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_北师大版全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北师大版全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1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单元教学目标:、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3、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4、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安排了“数一数”等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会乘法的必要性,为理解乘法意义打下基础。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乘法的意义。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用乘法表示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乘法的意义。
2、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枷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教材在“儿童乐园”“动物聚会”等内容中,都设计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教学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越了自己的知识范围,可以存入“问题银行”,在适时的时候进行处理。
本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
课题
数一数一
课时(总第课时)
学习目标、结合数数的具体情景,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过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数连加比较方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难点:
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有多少个熊猫”?、教师出示情境图。
2、想知道一共有几个熊猫?可以怎么数,你是怎么数的,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数的方法?
二、活动二“有多少个o”、教师出示情境图。
2、想知道一共有几个o?可以怎么数,你是怎么数的,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来告诉大家你数的方法?
三、活动三“有多少个方格”、教师出示方格图
2、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
四、活动四“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然后列出6盘、10盘、15盘一共多少个的算式。
2、列出100盘有多少个?你会算吗?能列出算式吗?你有什么感觉呢?
3、智慧老人说: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想知道用乘法怎么表示吗?下节课再学。
课题儿童乐园
一
课时(总第2课时)
学习目标:、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的情境,逐步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算式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算式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过程:
活动一:数一数、教师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用几个几个数的方法,列出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的事物。
2、教师提问:每人发2本练习本,要准备多少本?
3、揭题:连加太麻烦,研究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
活动二:数一数,列一列、示儿童乐园,提出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2+2=8
3+3+3=9;4+4+4+4+4+4=24;1+2+3=63、教师介绍用乘法表示第一算式:
2×4=8,以及它各部分的名称。
4、由学生选择后三个的一个,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5、讨论1+2+3=6?为什么不能列出乘法算式。
活动三:找一找、找一找身边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
2、试一试,让学生独立试做,引导学生说一说3×4中4从哪来的?
活动四:
小结:乘法的意义
课题有几块积木一
课时(总第3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计算积木的块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数排列的物体的个数,列出乘法算式。
3、在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列出乘法算式,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小朋友们玩过积木吗?其实积木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积木中的数学问题。
二、活动一:“有几块积木”、让学生观察主题图;
2、说一说,列一列。
3、为什么这样列?
4、师生小结。
三、拓展练习、练一练“一共有几人?一共有几瓶?”
(1)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再列式,得出结果。
2、填一填
学生填完后全班核对。
3、小狗送信
学生自己独立送信,集体反馈。
4、一共有几人?
先让学生搞懂题意,在独立列出算式,计算,核对。
四、课堂总结,作业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课题动物聚会一课时(总第4课时)
学习目标:、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乘法运算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情景设计)
一、看一看、练一练。、请学生观察教材第8页“动物聚会”图或黑板上的挂图。先在小组内讨论,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再由一个学生回答。
2、评价学生的答案,要求学生列出每个问题的算式和结果,并请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进行运算。
3、评价该生的答案,同时指出正确答案。
二、练一练、说一说。、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页第二部分“连一连”。
2、请一位同学说出自己的答案,并进行评讲。
3、表扬学生,继续引导:6+3呢?
4、先请学生观察教材第9页“说一说”的图画,再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图画的意思,最后独立列出自己的算式。
5、请一位学生说一说2和3的由来。
6、评一评。
7、观察教材第9页第三题,看清题意,提出问题,然后列出算式计算。
三、实践活动、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
2、全班交流。
数一数与乘法练习一课时(总第5课时)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的过程,加深学生的数学意识。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3、初步体验用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各部分名称;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意义;乘法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宣布练习内容。
二、基本练习。
说说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举例子说明。、看图写出加法算式,再写出乘法算式。(略)
2、填空。
(1)4×6读作(),表示()相加。
(2)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读作()。
3、把下列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3+3+3
(2)、7+7+7+7
(3)、9+9+9+9+9
(4)、1+1+1+1+1+1
三、扩展练习。
判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加法计算比较简单。
2、5个4相加得9。
3、3×2和2×3表示的意义相同。
4、4×3只能表示4个3相加。
四、课堂总结。
课题
数松果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从生活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
2、培养孩子迁移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完成对乘法意义的体验,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立“数一数”的数学模型,并运用模型感悟乘法的意义和必要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师:小松鼠在松树林里采了一大筐松果,你能帮他们数一数吗?
二、问题探究
师:哪位同学能帮小松鼠数一数?
.你打算怎样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2.五个五个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3.提问:指着第一堆松果提问,这堆松果有五个,是1个5,一共是5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4.提问:指着第一堆和第二堆松果提问,这两堆松果有两个五个松果,是2个5,一共是10个松果,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5.谈话:3堆、4堆、5堆……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三、体验感悟
.组织学生汇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你有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算式和得数吗?
