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_综合实践活动完整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完整教案”。
第一单元 人与自我 认识我自己
教学目标:
1.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及不足,树立自信心。
2.能大方地与他人交流,大胆展示自己亮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
3.懂得成长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能关注这一过程并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第一课时 回忆童年
一、谈话导入。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背上书包,每一阶段,都记录着你的精彩。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么?是调皮,还是文静;是大胆,还是内向?
二、描述自己。
1.课前向爸爸妈妈问一问自己小时候的故事。2.请生用一两句话描述自己小时候的形象。
(自己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课后把平时拍摄的照片整理出来,看看自己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奇妙。
三、选择研究主题,并说明选择理由。1.认识自己。2.童年的友谊。
3.学生追星现象调查。
4.也可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 认识我自己
一、谈话导入
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我”的存在。那么,在你的眼里有个怎样的自我?如何塑造一个精彩的自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能进一步关注自我,认识自我,更健康地成长。
二、同伴之间展开讨论,理清研究思路。1.明确研究目标。
2.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 3.从哪几个方面研究自己?
三、完善“认识我自己”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 研究时间: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小组成员与分工: 研究步骤: 研究成果:
四、完成准备工作。
五、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 我的自画像
一、导课。每天都会照镜子,镜中那个你是什么模样?在内心深处,有个怎样的自己?让我们开始学着了解自己,先来画一张“自画像”吧!
二、请生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自我? 1.自己思考。2.全班交流。我的自画像 我的姓名: 我的生日: 我的身高: 我的爱好: 我的性格: 我的本领:„„
三、学生从以上方面给自己画“自画像”。
四、全班交流。
五、总结。
给自己一个评价:
第四课时 他人眼中的我一、谈话导课。
我们已经给自己画了一张“素描”,如果能知道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就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二、提出问题。
怎样才能得到他人对自己的真实评价呢?
(1)学生思考,全班交流。
(2)小结:以诚恳的态度,真诚地与他人交流。
(3)请生说说自己的打算:你准备怎么做?
三、他人给你的评价。
父母这样说:
同学这样说:
好朋友这样说:
老师这样说:
邻居这样说:
四、综合评价,认识自我。
你的优点:
你的不足:
综合评价自己:
五、全课总结。
第五课时 展示我的优点
一、谈话导课。
在你的身上, 一定有不少闪光点, 或是出众的才艺, 或是良好的人缘, 或是超群的口才„现在就展示一下吧!
二、选择展示方式。我的优点是: 我认为合适的展示方式是: 我想在什么时间, 什么场合展示:
三、小结。
通过此项活动, 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第六课时 正视我的不足
一、谈话导入。
有句谚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面对不足,我们要做的是正视和改进,使自己更好地成长。
二、小组交流。
小组成员之间交流各自不足之处,找出共同的不足,交流造成共同不足的原因.三、进行一次采访。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主题: 被采访人:
采访内容小记: 采访后的思考:
四、寻找克服不足的途径。
五、阅读小资料: “怎样克服懒惰”。
六、课后上网查询:克服不足的途径。
第七课时 畅想未来的我一.谈话导课
同学们,你对自己存什么期望和设想?借这个机会,来畅想规划一下吧!二.自己畅想: 我的外貌 我的学习 我的生活 三.交流
和同学们交流,分享美好理想带来的快乐!四.阅读“小资料”励志名言。五.全课总结。
第八课时 制作成长档案 一.谈话导课。二.制作成长档案:
1.讨论:成长档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制作成长档案袋注意的地方:
①成长材料要收全。②分类要清晰。③编号及目录。
三.相互传阅成长档案。四.评价成长档案。五.全课总结。
第九课时 总结与反思 一.谈话导课:
经过以上的活动,我们从体验和学习中有了新的收获,掌握了新知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现在就做一个总结和评价吧!二.交流与展示
1.展示活动中收集的资料。
2.以“名人的成长足迹”为主题,举办一场故事会。3.交流展示学生的成长档案。三.评价总结。
完成“认识我自己”研究过程评价表。四.全课总结。
第二单元 校外生活 小学生假日生活调查
教学目标:
1.从“现象”、“原因”、“结果”等方面对小学生假日生活情况进行分析。2.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途径收集信息,并能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与分布。3.了解积极健康的校外生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学会合理安排自己 的假日活动。
教学重点:目标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快乐,不仅有课堂上紧张的学习,校园里与老师、同学的亲密相处,还有假日里的轻松欢娱、校外社会的丰富多彩。让我们享受假日里的快乐,让我们走出校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节课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学生校外生活。二.研究准备:
1.长长的暑假你是怎么度过的?你在校外参加了哪些活动? 我思考的问题:
①
② ③
2.分组交流、探讨。3.确定研究主题。三.小结。
第二课时一.导课。
二.研究实施:
1.研究活动应如何入手?„„
2.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制定详细的方案有助于活动的有效开展。组内讨论,理清研究思路。3.分组回报。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二.制定研究方案: a.分组讨论 b.汇报。
三. 全班交流,有补充意义吗? 四.阅读p16:方法引导 五.小结。
第四课时
一.导入:
二.调查资料:
1.统计小学生假日有哪些?
