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麓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麓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说课及教案

龙场中学

宋应贵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节课属于高一上册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这一章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贯穿了三条主线索,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是“面对外强的侵略和瓜分,中国社会各阶层奋起抗争,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这条线索中的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它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本册中起着关键和承接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扶清灭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2)能力方面:

①通过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辛丑条约》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具体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的能力。(3)思想情感方面:

①通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通过义和团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任务。

3、教学重点分析:

(1)“扶清灭洋”口号。首先要注意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急形势下,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抉择。义和团这时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正是当时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的集中反映,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向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勇猛的冲击。但这个口号带有笼统排外性质,导致义和团对清政府放松警惕。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帝国主义勒索到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外国侵略军长期驻扎在中国的战备地要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国防安全;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清政府改变了外交机构的地位,使之更适合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需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企图摧毁中国人民要求独立自由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达到永远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表现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华的新特点和掠夺本质。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4、教学难点分析: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这是学生较难完整掌握的一个问题。面临已经发展到北京皇城脚下的义和团运动,慈禧太后连续几天召开紧急的御前会议,研究对策。一派大臣主“剿”,另一派大臣主“抚”,争论很激烈。其实,两派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灭义和团,只不过是手段不同而已。“招抚”的结果,义和团虽取得了合法活动的地位,但也因未能识破封建统治者的利用及欺骗阴谋,致使日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以及结合本节内容容量大,历史现象多且复杂,因此教学法采用了微格教学法为主,讲述发、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为避免不稳定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可通过多设置探究式问题,发掘学生的潜能。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针对本课特点,我认为应当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微格法等多种学习方法。一方面,要教给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方法和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在教学中,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四、说教学过程:

师:19世纪末的中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发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与此同时,农民阶级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而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师: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越来越猖狂。从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德国强占胶州湾以后,山东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终于酿成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板书)1.义和拳——民间秘密反清组织

师: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主要成员是哪些人? 生:(根据已知常识回忆作答)

师:义和团原称义和拳,是民间秘密反清组织。以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主要活动地区是鲁、直、豫。从义和拳到义和团,它是怎样形成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斗争最先在什么地方爆发?(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

生:(看教材第65页义和团运动形势示意图,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情况)师:义和团运动为什么首先在山东兴起?(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生:(在教师启发下,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甲午战争中,山东受害最深;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首先从山东开始,德国强占、强租胶州湾;外国教会势力在山东非常猖獗;而义和拳的活动在这一带比较活跃;1898年秋,赵三多在平原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兴起(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义和团运动的序幕揭开了。什么时候义和拳改称义和团了呢?后来,又有了哪些发展呢?

生:(结合多媒体展示形势图),了解在山东、京津等地义和团的活动,掌握其兴起与发展的脉络)

师:1899年之后,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声势大振。1900年,义和团进入京、津,斗争达到高潮。

3.义和团运动高潮——义和团进入京、津 师:(辅导同学阅读教材第67页小字,了解义和团浩大声势)生:(分析教材第67页材料、结合多媒体展示材料,通过讨论、探究,明确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师:义和团“最恨和约,误国殃民”,表明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斗争目标是指向帝国主义的斗争中,义和团提出了什么样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的什么策略呢?

(板书三)

4、扶清灭洋

师:为了把斗争锋芒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对这个口号,同学们有什么看法,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结合多媒体展示材料,分组讨论,代表发言,阐述观点)

师:对这个口号的评价,要两点论,要从两个方面去看。首先,“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朴素的爱国意识,它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的尖锐,能够广泛地动员群众参加反帝斗争。但是,“扶清灭洋”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战斗纲领。“扶清”容易使义和团放松对清朝统治的警觉;“灭洋”又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这说明义和团对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扶清灭洋”的口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给清政府带来什么影响?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多媒体展示材料)

生:(思考并作答)

