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一
1、 了解五彩池池、水的特点,明白池水显示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 词句上,要求学生理解生词意思,感受作者的语言美,理解比喻句的妙处,并试着为五彩池写一写导游词。
3、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强烈情感。
《五彩池》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了“我”到四川松潘县旅游时在藏龙山看到的五彩池的情景。全文以“听说、向往——亲身前往、目睹奇景——简介成因——赞叹人间瑶池”为思路,重点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课文语句优美,景色可人,充分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根据课文内容,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强大优势,树立“大语文观”,突现创设情境、引导学习、讨论探究、合作互动、发展个性、拓展思维、情感升华的目的。指导学生在《走进五彩池》的专题站中搜集处理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合作学习、讨论探究中,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及相关知识点的训练。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摆好“教与学”的位置,指导学生学会电子汇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作成形式多样的电子作品。
学生和老师进行课前五彩池相关资料的收集,教师将资料进行筛选,制作成专题站《走进五彩池》。
1、大家看过《西游记》吗?那还记得西游记里讲过一座美丽的瑶池吗?
2、指名说说瑶池是什么样的?你想去瑶池吗?
3、 老师今天就要带你们去瑶池看一看。
1、播放视频《五彩池》,欣赏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
2、欣赏完了美景,你有怎样的感受?(生:神奇、美丽 板书:神奇美丽)
3、有一位作者,他在游览完这美丽的景色后,被这神奇深深打动,写下了一篇文章,让一起看课文,板书《五彩池》。
4、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叙述顺序、写出了五彩池的哪些方面的神奇和美丽?
5、指名汇报。
(一)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明其特点:
1、五彩池的这些神奇的美,你最渴望更加具体了解的是哪些方面?
2、分小组合作学习,利用《五彩池》网页,自主学习探讨,深入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3、做好准备,采用自己觉得最合适最能表现的方式,汇报关于五彩池的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可以描绘解说、可以朗读想象、可以引导大家欣赏画面、可以充当小导游介绍等等等等)
4、五彩池群池子数量不仅多,而且形状各异、深浅不同、大小不一、色彩不同,你觉得除了我们刚才了解的,五彩池的形状、大小、色彩还会有哪些?小组内说说,在网站上画画、写写。
5、交流。
6、自由读读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想想怎样才能读出那种美。
7、指名读、齐读。
(二)究其原因:
1、五彩池为什么有这些神奇瑰丽的景象呢?
2、借助网页,分小组讨论学习。
3、小组派发言员汇报。教师小结。(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出示“地质成因”和“折光原理”网页进行小结)
4、原来神奇而美丽的五彩池,是因为有造就这些神奇和美丽的独特原因。
5、齐读本段。再次感受其美丽与神奇。
2、为什么作者最后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3、其实不仅仅是五彩池,我们祖国幅员辽阔,还有许多风景神奇秀美的地方。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给我们介绍介绍?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欣赏网站上已有相关资源。
4、祖国大好河山,美景如画,你有什么感受?想法?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你们想了解的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制作一份“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演示文稿,或者是学习交流主页。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二
1、通过朗读,体会五彩池的美丽和神奇;
2、凭借课文第2自然段,学习作者如何把看到的事物写具体;
3、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 为大家介绍你知道的,我国美丽的地方。
2、揭题《五彩池》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疏通难点词语
2、自由朗读课文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下你对五彩池的印象)
三、细读文本,感受美丽与神奇
找出文章中具体描写五彩池的一个段落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喜欢的地方自己多读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生反馈:
(那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从中你读出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
感知一亩和一丈,并体会触觉在写作中的作用。
(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水池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辉。)
对比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地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月牙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
朗读指导,并体会五彩池的形状奇特,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3、总结在本段中作者把事物写具体的方法。
4、齐读第3自然段,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可是把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什么颜色也没有了。)
探讨朗读技巧,如何读出变化来。
5、研读第四自然段,探讨五彩池形成不同色彩的原因
给出一定的词语,学生尝试概括大意
四、总结
1、将优美的词、句抄写在课文插图里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三
1、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2、尝试体验纸团印画、手指点画的方法画鹅卵石。
1、鹅卵石若干,纸团印画、手指点画的示范画。
2、小路形状的绘图纸6张、小纸团、各种水粉颜料。
导入(1)创设情境:小兔子铺路请小朋友帮助。
(2)出示鹅卵石,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它们的样子、用途。
(3)教师示范纸团印画、手指点画等不同作画方法的要领。
2、分组制作绘画作品《五彩石头路》。请幼儿选择大小不同的纸团和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印画操作。
(1)出示绘画材料并介绍,请幼儿自由分成2组,进行绘画活动。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练习用不同方法绘画大大小小的石头,提醒幼儿更换各种不同颜色画石头。
