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苏幕遮》三维目标教案_苏幕遮教学设计周邦彦
周邦彦《苏幕遮》三维目标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苏幕遮教学设计周邦彦”。
苏幕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朗读,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情感,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重点难点】词中独到的景物描写及词中流露的思乡之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荷花,我们都会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中写尽荷花品格的诗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历代文人中吟咏荷花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咏荷佳作——《苏幕遮》
二、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
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和节拍)
3、读出情感。(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词语的抑扬轻重,文句的舒缓起伏)
思考:
1、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2、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思乡之情
四、合作探究
(一)、上片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风荷。
2、这些意象的前面后者后面有一个动词,请同学们找出。
燎
呼
窥
举
3、这些动词很好的体现了景物的意境,请同学们赏析动词的作用。
燎、烧,点燃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
呼、窥:拟人的修辞手法
呼:充满人性化,表现了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窥:把鸟儿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举: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4、王国维认为“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这个评价?
(1)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构造,让读者过目不忘。
(2)这两句用词精炼,“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色勾勒出来。“举”字最为人们称道,它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逼真的写出了荷叶雨后舒展而挺立于水面的勃勃生机,使人眼前浮现出绿荷的动态美。
上片小结:上片写景,词人用这些动词把它们生动的联系起来,整幅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二)、下片
1、在这么美好的景物下,作者产生什么样的情思呢?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的这种情思?
思乡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2、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联系两片之间的感情纽带是哪个意象?
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看着眼前的荷塘美景,此时家乡的湖畔,必定也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景致。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自然过渡到思乡之情。
3、欣赏“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五月渔郎相忆否?”对写法,反客为主
如果说前面的都是写实景,那么最后一句就转入了虚构的梦境描写。思乡情切,以致梦中飞渡,恍若回到故乡,与友人一起小楫轻舟畅游芙蓉浦了。
下片小结:全词以如梦如幻的乡愁乡梦结束。以虚写实,虚实结合。全班有感情的齐读下片
(三)、深化主题
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寄托了其他什么情感?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的向往。全班同学展开想象和联想,有感情朗读这首词。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苏幕遮》
2、阅读赏析“宋代咏荷词两首”(课本51页)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学习目标】1、美读理解词意,体会作者的思乡情。2、学习鉴赏本词的艺术特色。3、有感情地诵读全词。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导入莲......
苏幕遮 教案 (周邦彦) 教学目的:1、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2、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3、诵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苏幕遮》周邦彦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幕遮》(周......
教案33—34课时苏幕遮周邦彦一、教学目标:1、吟咏诗韵,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全词;2、把握景情关系;3、掌握对写法。二、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1121),号 美成、清真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