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8课教案_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18课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冀教版小学科学教案”。
1、身边的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做事情一般要使用一些工具,了解生活中的常用的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找出一种把一张纸分成两张的工具。
2、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教室里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说明自己在做同一件事情时,使用与不使用工具的体会。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环境中的常用的工具。
教学准备:
开瓶器、钳子、剪刀、铁丝、未打开盖的瓶子、白纸、投影仪、绳子、布条或纸条、各种工具的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
师:人的身体不如大象强壮,力量不如牛马强大,牙齿不如猛虎
雄狮锋利 ……但人的智慧却比其它动物高得多,人们发明和使用工
具。工具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能够做许多其它动物不能做的事情。
你
知道哪些常用工具?它们对人类有哪些帮助?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
些知识。
每组发一张白纸。把这张白纸分成两张,怎样才能整齐地分开?
二、探究与发现
1、小组探究:把一张白纸分成两张,可以用哪些工具整齐地分
开?
2、老师提示: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刀片是锋利的,注意不要割伤手指。
3、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评价。
5、师生交流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不同感受
三、体验工具对我们的帮助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切断铁丝、撕开
布条、观察细小物,在解决这些问题时,使用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
同吗?让我们思考一下,体会使用工具与不使用工具的区别。
课上练习
所做事情
是否需要工具 所需工具的名称
开铁罐头盒
冷冻食品
去远方旅游
观看星空
随时了解国外小朋友的信息
做健康检查
师生交流答案,并说说自己选择这一工具的原因。
(从所需要的工作
时间,用力大小,工作效果等方面说一说工具能给我们带来那些便
利?)
四、寻找教室里的工具
1、教室里有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2、生分组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评价。
五、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1、图中分别在使用什么工具?这个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它们分别是干什么用的?
六、小结: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就某一类工具,搜集准备一些不同时期工具的图片或资料,这类工具的发展过程。
了解
2、剪刀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用途的剪刀,体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了解剪刀的特点,知道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
3、尝试用剪刀进行剪纸等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不同用途的剪刀,了解剪刀的特点。
教学准备: 收集普通剪刀、管子剪刀、园林剪刀等各种剪刀及多媒体
影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文字 “剪刀”,这是什么字?
2、你们认识哪些剪刀?它有什么用?
3、通过多媒体出示使用各种剪刀的图片,认识各种剪刀的不同
用途。
3、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剪刀,它们的样子不一样,用处也不一样。
二、分享老师的经验
1、出示实物:园林剪刀,看到过这种剪刀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猜猜它是剪什么的?
播放录像: 现在知道它是剪什么的?有了它,花草树木的造型就
更漂亮、更丰富多样了,我们城市的也变得更美丽了。
2、出示管子剪刀:这种剪刀看到过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你知道它是剪什么的?
演示后总结:它是一把管子剪刀,有了它,圆圆的管子剪起来也
变得非常容易。
3、总结: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剪刀,这些剪刀
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方便,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
安全,特别是我们小朋友,因为剪刀是一种很锋利的工具。
三、分辨各种剪刀
所以,今天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很多剪刀的图片,你去选择一把你
最喜欢的剪刀图片。
1、选择好了,请你想一想,你的剪刀是用来剪什么的。
2、是给病人开刀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是”的这面,不是
给病人开刀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不是”这边。
3、是修剪树枝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是”的这边,不是修剪
树枝用的剪刀请拿着图片站在 “不是”这边。
4、除了我们这样分,想想还能怎么分?是什么用途的站在“是”
这边,不是什么用途的站在 “不是”这边,你能来给我们发个指令吗?
四、探究与发现:
1、观察剪刀,想一想剪刀有什么特点?