(3)指导幼儿作画。
3、欣赏作品,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将幼儿完成好的作品,链接在一起,将小路变长,体验局部组合成整体的新奇感。
分享交流。
结束:到最后小兔非常高兴,对小朋友们说:“谢谢你们帮助我铺了一条五彩石头路!”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四
1、能跟着音乐较合拍地做动作。
2、能停、看信号,在音乐结束后迅速找到相应的'颜色场地。
1、在场地上画红、黄、蓝、绿等大圈。
2、准备红、蓝、黄的图标。
3、配套音乐cd或磁带。
1、教师随音乐做动作,幼儿欣赏。
2、熟悉音乐,学习律动。
1)听音乐合拍地拍手。
2)听音乐做小碎步并加上拍手。
3)更换动作听音乐做小碎步再分别做拍手、跺脚动作。
4)跟着老师完整地做律动,重点练习最后一句在头上拍两下手。
3、开展音乐游戏。
1)听音乐做律动,教师在最后一小节说:“红颜色。”幼儿迅速跑至红圈内。
2)幼儿速度慢时,教师可用数数,摇小铃铛等方法引导幼儿在较短时间内找到“红圈”。
3)游戏重新开始,教师更换指令,让幼儿分别去找蓝、黄、绿等场地。
1、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2、最后在头顶拍两次手时,教师有节奏地说:“红颜色”。
3、幼儿迅速站到红色圈内。
4、或教师在最后一个小节处举起手中的蓝色画片片(图标)
5、幼儿迅速站到蓝色圈内。
6、依次方法教师灵活运用。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五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语文训练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五彩池的特点来写景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方法习惯目标:
1、在强化自学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品质;
2、继续运用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
3、训练学生“在反复反馈中开发思维、在联想中增强记忆”的能力。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体会五彩池的神奇;
2、激发学生审美意识,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3、积累词句。
理清课文顺序,了解五彩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情境教学法,目标、反馈教学法。
录音机,投影片,影碟机,课件。
2课时
精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池水不同颜色的原因;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总结全文。
一、谈话导入
1、瑶池的传说。
2、板书课题----《五彩池》解题。
3、五彩池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导入)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学习目标)听课文朗读,思考:
(1)、五彩池的神奇表现在哪些方面?(特点)你能找出有关词语吗?
(2)、这一段写了什么?
2、出示投影片,重点词句教学:“漫山遍野”
3、方法小结: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4、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
5、小结:第二自然段讲了(水池多、美)。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2)、这一自然段写了五彩池的水非常()。
2、引导分析。
3、小结。
4、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这样神奇呢?(导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并运用学过的知识想一想:
(1)、这一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2)、你能找出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吗?
2、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4、小结:
5、面对美丽、神奇的五彩池,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启下)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这一段表明了作者对五彩池的(喜爱和赞美)。
3、质疑:(思维拓展)。
六、总结全文:
七、作业:
1、请为五彩池设计广告词;
2、背诵喜欢的段落。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六
我们先来看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投影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现在老师先带领同学们去看看五彩池。
2、讨论观看五彩池景色后的心情或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五彩池美丽与神奇)。(板贴:美丽、神奇)
引言:我们知道要想深入了解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就得认真学习课文。我们先自学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其中的句子,反复地,有滋有味的读读,拿起笔划划,看看五彩池美在哪里,神奇在哪里。
1、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画出重点词句,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1)交流学习所得
把你选择的最喜欢的一句话,好好读读,把你所体会到的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其它同学一听就明白五彩池神奇在哪里。引导学生从“各种不同颜色”“光辉”“宝石”“闪耀”等词语体会五彩池的美。理解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想象它所描写的美景。
从“大的……”“小的……”,体会水池大小、深浅不一。
从四个“有像”,体会五彩池形状各异。(板贴:数量众多 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2)讨论这段话中的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水池还有像什么的?”让同学们闭上眼睛,大胆想象。(可以配乐想象)
(3)小结。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我们一时也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投影出示课文段落)
2.朗读训练。自愿试读,齐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
引言:五彩池数量众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真是美丽神奇,可是更让人惊奇的是五彩池的水,你知道怎样让人惊奇吗?先自己读读课文,再和同学讨论。
1、先自学,后讨论。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令人更惊奇?重点感悟水色变化的美丽与神奇。
从第一句领会五彩池的美丽。水源相同,各个池水颜色却不同
从第二句话中“上层、下层、右丰边、右半边”的不同颜色,体会五彩池池水的变化多端。(板贴:颜色多样 变化多端 )
从第三话句“水舀起来看,又跟普通的清水一个样”,体会五彩池水的神奇:看起来,水色丰富多变;舀起来,“什么颜色也没有”。
2、想想为什么课题叫《五彩池》
因为色彩五颜六色,变化多端,所以叫《五彩池》。谁能把五彩池的神奇读出来?
