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教案_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2020-02-27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以及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其危害。了解义和团与清军爱国将士抵抗八国联军侵华斗争。

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本节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正确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评价历史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民族的灾难和屈辱,加强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

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2.2教学难点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的原因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清)丘逢甲(1896年春)

新知介绍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制定侵略中国的“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2)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3)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不积极备战

2、经过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丁汝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鸿章避敌保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性质

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入侵中国而挑起的侵略战争。

4、结果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5、《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6、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清政府极端腐败。

(2)重要原因:李鸿章奉行避战求和政策,采取消极抵抗的战略方针。(一些清军将领贪生怕死,不作抵抗;有些枪炮武器不能使用,在战斗中吃亏。)

(3)客观原因:日本强大,又长期蓄谋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起因

(1)民族危机的加深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直接原因)(2)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了其扩张性。(根本原因)

2、经过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八国联军增派兵力,7月占领天津,随后再次向北京进犯。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的司令部,就设在北京紫禁城内。慈禧太后当天清晨闻讯,携光绪皇帝仓皇出逃。途中,她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分区占领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烧杀: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仪鸾殿(后为怀仁堂),其内藏有珍宝极多。不久该殿即遭焚毁,据称这是偷盗者纵火灭迹。

3.战败后签订《辛丑条约》

三、辛丑条约

1901年,清政府和侵略者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内容和影响如下:

《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列强除了穷凶极恶地对中国敲诈勒索外,还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课后小结

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复习总结和作业布置 复习总结

1.身为中国人,看到这些,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这是大英博物馆 收藏的 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这被认为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该画曾是乾隆皇帝的收藏,在1900年被掠走。1903年该画作被大英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2.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向列强借债情况表

3.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对中外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1)从中国方面看:①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华大规模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②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2)对日本而言,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

(3)对远东局势来说,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4.比较《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 不同之处:(1)两个条约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都规定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但后者割地面积扩大,赔款数目增多,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2)前者规定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便利了英国对中国倾销商品;后者提出新的与前者不同的侵略要求是“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要求,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

原因分析: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对外扩张以扩大市场、掠夺原料为目的;19世纪末,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扩张以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为目的。说明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以商品输出为主,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课堂练习

【例题1】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例题2】1937年7月7日,日本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课后习题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1894-1901年间,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 ②识记《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①能够以学案为载体、分组合作为方......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十二课......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背景、简况、结果和影响。 (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口号、结果和历史意义。......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案 一.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蓄谋侵略中国。 2.过程①日军准备: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反思本课《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12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教学设计 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甲午 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甲午 联军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