2、生分组观察、讨论、交流,师巡视指导。
3、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教师评价总结。
剪刀的特点:有两个刀刃,刀刃的形状不一样,两刃交错,中间
有轴,可以开合。
五、巧用剪刀
1、每个同学发一张彩纸,用剪刀剪一个图案,说说你的怎样使
用剪刀的。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要提醒学生刀刃锋利,要
注意安全。
3、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使用剪刀的,然后教
师评价总结,四、拓展延伸:
剪刀带给我们很大的方便,我们可以用我们小朋友使用的剪刀。
可以去剪剪纸,做做小裁缝,可以去剪剪彩泥,也可以剪剪你喜欢的东西。
1、刀和剪刀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都能分割物体。不同点:刀是把物体割开或削掉一部分,剪刀是一般是把细的或薄的物体剪断或者剪开。
2、钳和剪刀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点:中间有轴,可以开合。不同点:剪刀有两个刀刃,两刃
交错,是用来剪东西的,钳用于夹持或弯折薄片形、圆柱形金属零件
及切断金属丝的。
五、小结:谈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把不同剪刀的特点和用途这写在或画在方框里。
相同点
剪刀类型 特点和用途1、2、3、3、拧螺丝
教学目标:
1、在愉快的活动中认识螺丝,了解螺丝的作用。
2、学会为螺丝和螺帽配对,探索螺丝的拧法。
3、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初步体验合作获得的成功。
教学准备:
各种型号、材料(铁制和塑料)的螺丝,螺丝组合玩具。
带有螺纹的物品,如不同口径的饮料瓶颈和瓶盖,灯泡和灯座,能拧的笔和笔帽等。
教学过程:
一、手指游戏“小白兔”,活动小手
师:小朋友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小手。
师生一起边说儿歌边玩手指游戏。
(评析:让学生充分活动小手,为后面的拧螺丝环节做准备。
二、游戏导入,引出主角
1.激趣:玩具车坏了,谁来帮忙修一下?
2.提问:玩具车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出示螺丝)
3.出示多媒体课件,思考回答:图中的闹钟和方凳哪些地方用到了螺丝?
4、小结:从孔里穿进去再拧起来,拧拧紧就能把汽车装好。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要用到螺丝,螺丝的本领真大。
三、选择工具)
1、出示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钳子、扳手等工具及十字螺
丝、一字螺丝、内六角螺丝。,内三角螺丝、六角螺丝等各种螺丝。
2、这些螺丝分别用哪种工具来拧呢?
一字螺丝刀
活口扳手
十字螺丝刀
钳子
扳手
内六角扳手
一字螺丝
十字螺丝 内六角螺丝
内三角螺丝
六角螺丝
3、总结选择方法:
拧一字螺丝用一字螺丝刀,拧十字螺丝用十字螺丝刀,拧内六角螺丝用内六角扳手,拧内三角螺丝用内三角扳手,拧六角螺丝扳手或
者钳子。,四、动手操作,深入探索
1.固定螺丝
(1)明确操作要求。
第一步:先观察螺丝是哪种螺丝,然后选择适当的工具。然后握
住螺丝刀或者扳手。
第二步:把螺丝刀和刀头插进螺丝的一字或十字,插紧。
(或者把扳手套在六角螺丝上)
第三步:拧动螺丝刀或扳手(注意拧动方向:左松右紧)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拧带螺母的螺丝
(1)出示带螺母的螺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见过这些螺丝吗,在哪儿见过,请你比一比,这些螺丝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再拧一拧,看能不能把它们分开。
师:这些螺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螺丝能拧开吗?
(2).交流操作结果。
师:发现了吗,什么地方不一样?能拧开吗?拧开后变成了几部
分?
(3).小结:这些螺丝由螺栓和螺母组成,螺栓上和螺母里都有
螺纹。张大嘴巴的是螺母,它和螺栓是一对好朋友。螺栓和螺母能够
紧紧地咬合在一起连接、固定物体。
(4).螺栓螺帽配对找朋友。
提问:螺帽和螺母是一对好朋友,你们能把它们连在一起吗?看
谁找得又对又多。
学生操作,交流操作结果。
提问:为什么能拧到一块儿?成功了吗?成功了几个?你是怎么
给它们找到好朋友的?