3、朗读训练。可范读,自己练读,自愿报名读,配乐听读,齐读。尤其要读好转折语气“却”“可是”。要指导学生读出惊奇的心情、神奇的感觉。
读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要问老师吗?
1、学生质疑。
2、小组讨论
3、启发汇报(老师报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画演示。)(板贴:池底有石笋,表面有石粉,阳光折射,花草树木倒影)
4、看着板画,介绍池水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1)同桌介绍
(2)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当导游员,给大家介绍。
5、小结:欣赏了五彩池美丽、神奇的景色,又听了导游员的介绍,我们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引言:学习到这儿,大家一定了解了五彩池的特点,现在能写出吸引游客的广告语吗?
1、学生动笔写广告语
2、汇报交流广告语,师生评价。
要求:简练、明确、鲜明、易记、准确
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回去动笔画画美丽的五彩池。
附:板书设计
水池:数量众多 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美丽、神奇
池水:颜色多样 变化多端
原因:池底有石笋 表面有石粉 阳光折射 花草树木倒影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
课件、课堂作业本、排座位
(一)导语
1、同学们,昨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五彩池,先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五彩池主要讲了什么?(板书:水池池水池底)
2、那五彩池到底在哪儿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原句念给大家听。(给你提个要求:)
3、听清楚了吗?五彩池在哪儿?同样还是这句话,你们听老师读,看你还能听出什么?
(同样一句话,你却能听出不同的意思,真了不起!)
(二)研读课文
(1)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黄龙归来不看水”,可能最美的真要数五彩池的池水了,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写池水的这一部分,然后交流一下感受,好吗?出示:
读完这段,我的感受就是五彩池的池水颜色特别多,同意我的说法吗?(如果学生都同意,那么提问:那么多人跟我感受相同,还有不同的吗?)我有我的根据,请听这一句:有些水池的水还不止一种颜色,上层是咖啡色的,下层却成了柠檬黄:左半边是天蓝色的,右半边却成了橄榄绿。(有感情的朗读)如果你们不同意,也请你用朗读来说服我。
(3)看来,五彩池池水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颜色多,还在不停的发生着变化。(板书:多色多变)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五彩池那多色而又多变的池水吧!(课件)
(4)看完这些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既然这么美,我们就应该把美读出来,自己试着念一念吧!(自由读、点名读)
(5)读了之后把它背下来,这才叫积累,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背下来。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谁能结合课文来解答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找答案。
(2)是啊,五彩池这美丽的`池水,最大的功臣就是池底的石笋了。(板书:石笋)真是大自然的造化啊!这里还存在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等你们上了初中,会学到一门新的功课——自然,相信到了那个时候,你们会对这个问题有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请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读完后请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形状各异深浅)
(2)你们的感受可真多,读后有所感悟,说明你们会读书,请你们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来练习朗读,比如:我喜欢水池的多,就通过我的朗读让别人感受的到水池真多,练一练吧,放开嗓子。
(3)先练到这,你喜欢念哪句,能念给大家听听吗?
a、如果学生喜欢念水池形状多的这句,那么这样安排
出示:
(a)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那请你念一念吧!有点意思,请你们推选班里念得最好的同学跟老师比一比。
出示:
你们的想象真美,五彩池的形状就像你的想象一样是无限的,所以作者最后加了个省略号。
b、如果学生喜欢学水池多的部分,那么这样安排
(a)你还喜欢念哪一句?有点儿意思,这句话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水池很多?(板书:无数铺展)
(b)想看看这满山遍野尽铺展的水池吗?(课件)你们知道这样的水池,在藏龙山上有多少个吗?(3400个)是呀,这么多的水池,怎样读才能表现出来呢?(点名读,齐读)
c、如果喜欢念水池有大有小、有深有浅这部分,这样安排
(a)你还喜欢念哪句?请学生念(一个)
(b)谁知道“一亩”有多大吗?可最小的却怎么样?“一丈”有多深呢?可最浅的……
(c)你们看,水池有那么大的那么大,小的那么小,谁能读出它们的差异。(自由读、齐读)
4、学习第五自然段
五彩池的景色太美了,真像天上的瑶池呀,作者看到这里,也跟我们一样感慨万分了,让我们念出作者的这句感叹吧!
