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进行曲教案_葬礼进行曲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葬礼进行曲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葬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教案

作品分析

《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成熟时期的作品。这首乐曲很有深度,它饱含了一个民族内心的诉说、哀怨、庄严、激情。乐曲创作背景

有一次,肖邦来到法国画家齐姆(1821—1911)的画室解闷。当时,肖邦正为法国传说中的凶神恶煞所困扰,夜里常常做着恶梦,梦见妖魔鬼怪要带他到地狱里去。这种梦境使齐姆想起了画室一骷髅被扮成钢琴演奏者的形象。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肖邦,不料这竟启发了这位音乐家的灵感。晚上,肖邦脸色苍白,目光凝滞,裹着一条被单,紧靠着骷髅坐下。突然,画室沉寂的空气为宽广、缓慢、严肃、深沉的音乐所打破,原来他是在钢琴上创作一首《葬礼进行曲》。这首葬礼进行曲后来成为《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的第三章。1849年10月30日,在巴黎圣玛大肋纳教堂举行的肖邦葬礼上,法国作曲家雷贝尔特地把这首葬礼进行曲改编为管弦乐曲,作为葬礼的前奏。肖邦万万没有料到,他创作的《葬礼进行曲》竟真的揭开了自己的葬礼。

肖邦1849年10月17日在巴黎辞世,巴黎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参加他的葬礼——用莫扎特的《安魂曲》和肖邦自己的《葬礼进行曲》送他下葬。根据肖邦生前的意愿,他的一颗忠于祖国的心脏被送回华沙,葬在华沙圣十字教堂里。

肖邦肖邦的3首奏鸣曲中,在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方面最突出的是《降b小调钢琴奏鸣曲》(1839),其中的第3乐章《葬礼进行曲》,寄托着对华沙起义中为民族解放而献出生命的烈士的哀思,是肖邦音乐中最脍炙人口的篇。

乐曲曲调中低沉的和弦如同丧钟敲响,平缓行进的节奏象征着祖国儿女拖着沉重艰辛的脚步为死难者送葬。肖邦的《葬礼进行曲》不是用悲痛的声音诉说个人的死亡,它是用庄严的语言诉说着国家的灾难。这个爱国的音乐家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旋律中充满着哀痛,这哀痛不如说是悲愤,它不是绝望的哭泣而是号召人民不屈地斗争。

乐曲抒情性的中段仿佛表达了肖邦身处异国对祖国的怀念、沉思、幻想、憧憬和希望,使人产生一种美妙的感觉,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它的旋律就像一缕不断的情丝,时弱时强,若有若无,如梦如幻,钢琴高贵的琴音把人们带进了一个遥远的回忆。那旋律不像是弹奏出来的,倒像是从天际飘下来的丝带。就如同舒曼所说:“肖邦是隐藏在花丛里的一尊大炮。” 乐曲版本介绍 ①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是 20 世纪最受人们爱戴的钢琴大师之一,他特别钟情于演奏肖邦的作品,甚至被称为“肖邦的代言人”。他的演奏打破了人们心目中肖邦作品柔弱缠绵、无病呻吟的印象。正是通过鲁宾斯坦的演奏,人们认识到肖邦作品中充满着朝气蓬勃的生命活力情绪昂扬的丰富内涵。②意大利钢琴家米凯兰杰利是一位极具性的演奏肖邦作品的大师。他不仅把肖邦的作品奏得更加精细,同时带给听众一种高深的境地内涵。他对肖邦作品的演绎努力摆脱前人演奏的套路,大胆探求创新,因此,米凯兰杰利有“音乐哲学家”之称。③英籍华裔钢琴家傅聪。傅聪对肖邦的准确诠释源于他们共有一颗细腻、敏感的灵魂,而且因为都身处异乡,心心相印。傅聪对于音乐的深刻理解得益于他丰厚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积淀。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作品。④近年来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中国青年演奏家李云迪。他演奏的肖邦作品充满了优雅、浪漫的情调和年轻人特有的热情与活力。教学过程 ⒈课程的导入

