹()14.磨刀霍霍()15.著()

16.旧时裳()17.云鬓()18.雄雌()

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7.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9.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10.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11.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2.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三、填空: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这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歌,叙述了的故事。课文的最后一段可归纳出一个成语是:,意思是:

六、课堂小结,我的收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2.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3.培养学......

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木兰诗(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木兰诗(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木兰诗(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体会恰当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的表现作用。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理清故事情节、把握木兰......

《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木兰诗(人教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