5、创作诗歌
(1)老师利用板书连诗。
(2)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3)我去过五彩池,可是在第一天我却未能见到这人间奇观,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所以第二天在阳光下看到那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五彩池时,我不仅脱口而出“感受瑰丽须晴日”,还有一句感叹,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你们学习小组能帮我完成吗?(把最美的写上去)
(4)太美了,谢谢,让我们再把这首诗及感叹念一念吧!
6、我想这时候你也有很多想说的,假如你是一个旅游团的导游,你能为五彩池写上一句或者几句广告语,介绍一下五彩池吗?(看时间而定)
7、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对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祖国像五彩池这样美丽、壮观的景色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向大家说说吧!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就请你们课外去搜集有关祖国美丽景色的图片、照片、文字介绍,两个星期之后,我们举办一次,让我们每个人都去了解大自然、走向大自然吧!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八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1.知识与能力:
(1)我会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我能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
(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5分钟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水有颜色吗?媒体显示:五彩池的画面师述:在我国四 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有个五彩池,那里的水不但有颜色,而且还非常奇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板书:五彩池) 导入时,出示 五彩池课件 我能积极发言。
二、阅读感悟 10分钟
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结构。
2、给课文划分段落。
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对学生作出要 求,在5分钟内完成者三道题。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我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积极发言。
三、自学检测 20分钟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
(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么?
(3)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提出疑问。
在老师的引导 下,一起学习字词。 我能认真思考,读准字音,根据自己 的观察分析容易出 错的字形,并能在 组内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
四、总结评价(5分钟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组织学生组内 交流,派代表 发言。
我能积极参与组内交流。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九
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理解重点词句并有感情的朗读,背诵第二、第四自然段。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
多媒体、录音机
一、复习
二、新授(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2、你们描述得真美啊!那作者又是怎样来描述这神奇的五彩池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五彩池神奇在什么地方?用横线划出有关语句。
3、再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五彩池的神奇的?
4、交流。边交流有关句子边指导朗读。
(1)、“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指读、评读、指读、齐读。
(2)、“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手比划,评读、指读、齐读。
(3)、“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配图、指读、评读、指读、范读,并闭眼想像,再自读、指读、齐读。
(4)、“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有像莲花的……”配图、范读并想象还有哪些形状?用“有像……”说说。小组合作讨论该怎么读并推选一名进行比赛。评读、再小组練读。
5、配乐朗读整段。指读、自由练背。
第三自然段
2、评读、自读、指读、齐读。
第四自然段
1、由第三自然段引出疑问“明明是清水,为什么水池里会显出不同颜色来呢?带着这一问题自读并思考。
2、指说。师再简介天气晴朗也是原因之一。
3、“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成簇的珊瑚。”配图、范读并想象、评读、指读、齐读。
4、齐读第四自然段。
5、配乐自由背诵
三、总结
看来,五彩池真是太神奇了!使我们不得不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也正因为五彩池这么神奇,所以说五彩池在人间而不在天上。让我们永远把这五彩池留在心中吧!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2、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五彩池教案设计两课时篇十
教学目标 1、认识“亩、拇、舀、簇、珊、瑚”等6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欣赏五彩池美丽的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体会五彩池的特点。
3、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彩池美丽的自然景色及其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和图片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五彩池。
一、谈话激趣,据题质疑。
1、你去过哪些神奇的地方?为什么说这些地方很神奇?这节课,我们又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到四川西部藏龙山欣赏神奇而美丽的五彩池。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后据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教师指导。
四、再读课文,重点探究。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五彩池的。
2、抓住重点句段,理解五彩池的特点。
默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中做记号,找出描写五彩池特点的句子读一读。
(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自读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作者是怎样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
3、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
(二)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
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
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
4、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
5、有感情朗读三、四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神奇与美丽。
(三)学习一、三自然段
1、自读一、三自然段,分别说一说段意。
2、说一说开头与结尾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五、总结全文
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
六、拓展练习
为五彩池写广告词,或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五彩池。
【本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zuowen/19723355.html】
《五彩池》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一、创设情境,整体感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五彩池》。我们学校许多教师都没去过五彩池,我想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几条宣传五彩池的广告语,为了写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五彩池》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五彩池》两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3.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12个新......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五彩池》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童趣》两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的精神体验──物外之趣。2、领悟作者的奇思妙想,丰富自己的想像力。【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词句。2、感悟物外之趣。【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