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_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教学内容 1.学习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2.在学习诗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以读代讲,来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 2.诵读感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语: 写诗的可以是诗人,朗读诗歌的也可以是诗人,“三分诗,七分读”,一首好的诗歌往往是需要通过朗读,才能充分的显示出它美丽的特质、动人的节奏和深厚的情感意蕴,因为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今天就请在座的同学们一起来利用我们的激情和敏感来读一读、讲一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一.诵读准备: 1.这是舒婷的成名作也是她的处女作。已经布置同学预习课文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了,下面检查预习情况:此诗发表于何时?这是什么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十年浩劫 刚结束,中国展现出崭新的面貌,祖国大地一片光明灿烂)2.重温朗读的技术处理要领:(注意领会诗歌本身的思想感情,并根据自己对诗歌思想感情的认识处理好抑扬顿挫、轻重缓急。)3.下面我们请四位同学(老师可自读第三诗节,以突出前后朗读的不同)分别朗读这首诗歌的四个诗节,大家注意听他们 音是否准,停顿是否恰当,音的轻重是否合适。二.诵读思考: 1.这三方面有没有问题啊? 2.读的不错,同学们朗读时确实能让人听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其中有一个很明显的语速语调的转换处,我听出来了,你听出来了吗,它是从哪一诗节开始的? 找同学回答。3.第三诗节。之前同学们怎样在读,之后同学在语速、语调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语速舒缓,语调低沉;速度慢慢加快,语调渐渐变得高昂亢奋起来。)4.只有情感的变化才能决定朗读语速语调的变化,那么第三诗节作者的情感与第一、二诗节的情感有什么不同了?我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握情感,需要去分析景物,在诗歌 中就是分析“意象”——融合了作者情感的景物。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两部分的内容。5.下面就让我们比较一二诗节和第三诗节中的意象,看看他们有何不同? 三.第一诗节研读: 先请一个同学读诗的第一节,1. 朗读诗句。同样请同学注意刚才的三点要求,但如果很好的话,也应该给予掌声鼓励,对吗? 2. 请同学找出这一诗节中的几个意象(学生回答,教师随机点拨,有目的的揭示意象的象征含义,淡化深层含义的挖掘)(破旧的老水车。)强调:老水车。老水车是怎么样啊?水车,中国农业工具的代表啊(熏黑的矿灯。)强调:矿灯,是熏黑的。象征中国工业生产(疲惫的歌。)强调:歌是非常疲惫的。(干瘪的稻穗。)强调:稻穗是干瘪的。(失修的路基。)强调:路基是失修的。(淤滩上的驳船。)强调:驳船在淤滩上,行进很艰难啊。3. 这么多的意象叠加,组成意象群,构成一幅画面。请问这幅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能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吗? 可能会回答“落后、破旧、疲惫、颓废、黑暗、贫困、艰难、无望”等词,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意象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能试着分析吗?(痛苦、悲哀、有一种绝望,一种深深的痛与苦)(学生自己讨论交流,然后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引导)5.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在第二诗节中有“我是„„,我是„„”,还有“痛苦的希望”中的痛苦,所以作者的情感“悲哀、痛苦”。(此处板书)小结:面对 “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所显示出的贫困落后,表达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痛的心情。6.这样的一种情感,自然要怎样来读? 用舒缓的语速低沉的语调读出沉重、压抑和悲痛的情感。带着这种理解,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四.第二诗节研读: 1. 在第二 诗节中,同学们都注意到“我是痛苦,我是悲哀”除此之外,“我”还是什么? 同学答“我是希望” 2.“希望”是“痛苦的”,“痛苦的希望”怎么理解啊?(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回答)(注意“痛苦的希望”,“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理解,)(“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在民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飞天袖间的花朵”是美丽的,作者在这里把希望比作花朵,但是花朵千百年间也未曾落到地面,说明希望一直一直没有实现,这里的痛苦是希望没有实现的痛苦。)(然而尽管希望遥不可及,让祖祖辈辈的人痛苦,但人们从未因此放弃过希望。“祖祖辈辈”延续的“痛苦的希望”就说明了这点)3.尽管希望渺茫,但是“祖祖辈辈”的人们仍然心存希望,在第一诗节中有哪些语句,能让你感受到这种希望的存在? 学生自找,然后回答。(引导学生用刚才品读重点字词的方法,来解读这两句的含义。)(注意“蜗行”——前行速度缓慢;“摸索”——前行的艰难;“深深勒进”——所负重担的沉重;“隧洞”——黑暗中。)4.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里,从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形象?(刻画了一个负载着沉重的负担在黑暗中艰难地缓慢的前行的形象。)在这个形象中能让我们体会到一种不屈的努力与不懈的抗争的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的存在,才让人充满无尽的希望.(板书:精神)小结: 所以在第一节虽有痛苦和悲哀,但痛苦却不消极,悲哀却不悲观。当我们同学在读这两个诗节时,可以低沉,可以迟缓,但不可以没有力度,否则你绝不能读出面对贫困与落后心中的那种痛苦,那种无奈的呐喊。我想这种痛苦应该源自一种深深的热爱,就象闻一多的那句“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同样的情感。5.下面我们就请全体女同学用舒缓低沉的声音来读出作者的悲哀与希望之情。生读。五.第三诗节研读: 下面我们请男同学来读第三诗节。1.刚才四个同学朗读到第三诗节时,情感在这一诗节明显的变化,那么它与前面两个诗节中不同的意象有哪些? 2.你能用一对对的反义词来表现第三诗节与一二诗节意象的不同吗? 可以出现以下的反义词:破旧——簇新;熏黑——雪白/绯红;隧洞里——黎明(黑和亮);蜗行——喷薄;悲哀——笑窝;干瘪的稻穗——古莲下的胚芽;沉重——欢快。3.一放到一起,意象就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的意象群象征了贫困、落后,那么“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个意象群又象征着什么?(象征着开始、新生、希望、光明)