(可指导学生自制一张假日统计表)
2.分组讨论,了解小学生假日生活是如何度过的? 3.交流,分享我的“假日生活”。
①回忆自己最近的一个休息日,进行“假日生活素描”。
②和同学们分享彼此的假日生活,通过交流,分析我们班上的假日生活情况。三.小结。
第五课时
一.导入:
二.探讨,研究:
1.了解我们身边同学假日生活情况后,让我们扩大范围,去了解更多同学假日生活情况。
2.读一读:P18 方法引导:什么是调查问卷? 3.小组讨论并设计问卷中的问题。
4.提示: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写上前言,以便被调查对象了解调查 的目标。最后,可写上感谢、祝福的结语。5.制作调查问卷。三.小结。
第六课时 一.导入。
二.整理问卷。
1、整理收集到的问卷,去除部分无效的问卷;对问题结果进行分类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形成简单的问卷分析报告。2.分析报告。
3.分析假日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对信息的汇报,我们对同学们的假日生活有了一些了解,你觉得同学们的假日生活有哪些不理想的地方吗?
4.我认为同学们的假日生活存在这些问题:
① ② ③ ④
5.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假日生活不够理想? 三.小结。
第七课时 一.谈话导课:
通过调查,一方面让我们了解了同学们假日生活快乐的一面,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假日生活的苦恼,怎样才能让假日更充实,更有意思呢?我们来听听大家的意见。
二.分组讨论。
三.提倡科学的假日生活方式: 1.尝试制定一份假日生活计划。
2.提倡合理建议,取得各方关注和支持。四.总结与反思: 1.交流与展示。2.评价与总结。
第三单元 人与自然 昆虫世界探秘
教学目标:
1、提高科学观察及分析比较的能力。
2、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存留并使用地过程性资料。
3、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做好研究准备,激发研究兴趣。
2、选择研究主题,通过对昆虫世界的探索,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了解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研究准备:
1、请生说大自然中最感兴趣的现象。
2、围绕该自然现象,学生提高问题。
三、选择研究主题:
1、出示3个主题供大家参考。
①昆虫世界探秘。
②认识“地震”。
③动物生存之三十六计。
2、确定研究主题。
四、课后小结,布臵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走进昆虫的世界,了解这有趣和神秘的生命。
2、明确研究主题,并实施研究,制定研究方案。教学重点:制订研究方案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学习新识
1、师:昆虫世界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内容很多很多,但我们不 可能一一涉足,想一想,我们可以侧重研究哪些问题? ①昆虫的生长过程。
②昆虫与植物有什么关系?
③是不是所有的昆虫都会唱歌? ④哪些昆虫是资源昆虫? „„
2、讨论交流,确定感兴趣的问题。
3、制定研究方案。(参照课本表格)
4、论证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①自我提问式。②全班讨论式 ③方案答辨式。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外出观察,寻找昆虫的踪迹,提高科学观察的能力。
2、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二、外出观察,寻找昆虫的踪迹。
三、网络搜索,了解昆虫相关知识。
1、网络搜索信息记录表。
2、昆虫知识交流会。
3、制作昆虫档案。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2、学写观察日记。
3、了解昆虫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昆虫的作用。
1、采访一下科学课老师昆虫与植物的关联。
2、昆虫对人类的贡献。
3、没有昆虫的世界将会怎样。
三、活动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举办昆虫图片展,把自己知道的昆虫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2、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项目策划,举办昆虫图片展。
1、“昆虫图片展”策划书。
2、总结与反思。
①交流与展示。②评价与反思。
三、课堂小结
第四单元 社会生活 身边的广告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各种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
2、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的资料。3.能设计公益广告,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一课时
一、导课。
二、研究准备: 1.交流社会现象。2.讨论参考主题。
三、实施过程。确定主题 身边的广告
制定方案
四、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找身边的广告。
2.了解广告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二、找找身边的广告。1.观察记录表。
2.印象最深的广告词。
三、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广告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学会从各种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2.从广告中反思社会现象,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广告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学会从各种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广告长期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 它自身的优点,同时也肯定存在一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广告 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
1.讨论广告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2.随机采访,听大家的看法。3.采访结束,信息汇总。
4.归纳别人的观点,融合自己的想法,概括出结论: 5.面对广告存在的问题,你有哪些看法?