小结:粗螺栓配大螺母、细螺栓配小螺母,拧在一起不大不小正
合适。
(5)用螺丝和螺母把有孔的带条连接起来。
四、联系实践,感悟提升
1.介绍自己找到的螺丝物品。
(1)提问:你们在家里找到哪些地方用到了螺丝?谁来介绍一
下,这些地方的螺丝是干什么用的?
(2)小结:螺丝虽然小,但是很有用,像外面的吊车,如果少
了螺丝就很危险,小椅子少了螺丝,我们就坐不成了。
2.做个小小维修工。
(1)交代操作要求。
师:检查自己的桌椅上的螺丝是否松动,如果松动把它拧紧。
(2)学生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五、课外作业:
检查自己的家里各种物品上的的螺丝是否松动,如果松动把它拧
紧。
4、美丽的大自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欣赏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
然的情感。
2.认识周围的事物哪些是自然形成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神奇。
3.知道记录大自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认识周围的事物哪些是自然形成的,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通过郊游、逛公园、在家里、校园观察等途径
去感受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并搜集一些植物实物(如叶子、根、果
实等)。
2、准备一些自然界里的东西,如树叶、鹅卵石、花朵、果实等。
教学过程:
一、感受大自然
1、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你去一个美妙的地方,请闭上眼睛,我们要出发了。仔细听,有声音(听鸟声、水声);我们走啊走,快
睁开眼睛(欣赏大自然图片)。
2、你知道我们来到了哪里?(板书:大自然)为什么?
3、那你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说的?
4、画面中旨自然形成的?
5、揭题:是啊,好美,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二、用眼睛看看大自然
1、说说你还看见过自然界哪些美丽的景色,展示自己手中的图
片、实物。
2、游戏:你说我猜:
老师准备部分实物,每个小组请上一个同学,让他猜,组内其他
同学可以说出这个食物的外形、颜色、花纹等让他尽快猜出是什么?
第一组(实物:树叶、花、鹅卵石、水……)
第二组(实物:樟树叶、枫树叶、柳叶、杜鹃花、桃花、迎春花……)
小结:为什么第二组比第一组难猜?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只有
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
3、谈谈你有没有通过仔细的观察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三、用耳朵听听大自然
1、回忆刚才我们不仅用眼睛看了大自然,还用什么感受了大自
然?
2、你听到大自然的哪些声响?
3、游戏:比比谁最像?
请学生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比比谁模仿得最像?
4、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象声词。
5、课件播放,仔细聆听有哪些大自然的声音。
四、用其他感官感受大自然
1、我们除了用耳朵、用眼睛感受大自然,还可以用什么来感受
大自然?(用鼻子闻、用手摸)
2、嗅觉: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用鼻子闻到的大自然的味道。或者
闭上眼睛闻一闻自己带来的树叶、青草、水果等不同的味道。
3、触觉:说说自己曾触摸到大自然里的什么,有怎样的不同感
觉:光滑、粗糙、柔软、坚硬等。
4、触摸自己带来的实物,说说有些什么发现。
5、小结:回忆刚才我们都用了哪些感官来认识和感受大自然?
交流你用这些不同的方式,认识和感受到的大自然里有哪些新奇的美
丽的景象让你难忘?
五、开展调查,走进大自然
小调查:寻找校园里的自然物体
师:大自然与我们朝夕相处,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可它又充满
了神秘,我们对他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不信,老师考考大家:大自然
在校园里撒下了多少自然物体 ?
1、指导学生
校园里有哪些物体是自然形成的?看到的有哪些?听到的有哪
些?闻到的有什么?
2、回到教室,交流观察、寻找的结果。
3、汇报观察、寻找的结果。
六、美丽的自然风景
1、你看到过哪些自然风景?风景都有什么?
2、多媒体出示自然风景图片,回答:风景里都有什么?
3、总结:大自然里的哪些物体是自然形成的?
大自然里有山,有水,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动物,它们是自然
形成的。
七、记录大自然:
记录大自然,你有哪些方法?