肖邦的《葬礼进行曲》所表达的深沉的情绪和内容,和天真活泼的中学生的生活与性格相差较远,因此,在欣赏作品之前,需要由教师做一些铺垫。

教师以沉静、稳重的语调简要介绍波兰作曲家肖邦、肖邦的作品和肖邦所处的动荡的时代(具体内容可参考《教师用书》)。

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始终贯穿着爱国性和民族性。中国的过去也曾经有着与 19 世纪的波兰相类似的被奴役、被侵略的经历。这对于我们欣赏和把握肖邦的音乐更容易达到心灵的沟通。引出教学内容《葬礼进行曲》。⒉聆听与分析

这首作品的情绪表现非常明显,因此教师不必有过多的语言讲解,教师以自己沉稳的表情和神态将学生带到音乐的意境中去,要求学生安静地、用心地去听。

听完一遍以后,相信音乐的悲剧气氛会紧紧地笼罩在孩子们的心头。教师在钢琴上弹奏乐曲中段哀婉、抒情的旋律,帮助学生从整个乐曲中抓住那富于歌唱性的旋律和开阔、透明的伴奏织体,并从这单纯、朴素的技术手法中体会到音乐表现的深刻力量。以此加深学生的听觉印象,并鼓励学生随琴哼唱旋律,记忆旋律。

完整欣赏《葬礼进行曲》,提示学生感受音乐的对比和由对比带来的不同的音乐表情。⒊音乐的表现气氛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场地,让学生听着《葬礼进行曲》的音乐,自由地行进并自由地做上肢动作。

教师和学生一起表现。教师用自己优美、舒展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和学习怎样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不要用语言,尽量用有表现力的动作、表情和身段语言去启发学生。⒋乐曲对比和分析

在结束了《葬礼进行曲》沉重的气氛之后,对比聆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边听边请学生做行进动作,提醒学生注意调整自己的精神和神态。

在学生经历了动作上明显的对比表现后,回到座位上,学习旋律和歌曲演唱,并和老师一起分析作品的音乐语言所传递表达的雄壮、激越的情感内涵。⒌教学反思:

音乐欣赏中的“讲解”历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讲什么 ? 讲多少 ? 怎么讲 ? 讲到什么程度 ? 讲少了不利于引导学生的欣赏和理解;讲多了又有可能限制学生的想像,讲得不好更是弄巧成拙、喧宾夺主。因此,在强调尊重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新课程指导下,对教师的讲解这一两难问题更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从这节课的设计来看,关于肖邦和肖邦的作品,教师作简要的背景介绍。

具体到《葬礼进行曲》的欣赏,则想方设法用音乐本身来说话,所谓“语言的尽头呜响起音乐”。

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学习,由于这首歌曲形象鲜明,表现手法简单、有效,学生在听着音乐行进的过程中已经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情绪表现了,那么,老师最后的讲解就可以集中在音乐语言的表情上,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音乐表现的术语,例如同音反复、切分节奏、节拍、旋律递进等,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表情手段的表情意义。

这样的讲解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婚礼进行曲》和《葬礼进行曲》教案

第一单元:进行曲第4课时:《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教学目标:1、了解进行曲这种音乐体裁,对进行曲音乐的特点和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愿 意总结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振奋精......

葬礼进行曲教学设计(通用20篇)

音乐是一种通过声音和乐器演奏来表达情感和观念的艺术形式。总结的语气可以积极向上,鼓励自己或他人继续努力和进步。下面是一些关于创业素质和能力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葬......

葬礼进行曲教学设计(热门21篇)

深入总结我们的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学习或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和进步,增强自信和动力。下面是一些总结的写作技巧和要点,希望能对......

葬礼进行曲教学设计(实用20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找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写好总结还需要我们在字词和句型的运用上下一番功夫。“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典型案例,希望对你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进行曲》教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教案教材分析: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第一单元中的一首必学歌曲,c大调,2/4拍,三段体结构,曲调 流畅,节奏规整,气势宏大,形象地抒发了革命军人对胜利充......

《葬礼进行曲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葬礼进行曲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葬礼进行曲 进行曲 葬礼 教案 葬礼进行曲 进行曲 葬礼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