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本]最新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12湖心亭看雪教案26_部编人教版九级语文
[人教部编本]最新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3单元12湖心亭看雪教案26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部编人教版九级语文”。
12* 湖心亭看雪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向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著作颇丰,今存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背景链接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2.生难字词
(1)字音
更定(gēng)
毳衣(cuì)
崇祯(zhēn)...沆砀(hàng dàng)余舟一芥(jiè)铺毡对坐(zhān)....余拏一小舟(ná)喃喃(nán)雾凇(sōng)...(2)词义
【更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拏】撑(船)。
【拥】裹着,围着。
【毳衣】细毛皮衣。【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
【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明确: 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的感情;再其次要流畅自然,一是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再跟读。留意文章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明确:全文共两段,第1段写赏雪的具体经过,第2段写在湖心亭的奇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 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听觉来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到湖心亭看雪作铺垫,突出游兴强烈。
3.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 明确: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4.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往?
明确: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理解这个“痴”字?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步骤四 赏析语言 探究写法
1.找出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
“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2.写作特色。
明确:人与景相融合。人与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其精准的感受,体会到隐藏在简单背后的震撼力,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的描写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表现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傲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2.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湖心亭看雪
张岱
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 地点:西湖
天气: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事件:独往湖心亭看雪,看到一幅山水模糊的湖山夜雪图以及在湖心亭的奇遇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注意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字词解释和文义疏通让学生在预习中对照课后注解完成,有疑难小组交流解决,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诗词三首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行路难》(其一)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行路难》(其一)作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其一)。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3)《水调歌头》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中秋词人在密州时所作。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2.生难字词
(1)字音 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歧路(qí)箸(zhù)凄凉(qī liáng)....长精神(zhǎng)宫阙(gōng què)...低绮户(qǐ)婵娟(chán juān)...(2)词义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直】同“值”,价值。【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见赠】赠给自己诗歌。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烂柯人】指晋人王质。【宫阙】宫殿。【归去】回到天上去。【何似】哪里比得上。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自由放声朗读三首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2)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2.朗读节奏划分(1)《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一)品析《行路难》(其一)1.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理解诗意。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2.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3.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夸张。
4.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 心情如何? 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 明确: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极度苦闷、抑郁。停、投、拔、顾。5.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 明确:不是,是想象,是虚写。
6.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李白写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明确: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7.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明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8.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文以载情”,诗歌也是如此,谁能说说这首《行路难》(其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念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品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2.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颈联:新贵得意,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3.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明确: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句的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4.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是哪一句? 明确: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什么道理? 明确: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三)品析《水调歌头》
1.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首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明确:望月、思圆。
2.望月乃写景,思圆乃抒情。词中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明月、青天、酒、“我”、风、清影(实写);宫阙、琼楼玉宇(虚写)。
3.月圆中秋之时,词人把酒临风,形单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的宫阙、琼楼玉宇,虽高大豪华,却住着同样孤独的人,此情此景与词人是何等相似啊!这里可以看出词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明确: 孤寂、苦闷,与“高处不胜寒”的嫦娥同是天涯沦落人。4.齐读下片,体会词人此时的心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 旷达乐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没有离别的悲伤,哪来相逢的喜悦?更何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即使天各一方,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的是同一轮圆月。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词,诗人都是一生坎坷,官运不通,可以说是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但他们都能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时的豁达胸怀。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的文人留给后人的温暖与美好,慰藉着千年来普天下不得意与离恨的人,超脱的灵魂装着美好的东西就会永世活着。
2.拓展延伸 阅读方法小结。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2)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词。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学习它们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湖心亭看雪 教案〖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
12* 湖心亭看雪1.了解作者有关情况,积累文言词语,培养阅读能力。2.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感情,学习白描手法,理解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融于一体的写作特点。1.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九年级上册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
12* 湖心亭看雪【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更定、毳衣”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揣摩文中借助白描手法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