1、学生讨论,交流。
2、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记录大自然,可以写成文章,可以用照相机拍成照片,可以用录
像机录成视频,可以用录音机录下声音,也可以采集实物做成标
本……
板书设计:
看一看
听一听
走进大自然 { 闻一闻
} 美丽、神奇
摸一摸
……
记录大自然:拍摄、画画……
5、周围的人工世界
【教村分析】
《周围的人工世界》 一课是冀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从科学与技术、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认识科
学,从最基础的人造物与自然物、人造世界与人工世界区分,到了解
造纸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科学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
本课按照由面
到点的逻辑顺序,逐渐深入。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发现人造物与自
然物的区别。使学生体验到人类用双手创造出人工世界,加深对“科
学”丰富理解。
【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所在的世界既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又
有庞大复杂的人工世界。但由于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有限,还做不到
准确的区分。因此本课应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对比、摆弄物品、视频讲解、动手操作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帮助学生认知体
验。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设问题时逐步引导,形成一
个具有较强逻辑性的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人造物,它与自然物的区别;什么是人工
世界,它与自然世界的区别。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到自然物质的珍贵,产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
造出来的。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区分人造物和自然物。
难点:利用自然物设计制作人造物。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材料:石头、树枝、小花、小草,沙盘等若干
教师演示材料:自然物和人造物视频和沙盘。
【教学教程】
一、引入新课:
1、观察校园图片,回答问题:小草是自然生长的,其它的物体
也是自然形成的吗?
2、图片中的塑胶地面是自然形成的吗?那是怎样形成的呢?(是
人工制造的)
3、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人工制造的?
二、比较自然世界与人造世界、人造物与自然物的不同之处
1、观察自然视频和人同样场景的人造沙盘。
2、描述自然视频中有什么,描述人造沙盘中有什么。
3、比较两个场景中同类物品的不同之处?(板书)
4、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最后总结出自然物、人造物、自
然世界、人工世界的概念。(板书)
小结:人造物往往是通过自然物改造而成的,这些都是人工制作的结果。
二、分辨人工世界与自然世界
1、出示各种自然物体和人工物体的图片:
(1)将图片中的物品分成两类。
(2)你们是根据什么分的?
2、观察(出示课件)海中建灯塔,太空放卫星、小区里绿树环
绕……
师:可见大多数情况下,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都不是单独存在。
3、分辨自然物体与人造物体:每个小组的桌上老师都放了一个
神秘的小盒子,请打开它,看一看里边的东西你都认识吗?
三、理解人造物的优点,激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1、分类活动:请小组合作,快速的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自然
物放在一起,人造物放在一起。
2、学生交流结果,教师提出质疑:既然木板是树枝经过人工制
造的,那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使用树枝呢?
3、发现人造物的特点: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帮助,更加美观、适用,具有人文特点等
4、师小结:人造物品都是利用自然物品自制造出来的,在制造
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些对我们有的物体,对这些东西一定要妥善处
理,不要破坏我们美丽的大自然。
四、寻找校园里人工制造的新产品。
1、校园里的物体,哪些是自然形成的?哪些是人工制造的?
2、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3、汇报观察、讨论、交流的结果。
树木、花草、劳动基地的萝卜、白菜……都是自然形成的。
房屋、球架、展台板……是人工制造的。
4、教师总结:房屋、衣服、文具、自行车等都是人工制造的,它们构成了人工世界。
5、人工制造的产品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
五、看看校园外的人工世界:
1、校园外都有哪些物体是人工制造的?
2、它们分别是做什么用的?
乘坐火车出行、利用收割机收获、使用无人机送货……
六、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6、体验造纸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
1、了解造纸的过程。
2、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为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
技能目标 :
1、通过造纸的制作过程 ,锻炼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展创造力。
准备材料 :
教师材料 :皱纹纸、电光纸、报纸
学生材料 :纸巾、透明杯、木棒、纱布、纱布架
教学难点 :使用搅拌棒把餐巾纸搅拌成纸浆,要慢慢搅拌 ,餐巾纸搅拌的越碎越好。
教学过程 :
一、提问导入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词典、纸箱、纸杯、纸袋、纸玩具的图片。
2、提出问题:
(1)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制作的?
(2)你还知道有东西是用纸的吗?
