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泥塑教案_泥塑人物肖像教案

2020-02-28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人物泥塑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泥塑人物肖像教案”。

《生动的泥塑人物》教学设计

美术学 王辉

一、设计说明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是古代人类文化智慧的结晶,具有很多的艺术性,它蕴含着深厚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泥塑历史悠久,分布比较广泛,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各地的泥塑文化异彩纷呈,具有强烈的地区特色和丰富多彩的艺术体系,在世界泥塑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现力。

2、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2、(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六、教学过程

1.设问式趣味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一件老鼠偷油或其他主题的糖塑作品图片,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猜猜是什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出吹糖人。

2.赏析民间传统泥塑作品的动态,体会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

(1)用动作模仿表演,感受观察,体味人物运动特点、动态特征。

让学生想象、模仿表演吹糖人吹糖时的动作,并进行观察,吹糖人的五官及身体动态特征,探讨归纳出:五官特征为鼓出的腮帮子,全神贯注的眼神等;饱满的身体,紧张用力的四肢等等。

(2)欣赏艺术家的泥塑作品造型特征,初步学习艺术家泥塑表现人物动态的造型方法。

多媒体先出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作品,对比学生的动作模仿表演,对比观察动态特征结果,进一步赏析、观察半蹲吹糖人的动态造型特征:整体如一充满气的圆球;重点观察艺术家对五官、身体、四肢的细部写实刻画。让学生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

继续出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学习艺术家对直立人物不同姿态的泥塑方法。对比感受直立人物的不同姿态特点,观察人物头部、身体、四肢的细微变化,从人物比例、不同身体姿态、表情、衣服、五官去观察。

3.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基本方法。

出示制作过程图例,让学生观察制作方法。教师可演示制作过程,让学生看清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身体四肢用泥片卷成衣服外套包裹而成,并注意让学生观察头部和身体的衔接方法。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也可大胆启发学生用自己实践的方法进行捏塑。

4.探究学习泥塑人物动态稳定性的方法。

教师出示不易稳定的泥塑人物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表演体验、实践尝试、小组合作等方法探究学习。

(1)想一想, 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

学生探究一:稳定的动态本身就很容易用泥塑表现。让学生寻找哪些动态是很稳定的,如坐、蹲、直立、倒立、睡、躺、趴等身体呈垂直或水平线时较稳定。

如身体倾斜时,手脚的张开或支撑地面时会较稳定。

(2)注意泥塑时人物身体的稳定性。

学生探究二:实践演示泥巴上下用量的多少与稳定有关。如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

学生探究三:演示不稳定泥塑人物,让学生探究怎样放稳。也可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5.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启发学生进行主题创作。

(1)多媒体欣赏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儿童各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儿童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

(2)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的动作瞬间,进行创作构思,可选几位构思好的同学演示自己想表达的主题动作。

(3)教师对泥塑创作方法作进一步深入指导:创作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要求。

6.学生给自己的泥塑作品定好主题,稳定的表现动态,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作品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可独立完成一件作品,也可几人合作完成一组人物群像。

7.写上作品主题标签,展示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

评价建议:

(1)能否抓住动态特征表现主题。

(2)能否将动态稳定地表现出来。

(3)能否将身体与头部、四肢粘接固定。

(4)能否尝试五官、手脚、服饰细部的修饰,保留手捏质感。

(5)是否对捏塑人物感到兴趣。

8.收拾整理:将剩余的土回收至桶,桌面擦干净。注意抹布、竹刀及碎土不要直接在水池清洗,可先在水桶内洗,最后在水池冲洗,以免泥浆、泥块堵住水管。作品每个部位结合处要特别粘紧,在专用教室通风处风干,注意不要碰坏。

作者:朱钰琦 时间:2012-04-25 20:00:25

一、教材分析

1.本课是人物动态造型表现课,学习、赏析泥人张等艺术家的泥塑艺术作品,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动态美,引导学生用动作、体态表现自己的情感,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儿童的动态美。

2.整个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泥塑人物写实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泥塑作品表现运动的艺术形式,对人物动态的审美感受,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兴趣。教科书展示了中国民间艺人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的《吹糖人》这一优秀的泥塑作品,表现了儿童喜爱的“吹糖”民间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吹糖人蹲着吹糖时的五官、身体四肢的动态特征;同时通过欣赏泥塑作品《母与子》、《好喜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不同站立人物的动态变化特点,让学生观察直立人物动态的丰富变化,对泥塑具象写实表现人物动态的形式有一定的认识。通过赏析,让学生了解人物运动特点,激发学生用泥塑来表现丰富生动的动态美。

第二部分通过泥塑人物的制作步骤图,使学生了解泥塑人物的表现方法,探究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形式表现,注意泥塑人物身体的稳定性。探索并启发学生用泥块、泥片等捏塑方法,怎样可以较容易地表现人物美好动态;并观察同龄学生的人物泥塑作品,感受不同主题的儿童形象的动态特点,启发学生完成一件儿童动态的塑造。

3.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独立完成人物动态塑造,也可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人物群像;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可表演体验,可实践尝试,使学生学得主动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通过观察人物的躯干、四肢、头部的动态变化,来感受认识、学习人物动态变化的一些规律和特征。

2.通过观察人物动态,用捏、摆泥及欣赏人物泥塑作品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分析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条、泥片、泥块等捏塑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人物动态的美好瞬间,来适当夸张表现人物动态,学习人物动态的泥塑造型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人物动态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人物的兴趣,提高对人物动态的审美能力,用动作、动态表现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人物动态,提高对人物动态的观察力、立体造型表