3.引导学生整理口诀
4.组织学生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四、实践应用
第1题:对口令
.老师说“四五”,同学说“二十”
2.老师说“四五二十”同学说“4×5”或“5×4”
3.同桌对口令,男生女生选代表对口令
完成第2、3、4题和数学游戏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7页
板书设计
数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5×9=45
五九四十五
教学反思:
课题
摘桃子
一
课时(总第2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比赛活动,加强对5的乘法口诀的掌握;通过设置各种具体生活的情景,练习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各种情境设置,练习5的乘法运算,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使学生体会,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关于5的乘法运算。
难点:运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摘桃子,复习旧知。、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图画,叙述题意。
2、引导学生做练习:可是,小猴子不会乘法,需要同学们的帮助。现在老师请两个同学上台帮助这两只小猴。
3、表扬先完成计算的学生,然后变动算式,让另外两个学生上台比赛运算。如此反复几次,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加强他们对5的乘法口诀的掌握。
二、练一练。、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图完成教材第12页第一题。并请一位同学谈谈自己的答案。
2、评价学生的答案,接着引导提问:还有没有其它答案?
3、表扬学生积极思考的态度,并请一个学生谈谈第一幅图的乘法算式的意义。
4、请学生独立完成第13页第2题,并分别说说自己的答案。
5、先给学生一些时间看图,再请一位同学提问,最后他们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答案。
6、评价学生的答案。请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第4题的答案。
7、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乘法的来历,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丰富课堂气氛。
三、练习设计。
四、课堂小结。
课题做家务一课时(总第3课时)
学习目标:、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编制2的乘法口诀,并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小明家今天中午来了客人,吃饭时
该怎样来放筷子呢?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谁来说说怎么来放筷子。
引导学生知道“一双”就是2根筷子。
2).摆一摆
用小棒操作,一边摆放,一边说:一双筷子是2根,二双筷子是4根……
3).
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整理2的乘法算式,4).尝试编出有关2的乘法口诀。
3、练一练).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2).在表中,把1,2,5
—9分别与2相乘,将得到的数画上圈。
3).算一算。
4、游戏
一个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4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8人有几只手,有几个手指?
5、课堂小结。
课题
需要几个轮子一课时(总第4课时)
学习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会用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
编制3的乘法口诀,并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出示主题图,小明在装三轮车的时候,发现了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
辆车有几个轮子?2辆呢?——边说边填表。
二、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用小棒操作,一边摆放,一边说:一个三角形用3根,二个三角形用6根……、填一填
填好得数后,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
2、整理3的乘法算式,尝试编出有关3的乘法口诀。
看一看,想一想,3的乘法算式的得数有什么特点?
3、练一练
用一句口诀来算2道算式。
算一算。
过河。学生独立完成,再校对。
三、数学故事
淘气买书。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故事的情节,独立思考,说说淘气应还给阿姨多少钱。
四、课堂小结。
你是用什么办法来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
课题可爱的小青蛙一课时(总第5课时)
学习目标:、通过比赛活动,加强对2、3的乘法口诀的掌握;通过设置各种具体生活的情景,练习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各种情境设置,练习2、3的乘法运算,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使学生体会,运用乘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关于2、3的乘法运算。
难点:运用2、3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连一连,复习旧知。
.请学生观察图画,叙述题意。
2.引导学生做练习:
可是,哪几只蝌蚪是青蛙的孩子呢?
现在老师请三个同学上台帮助这三只青蛙找到自己的孩子。
3、比一比,谁先到对岸。
表扬先完成计算的学生。
让另外几个学生上台比赛。如此反复几次,尽量多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加强他们对2、3的乘法口诀的掌握。
二、算一算:
每只青蛙吃9只害虫,3只青蛙共吃几只害虫?
三、练一练。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完成教材第19页第一题。并请同学开火车报答案。
2.看图,这座大楼大约高多少米?
3.这辆汽车多少钱?
4.出示第19页的第4题图,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课题小熊请客一课时(总第6课时)
学习目标:、经历4的乘法口诀编制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问题情景的探索,使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连加算出得数,编制4的乘法口诀;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记忆口诀,使学生会用口诀解决问题。
3、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4的乘法口诀的得出与掌握。
难点:熟练运用口诀完成表内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小熊家的红果树丰收了,他要做成糖葫芦,一串4个,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谁能帮帮他?
2、板书课题。
二、问题探究。、一串需要4个红果,两串需要多少个?3串、4串……呢?
学生一边数数一边填表。
2、能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制出口诀吗?
3、组织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全班汇报
学生独立列式,编制口诀。
教师板书
4、谈论总结熟记口诀方法。
三、实践应用。
“说一说”“连一连”
学生组内练习。
独立完成连线任务。
板书设计:
小熊请客
小
红果有几串
红果有几个
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家学内容: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单元教材分析: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
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一)、长度单位(4课时左右)(二)、100以内的加、减法(二)(13课时左右)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
分苹果教学目标1.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探究新知。1、多媒体出示"小熊开店"的动画情景。2、今天小熊的超市开张可热闹了,店里的商品真是样样齐全,还有小朋友门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