(3)很多东西都是用纸做的,你知道纸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二、了解古代纸的发明。
1、、教师提问:
那么 ,在遥远的古代 ,还没有纸张的时候 ,人们是怎样记录每天发
生的事情的呢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出示多媒体课件:石文、甲骨
文、竹简、木简、帛书的图片)
你们认识这些是什么吗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了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 ,称为石文和甲骨文。但是把字刻在石头和动物的骨骼上太费
力气了 ,于是人们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把字体刻在了竹简和木简上。,中间用
注:竹简和木简就是把柱子或者木头削成相等大小的条形
线连接好。可是,竹简和木简太重了 ,每次搬运起来很费劲 ,于是,有一个
又想出了更好的办法。
小朋友们 ,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出示多媒体课件)原来啊 ,他的名
字叫做蔡伦 ,生活在离我们很遥远的东汉时期。蔡伦经过长期的实验,发明出了一种更好地制造纸张的方法啊,看,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纸。造纸术、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
明。(出示多媒体课件)看 ,这位老奶奶正在造纸呢 ,首先把竹子、稻草
等物品剁成碎屑 ,然后浸泡在水中制成纸浆 ,再用纱网在含有纸浆的水
中过滤 ,最后晾干 ,纸就制作好了。因为制作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树木,一
颗大约 5-6 岁的大树 ,可以制作大概 750 张左右的纸 ,所以,大家要节约
用纸,减少对树木的砍伐。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爱护
我们的环境 ,爱护森林哦。
三、了解现代造纸的过程
1、你知道现在造纸用什么原料、都经过哪些步骤吗?
2、教师总结:现代造纸通常是用原木。
(1)把原木粉碎成木屑。
(2)把木屑制成纸浆。
(3)把纸浆经过抄纸,压光。
(4)卷纸。
(5)形成纸张。
四、废纸变新纸
用废纸做原料可以制造再生纸,我们来做一张手工再生纸吧。
1、材料探索
首先请学生探索各种材料的名称和特征探索材料之间的关系和
作用:纱布和纱布架之间有什么关系
?纸巾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 ?水杯
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在实验中呢 ?木条的作用是什么 ?
2、学生自由探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制作造纸过程 :将纱布套在纱
布架上 ,把纸巾放入盛有水的杯子里浸湿,用小木棒将纸巾搅碎,使其
变成纸浆 ,把搅好的纸浆倒入水盆内,水盆里装少量的水 ,用做好的纱
网架从盆壁慢慢下滑 ,把纸浆捞上来。放置在平整的地方晒。
3、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 ,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
总结:纸是由含有纤维素的原材料制成。纤维素是一种植物性碳
水化合作 ,由大量互连接着的的分子构成。在生产纸张的过程中,人们
行用像碎木块这样的黏稠混合物煮成纸浆。然后把一层层薄纸浆铺在滤网上 ,滴干,最后,将纸浆压成一张张的纸。
提问:
(1)以下面的几种材料哪些能造纸呢?(出示多媒体课件)
(2)下列物品哪个不是四大发明 ?(出示多媒体课件)
(3)谁发明的造纸术 ?
作品展评 :明天我们比一比谁制作的纸可以用 ?
五、应用与拓展:废旧物品再利用
1、出示多媒体课件,图中哪些废旧物品再利用?
2、你还知道还有哪些废旧物品能够再利用?
六、总结延伸
作业: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一起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哪些
物品来造纸 ?试一试!
7、秋天到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记录、分辨、制作等活动,丰富学
生的生活常识,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让学生在科
学小观测、小制作等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
察的方法,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3、情感与态度:“一叶知秋”,通过秋风、秋叶秋果、秋歌秋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通过制作秋天树叶标本,鼓励
学生乐于参与,学会合作。
教学重难点 :
了解与秋天有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
让学生在夏天到秋天的自然变化中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探究。
教学准备 :
1、制作多媒体课件《秋的脚步》
2、平时留心观察反映秋天特征的景物。每人准备水彩笔一盒。
3、准备故事《天变凉了》。
教学过程:
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
热
爱鸽(课件演示),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呢?原来,他是来向我们
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后,你有
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
儿歌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采用多种方式读儿歌。(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激情,在朗读中
抒情,读出对秋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观察秋天
1、找秋天。
秋天来到了校园里,你都看到哪些变化?