现力。

难点:用泥塑的方法,稳定表现人物动态。

四、课前准备

1、(学生)泥塑基本工具一套,水桶每小组一只,工作服或围裙袖套。

2、(教师)泥塑基本工具一套,作品展示台,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复习导课,巩固知识

(1)请学生回顾回答:制作陶泥作品的基本技法有哪些?(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2)教师小结:制作陶泥作品时用到捏、揉、搓、压、切等方法。(3)揭题。(板书课题)

2.赏析大师作品,学习泥塑人物

(1)课件展示吹糖人的真实照片(图一、二)和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

人》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并回答: A.吹糖人的姿势动作是怎样的?(图一)B.吹糖人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图二)

C.张兆荣的这件作品抓住了吹糖人的哪几个特点来表现的?

图一 图二

泥人张第二代传人张兆荣《吹糖人》

(2)教师小结:吹糖人在吹糖时以蹲坐的姿势,并且微微张开双臂;因为吹糖而鼓出的腮帮子,眼神全神贯注地盯着正在吹的糖。张兆荣的这件泥塑作品正式抓住了人物的这几个特点来塑造的,所以非常的形象生动。(3)欣赏泥人张的作品并简要介绍泥人张的相关知识和作品特点。

泥人张是近现代天津民间彩塑艺术世家的俗称。泥人张彩塑一般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等,艺术手法写实,造型准确入微,形象逼真传神。

(4)课件展示刘士铭《母与子》、卢波《好喜欢》的泥塑作品,进一步让学生欣赏动态人物的生动性,思考回答: A.作品中的人都在做什么?

B.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都是什么样子的?

刘士铭《母与子》 卢波《好喜欢》

(5)教师小结:《母与子》这件作品中母亲用双手扶着小孩子的脸,小孩子喜笑颜开,非常的开心。《好喜欢》这件作品中中间的这个人两腿分开站着,双手高举敲着锣,旁边的两个人在随着节奏扭秧歌,姿势非常的优美,从他们的笑脸中可以看出来他们非常的喜悦。3.探讨人物的哪些动态可以用泥塑来表现。

(1)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思考回答:人物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泥塑人物来表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人物动态线的简笔画示范)(2)课件出示各种类型的人物动态照片进行小结:体育运动、表演、劳动、生活等等各种主题中都有适合用泥塑来表现的动态。

体育运动类:

表演类:

劳动类:

生活休闲类:

4.探讨泥塑人物动态的稳定性

(1)出示两个泥人,一个站不住一个站的住,让学生思考回答:

A.为什么其中一个站不住?(脚太细)

B.有什么办法能让它站得住呢?(加粗腿部,或者添加底座)

(2)课件展示稳定泥塑人物动态的方法并进行小结:泥塑时,腿部可适当夸张,加粗腿部,下大上小些,泥塑人物容易站稳;还可以贴加底座稳定人物或者用添加辅助物支撑的方法,使人物动态稳定。

加粗腿部

添加底座 互相支撑

5.欣赏学生作品,启发创作思维

(1)课件展示儿童泥塑人物作品图片,让学生感受儿童各种有趣的或天真活泼或夸张的动态,体味儿童泥塑的稚拙美,激发创作。

提问: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从表情、动态姿势、服饰细节等方面进行巩固)

6.教师示范,学习制作步骤

(1)课件展示泥塑人物的制作过程图例,讲解制作方法。

(2)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头部捏塑成球体并进行五官头发的刻画;头部和身体四肢的衔接方法,在衔接部位用竹刀或牙签刮一刮粗糙,再蘸用泥浆水衔接;头部和身体的衔接可以插牙签稳固。

1.制作头部和五官 2.将头部与身体组合

3.制作腿脚 4.将四肢与身体组合

7.构思主题,尝试制作

(1)要求:小组合作,确定主题,分工合作,完成一组群像。

(2)注意事项:A.适当地夸张表现动态,制作时注意泥塑身体的站立要

稳定。

B.表面不必光滑,宜尽量保留手捏的率真质感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造过程中,播放不同的泥塑人物的形象,让学生欣赏借鉴)8.作品展示,分享创作快乐

挑选出色的作品,集体观摩,教师评价鼓励,学生自评。9.

泥塑教案

运城学院教案 美术与工艺设计系(部) 2017 - 2018学 年 第 一 学 期教 研 室 名 称 设计教研室 课 程 名 称 雕塑人像 课 程 代 码 课 程 类 型 考 试 授 课 教 师 周 霞 职 称......

泥塑教案

泥塑教案(2课时)教学目的:通过泥塑一课,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制作方法,并能制作完成一些简单的泥塑作品。重点与难点:泥塑的塑造和泥塑骨架的制作。 教学准备:泥巴、范作二件。 教学......

泥塑教案

第四课 用泥造型丹阳市后巷实验学校郭建华一、学习目标1.通过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雕塑艺术有更为形象的认识,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理解雕塑三维实体的艺术特征。2.感......

泥塑教案

泥塑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应知:初步了解泥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泥塑艺术的特点。 (2)应会:尝试运用揉、捏、剪、挑、压、粘、贴等方法,塑造一个自己喜欢......

泥塑教案

《泥塑——民间传统艺术》教学设计围场县第四小学王静宇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且历史悠久的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主要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泥塑......

《人物泥塑教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人物泥塑教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泥塑人物肖像教案 泥塑 教案 人物 泥塑人物肖像教案 泥塑 教案 人物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