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 教学设计 教案_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课题1 空气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1空气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教学难点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分。
3.教学用具
(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幻灯片;集气瓶、导管、烧杯、水槽、止水夹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过渡]: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二百多年前,重温拉瓦锡的实验。让我们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问]:分析拉瓦锡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提问]:根据实验原理和老师给你提供的药品、仪器,你能设计出实验方案吗? 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提问]:“你们组是如何得出氧气约占1/5体积的?能不能解释一下?”如果不是1/5,想一想,为什么?
[提问]:能否用木炭、硫、镁代替红磷做实验?
[提问]:你还能设计什么实验来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活动三: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 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原理是: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气压减小,吸入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共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比较后得出最佳方案。学生分工协作,连接装置,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学生描述实验现象;小结并交流成功的经验,寻找并分析失败的原因,组间进行交流。最后得出:这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所以设计实验步骤一定要严密,操作一定要规范。学生利用刚才的装置,将红磷换成蜡烛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不行,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同理可以推知,木炭、硫都不可以。学生分析刚才实验的不足,讨论改进实验,观察老师提供的几套装置,分析改进后的优点。
通过讨论初步学习如何设计方案,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改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提问]:大家用红磷初步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验证空气不是单一的成分,那么各成分的含量怎样呢?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吗? 活动四:建立概念
学生阅读、识记空气中的各成分以及体积含量。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学生积极踊跃地抢答举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清晰地掌握概念。
课堂小结
板书
空气
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二、空气的保护 1.污染物质 2.保护空气的措施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 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② 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③ 初步学会鉴别纯净......
空气环境教学课题设计空气环境教学课题设计目的:1. 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2. 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 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课题1 空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空气的成分,说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 了解混合物及纯净物的概念 知道空气各成分的主要用途2、过程与方法: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
课题1 空 气(第二课时)化学课组:代玲波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一、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中对空气有所了解,知道了人类、动植物离开空气无法生存,他们也知道空气有体积、有质量、有浮力,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但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