三、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设计公益广告,培养创作能力。
2.综合运用语文,数学知识整理相关的资料。3.培养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品德。教学重难点
学习设计公益广告,培养创作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设计公益广告
1.你准备从哪些途径了解呢? 2.通过了解,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收集到的一些精彩的公益广告语:
4.认真分析收集到的广告语,谈感受。针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设 计一两条公益广告语。
5.班内交流自己设计的公益广告,集体评价。
三、课堂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总结反思活动过程,培养社会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2.培养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品德。教学过程:
一、汇报与交流
汇报的内容
采用的形式
汇报人
二、评价与反思。
三、收获和体会
你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方面是
今后,在这方面做的更好
遇到的问题有 1.策划方面
2.与人合作方面 3.其他方面
第五单元 人与社会 走近志愿者
学习目标:
了解与志愿者相关的知识;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自己的 沟通能力、服务能力;尝试策划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参与志愿者服 务的过程中,培养奉献精神,体验服务他的快乐。实践方式:
设计活动方案;开展专题讲座;实地调查;社会宣传。方法引导:
如何组织“知识竞赛”活动;怎样评价自己 学科整合:
与语文,思品与社会等学科融合。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在参与中学习,体验奉献的快乐。主题目标:
从主题内容出发,遵循以上设计理念,我确定了如下活动目标: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感悟志愿者的服务精神,懂得关爱他人、友爱他人、帮助他人,并付诸实践。
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身边典型的志愿者及感人事迹。
2.调查我们周围需要帮助的人或事并完成调查统计表。
第一课时
活动一:感知志愿行为 1.录像导入
在触动人心的歌曲《爱心飞翔》的音乐中播放爱心天使赵小婷的专题片,引出今天主题班会的关键词——志愿者。在声与画的结合中,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力,更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2.图片拓展。
利用大量的图片如志愿者在奥运会、世博会、汶川、玉树大地震中辛勤服务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知,进一步走进志愿者,深入了解志愿者及他们无私奉献的品质。
3.知识渗透。
让学生交流、思辨:志愿者身上都有哪些闪光的东西?教师及时提炼: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品质:无私奉献,不图回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响亮的口号。
第二课时 活动二: 体验志愿工作
1、走近志愿者。
模仿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请出如皋“爱心邮路”代表来到班会现场与学生交流。在真情互动中,激发学生对志愿者的崇敬,对志愿者的向往。2.角色体验.(1)创设情境:人们期盼已久的新文峰大世界终于开业了,商场中人流如潮。面对新环境,人们肯定有许多的不熟悉。
(2)小组展开讨论:作为志愿者,我们可以为顾客提供哪些服务?
(3)情景模拟,教师参与活动,相机采访。
(4)在配乐诗中提升总结:或许我们没有光芒四射的无穷力量,或许我们渺小而微不足道,但是我们心中有爱。我们相信爱,我们发现爱,我们坚持爱,我们就是爱的传播者。
第三课时
活动三:建立志愿分队 1.问卷调查
各组分发统计表,根据课前收集的信息填写个人志愿加入的小分队。根据填写情况,使各分队成员相对集中。2.部署计划
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织讨论本分队的活动安排,给分队起一个响亮的名字。3.建队宣誓
拉横幅,各小队汇报分队名字及志愿口号。在世博会志愿者主题曲《世界》的歌声中让学生在“我是小小志愿者”横幅上签名。最后大屏幕显示志愿服务的标志和志愿誓词:我是小小志愿者,我谨记志愿者精神,服务他人,回报社会!在庄严有力的誓词中结束本 节主题班会。
4、课堂延伸
主题班会结束后,组织班级志愿小分队按照深入社会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如低碳生活的宣传,科学知识的普及,公共设施的美化活动等,在社会实践中让爱传递,让志愿服务进行到底。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设计目的:1、正值祖国60华诞之际,让学生了解常州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同时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所看所感所想表达出来。2、通过小组活......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我爱我家》教学目标1、体会父母的工作与生活,知道自己应该学会的责任:生活自理,帮助家庭做家务2、关爱父母,主动和父母聊天,创造和谐家庭氛围。3、行动比什么......
第 一、二周 笫一课:学校—我们成长的地方教学目标 认知:1.懂得良好的学校、班级集体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2.知道良好集体的建立要靠集体中的成员共同努力。 情感:1.热爱自己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外出活动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安全意识。2.初步学会多渠道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主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