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2022-10-06 03:17:16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第七课时练习三(1)

教学内容:苏教版P27-28。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一千一千地数,几千后面的数是一万?

2、10个一千是多少?

3、6000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你是怎么想的?

二、练习:

1、做“练习三”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再进行交流。

2、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每个数中的“6”各表示多少,

再用线连一连。

3、做“练习三”的第3题。

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在海拔三千一百九十七米的高原上,有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

(2)世界上的鸟类大约有八千七百种。

(3)在一千三百八十年前,我国挖成了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

(4)这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

4、计算:

7200-20007000+30008000-3000

6700-700600+300010000-6000

学生先做在书上,再组织交流。

5、填表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1030人 2914人 3027人

(1)每天参观的人数个接近几千?

(2)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大约多几千人?

学生先独立做在书上,在组织交流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什么?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练习三(2)

教学内容:P27-28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数的认识,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有关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比较数的大小:

1、出示书上第6题,在○里填上〉或<。

998○10204800○40807103○7120

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老师再组织交流。

2、补充练习:

3060○36002300○32006000○5999

二、、比一比,说一说,在小组里交流。

如:2980接近3000,6926比3000多得多,3045比3000多一些。

出示:5880693099007260604479463045,让学生也用上谁比谁多得多?谁与谁比较接近?谁比谁多一些来说几句话。

三、找规律:出示书上的图形,让学生进行找规律的练习。待学生找出规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四、在括号里填什么合适

5()26〈531439()2〉3968

这道题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让学生说出符合条件

的所有答案。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第6、9题。

教学后记: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一教学千克一教学克一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凝聚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35页照片中有两袋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集中到“千克”上来。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一方面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指针指着数字1,表示重1千克“。在讲千克时不仅介绍了符号”kg“,还介绍了千克又叫”公斤“。符号”kg“在”想想做做“中多次使用,”公斤“只是介绍,练习中不使用。

第二,让学生感知1千克。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儿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

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1袋盐水鸭重l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l000kg。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

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感1克是很轻的。教材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看到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感到1克是很轻的。这是对1克的首次感知,还使学生产生”1克究竟有多重“的学习兴趣。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教材告诉学生1个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1克的印象,教材还通过”1根羽毛比1克轻“、1把直尺比1克重”凸现1克。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学生通过称盐的活动,不仅能得到千克与克的关系,而且再次体会1千克与1克各有多重。

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第42页第4题里1个大面包重190克,4个小面包每个重70克,求这5介面包一共重多少克;第5题告诉学生三袋点心各重多少克,让他们求其中两袋食品相差多重。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进行了加、减、乘法计算,避免了枯燥、机械的纯计算训练。

第43页第6题在求出1号杯里有水60克后,通过观察与比较,说一说2号、3号杯里大约各有多少克水。这里结合计算进行估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估计习惯和能力。

5.以千克为内容安排实践活动。

第44页《称一称》分两段进行。第一段称1千克水果,数数大约有多少个。其中苹果、橘子、西红柿和黄瓜是常见水果,几乎各地都能看到。表格里留了两个空格,让学生另选其他水果,特别是当地的特色水果。这一段通过称和数,再次引导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第二段称体重。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是整千克重的情况,教材着力指导学生识别秤面上表示的体重,通过几名孩子的对话,逐步体会“大约重23千克”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小组开展称体重活动。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三单元 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第三单元 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三单元 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中,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有多少物质称它质量。我们民间习惯把物体有多重来代替物质有多少,生活中常常把千克和克作为计量物重的单位。《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四单元(优秀17篇)

教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都具有重要影响。编写教案时,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习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教案模板,供大家在编写教案时使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第四单元(热门21篇)

教案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和教育教学法的要求。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任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教案教学......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