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
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
秋天还到了哪儿去了呢?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呢?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
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讨论: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
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
2、说秋天。
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并将图画贴在黑板上,教师给找得
好、说得好!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3、师总结“找秋天,说秋天”活动的收获和意义。
三、制作秋天树叶的标本
1、制作树叶标本分几步?每一步怎样做?
(1)采集树叶。
(2)吸水,压平。
(3)书写标本的标签(内容包括:标本的名称、采集地点、制
作日期、作者姓名等)。
(4)把标本固定在硬纸上。
2、按照上面的方法树叶标本。
3、作品展示: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4、我们还可以用美丽的树叶制作好看的书签和小贴画。
四、关心天气变化。
1、你发现天气有哪些变化呢?(主要引导学生能经常关心天气
变化)
2、天气变凉怎么办?
(1)、听故事:《天气凉了》。
有话大家说:乐乐猴和创创鼠为什么都生病了这样会带来什么后
果?(联系实际体会注意身体保健的重要性及生病会影响学习和生
活)
(2)、照顾自己我能行: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我们该怎么做呢?
给你提个醒: 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和冷暖的变化,组织学生互相
观察各自的穿着,谁能做到了注意保暖防寒,谁穿得少,让学生能主
动地给穿得少的同学提个醒。
3、学会观察天气:鼓励学生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看书、向大人询问等多种途径了解秋天的天气特征,学会细心观察,探索研
究。
五、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拓展作业:
到大自然中看一看,秋天还有哪些变化?板书设计:
7.秋天到了
秋风 秋叶 秋叶
秋果 秋歌 秋色
8、秋天的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了解秋天的物产,懂得劳动成果
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的劳动技能。
(2)、能给秋天的收获分类。
(3能举例说出各个季节的收获。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辨别的方法,初步具有分类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1)、增强劳动意识,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并尊敬付出劳动的人;
感受、体验秋天的美和丰收的喜悦,愿意与他人分享快乐。
(2)观察并参与秋天的收获活动,不浪费劳动成果,养成珍惜
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各个季节的收获,给秋天的收获分类。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学生准备: 搜集调查秋天收获些什么; 搜集一些关于爱惜粮食的诗歌或谚语;准备一些秋季的果实。
教学过程
一、收获的季节
1.创设情境、实物导入:教师出示几种秋天收获的物品。
(1)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都是什么?
(2)提问:那么,你们知道这些都是在什么季节收获的吗?
2.多媒体出示图片:丰收啦
提出问题:在我们生活的地方,秋天收获些什么呢?
二、寻找秋天的收获
(1)把自己找到的收获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分享。
(2)学生将自己观察、收看或调查、访问、亲身实践的情况和
感受以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如:模仿农民开着收割机奔驰在丰收的原
野里;小组同学编排节目,模仿果树和采摘者,表演采摘时的喜悦;
学生用照片介绍自己参加采摘或去郊游的感受。
(3)说一说这些收获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用处。
(4)小结: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在田野里、在果园里,我们
感受收获的美景,感受收获的喜悦。
(板书:秋天的收获)
三、珍惜劳动成果
1.提问:那么,丰收果实是怎样得来的呢?
(1)提问:你们看到过自己的父母、家人辛勤劳动的场面吗?
他们是怎样辛苦耕种的?
(2)提问:对于父母、家人的辛劳,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2.朗读诗歌。
(1)谈话: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诗歌,赞颂人民的辛勤劳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小学四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小学四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
小学四年级冀教版科学上册教案运动着的世界教学目标: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
1、亲历科学一、活动目标1、能从“为什么会这样”的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2、能对周围常见的现象产生好奇。3、能从周围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二、教学过程1、......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富村中学刘果红第1课 小草和大树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能力目标:能够辨别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