4、作者写这些景物时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啊?(激动、振奋、期盼、喜悦)
5、情感上不同,在朗诵上的体现上自然也不同,所以此处,同学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出诗人那种期待和憧憬,欣慰和振奋的激情? 同学回答:高昂 的、略带急促的、亢奋的语调。6.请一位女同学来读 【7.可能不理解的内容:(“蛛网”是一种束缚,而“神话的蛛网”则是思想上的束缚。)(挂着眼泪的笑窝,怎么理解?痛苦、艰难之后的喜悦与欢乐)】 小结: “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泪眼的笑窝”“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这些意象描绘出一个新的时期,已经走在了新生的起跑线上的时期。随机发问:这一时期是什么时期啊?(经历过十年浩劫的作者面对此景,自然难以掩饰心中的 兴奋与激动。六.前三诗节总结: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刚才对一二诗节和第三诗节中的意象、情感上的比较结果。1.意象上形成对比,有明暗之分 2.情感上形成对比,痛苦悲哀与激动振奋之分 3.这些都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的?时间 由过去到现在。因为有过去种种的贫困和落后,因为有过去种种的痛苦与悲哀,所以才更加衬托出现在新局面的可贵与难得,才能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者的那种“惊喜”“激动”“喜不自胜”。读时也让我们情不自禁的高昂激动起来。七.第四诗节研读:
1、历史的新生振奋人心,那“我”会如何去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第四节。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节,并说说我和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是你的一分子,诗人既是生长在祖**亲怀抱里的一个简单的个体,又是祖国的统一体。我和你是不可分割的。我即是你,你也就是我。所以文中“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即是我的情感历程,也是你——我的祖国的发展历程。说明我与祖国一同经受苦难屈辱、一同挣脱羁绊、一同走向希望。所以前文中“我是„„”就是祖国是„„,全诗写出了祖国过去的贫困、落后,写出了祖国今天的发展乃至未来的发达,我是祖国这一切的见证者,我见证了祖国的过去、现在,也将见证它的未来。我一直与祖国同呼吸,共荣辱。小结:作者就是这样将“我”与“你”两者很巧妙地合二为一,“我”既是一个见证者,当然也是一个抒情的人。3.那么表达的是我对你的什么感情呢?(深深的热爱之情)这种热爱能用文中具体的诗句来表达吗?(学生读)一种养育之恩的感激,一种为回报祖国而不顾惜生命的奉献之爱。4.怎样才能读出这 种爱恋的感觉呢?(深情地,语速由慢到快,语调由低到高。)5.这节诗以第一人称写成,是“我”向“你”的倾诉,诗中,“我是你„„”或“我是„„”句式反复出现,强调“我”和你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我”和你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请大家激情地诵读这一节,用生命呼喊出的对“你”的无限热爱。生读。八.尾句的品读: 作者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每节诗的结尾其实都有一句对祖国的呼唤。1.请同学们通读诗句,朗读之后四个人一小组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 是否相同,为什么? 同学们小组进行讨论。(可能有的答案:诗中第一句“祖国啊”抒发了诗人难以言状的悲哀之情;第二句蕴涵着诗人的几多痛苦和几多希望;第三句表达了诗人激动的心情;第四句是诗人对未来美好祖国感到无比自豪时抑制不住的深情呼唤。)2.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读 九.全诗诵读: 最后:全班同学齐读全诗,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 习诗歌,就是要向这样,要有激情,要会动情,要能忘情。何况,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位多情的诗人。诗歌是抒情的载体,而诵读就是读者与作者沟通的最佳方式。十.知识迁移: 仿写: 1. 诗歌的作者已不再年轻,但诗歌中所倾注的复杂的情感并没有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浅变淡。我们总被某种东西打动着,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诗中那些无声的号角,那些高贵的灵魂。2. 下面请同学们学做一个小诗人,仿照本诗的句式,以“祖国”为话题写一句、一节或一首小诗,寄托自己的情感。可参考如下句式(可用其它句式): 我是„„ 我爱 „„ 我愿„„ 例句(我是你飘扬的红旗/永远不褪色 我是你入云的山峰/代你亲吻天空的笑窝 我是蓬勃的秧苗/是金黄的硕果/是波涛滚滚的南海,/朵朵 浪花绣成你的/万里江河/——祖国啊!我是你的青松气质/我是你的红梅品格。我是你的森林无边,/我是你的群山巍峨。结束语: 谢谢同学们的优美的语句,让人多一份沉醉。这节课就到这里,愿同学们在诗海泛舟,在诗原放歌,把诗情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板书设计: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轻 抑 重 扬 缓 顿 急 挫
第1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
整体把握这是一首深情的爱国之歌,是一首不论褒扬、还是贬抑诗人的读者,都击节称赞的名篇。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摆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2、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热情。 媒体设计根据诗的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制作配乐朗诵录音带。教学时数: 1课时......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王玉)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丰富意象的内涵2、体会作者忧国爱国的深情 3、学习诗歌的鉴赏技巧之一:朗读二、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意象运用的内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有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能力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