师:山东义和团斗争发展时,清政府曾派袁世凯疯狂镇压,现在为什么转而采取安抚政策,默许义和团为合法团体了呢?用意何在呢?据政策1和政策3你能看出清政府最终目的是什么?如果你是预言家,你能预测出义和团运动最终命运怎样?(结合多媒体展示材料)

生:(分析教材第67页材料,弄清清政府对义和团策略转变的真正意图)

师:清政府的安抚政策,为义和团运动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义和团控制京津,势不可挡。帝国主义为镇压中国人民的斗争,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板书四)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战争的爆发和廊坊、杨村之战

师: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组成侵略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从天津租界出发向北京进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正式爆发。在廊坊、杨村一带,侵略军遭到义和团和猛烈袭击,狼狈退回天津。结合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地图:(1)八国联军指哪八个帝国主义国家?(2)八国联军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3)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第几次大规模的殖民战争? 生:(结合教材第68页插图和小字,了解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和进攻大沽炮台的情景并回答问题)

2. 天津保卫战

师:侵略军攻下大沽炮台以后,大举向天津进犯。义和团猛烈打击敌人。守卫天津的清军将领聂士成阵亡。结合多媒体展示歌谣。

生:(阅读教材)第68页小字,了解天津保卫战是义和团和清军联合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师:在保卫天津的战斗中,义和团和清军拼死坚守,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天津终于陷落。侵略军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北京的战况如何呢?

3. 义和团在北京的战斗

师:德国公使克林德枪杀义和团民。愤怒的义和团民向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发动猛烈进攻。围攻使馆和攻打西什库教堂的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生:(结合教材第69页插图,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

师:清政府虽然向各国宣战,但是没有真正抵抗的决心。慈禧太后很快就下令停止攻击使馆。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各国实行分区占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1)从火烧圆明园到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说明了侵略者什么本性?(2)从我国近代以来,倍受列强凌辱的史实中应得到什么启示?

生:(阅读教材小字和材料,结合插图,认清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4、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逃往西安。慈禧太后在西逃途中颁布“剿匪”上谕,命令清军对义和团进行残酷镇压。请同学们考虑,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失败的呢?

生:(思考、议论、作答)

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失败了。生:(阅读教材第69页小字,分析说明的问题,讨论义和团运动的作用)

师:义和团运动这场伟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高潮讲的是什么重大斗争?和义和团运动比较,这两次农民斗争有什么相同点?

生:(回忆思考,讨论作答)

师: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斗争,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也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义和才运动抵挡不住帝国

主义的侵略,也无法阻止中国在半殖民地的境况中沉沦下去。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板书)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1.《辛丑条约》的签订

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是哪些国家? 生:(回忆作答)师: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生:(结合课件,听教师讲述《辛丑条约》的签订)2.《辛丑条约》的内容师:条约的内容有哪些?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的内容,并请同学们看书。

生:(在教师指导下阅读教材,掌握条约主要内容)师:这些条约给中国造成了严重危害。3.《辛丑条约》的危害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中国近代史上有赔款内容的条约有哪几个?赔款的数额是多少?

生:(回忆作答)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是多少?巨额赔款将给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危害?

生:(思考作答)

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条款,但有划“使馆界”和拆除炮台、允许外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规定,你认为划定史馆界将有什么危害?拆炮驻兵京津地区是出于什么目的?

生:(讨论作答)

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暴露了列强什么企图?改设外务部规定和修订商约将有什么危害?

生:(结合教材小字,思考作答)师: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国家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

小结。(略)课堂练习

结合多媒体展示问题:完成“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历程”表。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冠县起义和"扶清灭洋"口号的提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慈禧太后的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

28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法导引学习本节内容时,首先,应该清楚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挽救中华民......

第八节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八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1. 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反洋教斗争的发展;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扶清灭洋和安抚政策;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第4 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了解义和团反侵......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结合《辛丑条约......

《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麓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第7课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麓新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义和团运动 上册 联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案 义和团运动 上册 联军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