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教案_八年级地理河流3教案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年级地理河流3教案”。

2.3 河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概况。

2.举例说出我国内流河和外流河的特征。3.概述我**亲河——黄河的特点。4.学习我国长江的特征。

二、教学重难点

1.读图分析我国河流湖泊的概况。2.了解我国我国黄河和长江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气势磅礴的黄河,风景秀丽的长江,这些河流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河流,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它们的特征。

(黄河)(长江)讲授新课

1、河流湖泊的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00多条。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约2300个。我国秦岭-淮河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冬季不结冰。受地势西高东低影响,我国大江大河大部分流入太平洋,只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印度洋。我国河流大部分位于东部外流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夏季形成汛期,汛期径流量占到全年径流量的60%-80%。

中国河流湖泊众多,这些河流、湖泊不仅是中国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中国的河湖地区分布不均,内外流区域兼备。中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的界线大致是:北段大体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部)一线,南段比较接近于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这条线的东南部是外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河流水量占全国河流总水量的95%以上,内流区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但是河流总水量还不到全国河流总水量的5%。

2、外流河和内流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

内流河特点: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区,这里降水稀少,其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河流进去汛期,冬季河流形成枯水期,甚至断流,即内流河流量小、长度较短、易蒸发中断。

外流河: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

外流河特点:外流河大多分布在季风区,河流水源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我国降水丰富,形成丰水期,由此可见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的影响,即外流河流量大、长度较长、易发生洪涝灾害。

(夏季的外流河)

(冬季的外流河)

(夏季的内流河)

(冬季的内流河)

3、黄河

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主要支流:白河、黑河、祖厉河、清水河、大黑河、窟野河、无定河、汾河、渭河、洛河、沁河、大汶河等,其中渭河为黄河的最大支流。

黄河的忧患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多泥沙; 下游:形成“地上河”,造成洪水灾害。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地上河

示意图)

分析黄河多泥沙的原因:

自然方面: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流速变缓,携带泥沙沉积下来。

人为方面:由于人们对植被的破坏导致黄河两岸水土流失更为严重,所以治理黄河关键是治沙。开发治理黄河的水患应采取的措施:

上游:上游植树造林,建水电站、水利枢纽,进行发电和修渠灌溉。中游:植树造林,重点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下游:加固黄河大堤,防止“地上河”泛滥。4.长江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大河。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的西南侧,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主要支流:汉江、雅砻江、嘉陵江、岷江、大渡河、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长江流域水系)

上游段:约长3500公里,楚玛尔河是长江的北源;木鲁乌苏河是长江的南源,流程较长,水量也较多,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其最长支流沱沱河应为长江的正源。自当曲河口到青海玉树一段称通天河,长813公里,河道较宽,水流舒缓。

中游段:约长1000公里,因流经四川盆地,故俗称川江。从宜宾到重庆,河道颇曲折。自奉节白帝山到宜昌南津关一段,江水穿过四川与湖北边境山区的大峡谷地带,自西至东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统称三峡,全长204公里,滩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自古称为长江天险。

下游段:约长1850公里,江水落差甚小,水流缓慢,江面宽阔,一般都超过2公里,最窄处也有650米。

自四川省宜宾以下始称为长江。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长江中游。中游段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宽阔,流速锐减。从湖口至入海口的下游段地势更趋低平,江面更为开阔。所以长江上游与中游划分界线是宜昌,中游与下游的划分界线是湖口。

(长江上游)

(长江中游)

(长江下游)

长江1998年洪灾的原因:

自然原因:长江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水量大;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平原,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水流不畅。

人为原因: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大增;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减弱对河流水量的调蓄能力。

开发治理长江的水灾应采取的措施:

上游: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兴修水利工程。中下游:退耕还湖,疏浚河道,加固大堤。

五、板书设计

1.我国是世界上河湖众多的国家之一,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600多条,面积在1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约2300个。

2.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内流河;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3.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

4.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大河。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了解黄河和长江的特点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河流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3《河流》【教案】

《河流》教材分析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前两节有关地形和气候学习的基础上,本节教材讲述的是我国的河流。本节教材在了解我国河流概况的基础上,按照不求系......

八年级地理上册2.3中国的河流说课稿湘教版教案

《中国的河流》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主要围绕我国河湖的基本概况、以及我国内外流河 的水文特征和我国河湖与地形、气候的关系而展开的。我国 是河湖众多的国......

2.3河流 教案3(粤教版八年级上册)(材料)

第二节 长江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清楚长江的源地、人海门、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条大河。......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河流》教案

《河流》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我国河流的特点。2.运用我国内外流河分布图,说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 3.能从河流的径流量、水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说出我......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河流湖泊教案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实验初级中学教师:梅芳教学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手段录像机、......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2.3河流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八年级地理河流3教案 上册 河流 八年级 八年级地理河流3教案 上册 河流 八年级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