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动教案_四级英语教案
四年级劳动教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级英语教案”。
第一课 贴画工艺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能够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贴画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小组交流评比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制作贴画的步骤和技术要点。教学难点:贴画的构思、设计与选材。教学过程:
1、交流课前搜集的贴画作品,以开阔眼界。
2、讨论选材,结合范例弄清所选的材料应符合设计内容的需要。
3、指导设计样稿和制作步骤,要明确打算制作什么,用什么材料,需要什么工具,分几步来完成。
4、讲清注意事项,如突出主体、设计草图不必过细、材料本色和装饰色的搭配等。
5、组织展示评价。制作贴画的一般步骤:
1、选择和搜集材料。
2、结合材料创作画稿。
3、把画稿誊印在硬纸板上。
4、在纸板相应的位置上涂胶。
5、精选材料进行粘贴。
6、用颜料等进行装饰、点缀。
7、剪裁、装帧等作最后的整理。
第二课 废弃材料小制作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自行设计、制作简单的工艺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手脑并用的实践中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教学重点:废弃材料的制作方法和制作要点。
教学难点:合理把握原材料的形状、颜色、质地等进行设计。教学过程:
1、课前收集废弃材料并准备工具。
2、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栏目,让生开阔眼界、打开思路,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形成渴望动手实践的内在动力。
3、通过做一做栏目中作品的制作过程,使学生体验劳动的艰辛,提高技术素养。
4、鼓励学生广开思路,利用拓展学习栏目,启发学生用其他废弃材料制作出富有生活情调和观赏价值的小工艺品。制作的一般过程:
1、准备材料和工具。
2、画草图。
3、划线下料。
4、制作作品。
第三课 木制玩具
教学目标:利用木材的边角余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作品,体验木工制作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够丰富知识、初步掌握技能。
教学重点:
1、木工部件连接的几种方法。
2、钢丝锯和砂纸的使用方法。
3、简单图纸的绘制和拓印。教学难点:木工制作的设计。教学过程:
1、教师先示范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习木工部件的连接方法。
3、设计图样并拓印到木版或三层板上。
4、沿轮廓线用钢丝锯锯锯开。
5、用砂纸打磨毛刺后,拼插组合。
6、充分鼓励作品接口严密,打磨平滑的学生。
第四课 橡筋赛车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橡筋赛车的简单工作原理,懂得橡筋、螺旋桨等零部件在小车行进中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科学知识,提高技术意识。
教学重点:赛车的制作与安装。教学难点:配套材料的选择。教学过程:
1、教师帮助学生选择配套材料。
2、为了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师要设计自主学习的方法,启发学生在实践中探究。
3、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小车各部件的作用及影响赛车速度的因素,启发学生讨论并提出新的设想。
4、提倡团结协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
第五课 实用绳结
教学目标:通过规范几种结绳的方法,学习几种绳结技术,使学生掌握和提高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使他们了解平凡的劳动中也有发明创造。教学重点:正确选用绳结,综合运用绳结。教学难点;结绳的路径正确,松紧适当,整形规范。教具:绳。教学过程:
1、利用学生已知的结扣,学习与之相关的较复杂的结扣。
2、用识图法学习新结是有难度的,教师熟练简单地示范给学生。
3、初步学会后,让学生反复练习。
4、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第六课 艺术绳结
教学目标:艺术绳结又叫中国节,是我国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的统称。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线绳编织的技巧,感受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深厚内涵,体会用自己双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感受。
教学重点;
1、“压”、“穿”、“回”、“挑”等基本编结方法。
2、“宽松编织”、“均匀抽紧”及“合理整形”等基本步骤。
3、看懂编结步骤图。
教学难点:灵活掌握各种编结的方法和步骤。
教具:镊子、大头针。教学过程;
1、从“什么叫中国结”引入。
2、欣赏实物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从“吉祥结”的边结法入手,引导学生感受编结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体会最难掌握的“抽紧”、“整形”。
4、拓展“草花结”。
第七课
研究手电筒
教学目标:通过对手电筒的拆卸、组装等“研究”过程,是学生初步建立电子元器件符号和电路图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路构成的四个要素,把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向理性的方向推进一步。通过拆装手电筒,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四种电子元器件符号。
2、“基本”电路图(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围成)。教学难点:手电筒拆卸和组装。教具:手电筒、电池、导线、螺丝刀等。教学过程:
1、拆装手电筒,把电池取出,小灯泡卸下来。
2、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光。
3、对照拆开的手电筒实物,引导学生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的画法。
4、用符号代替实物,把刚才灯泡发光的“电路”画出来。
5、在学生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师用一块较大的“电子实验板”与电路图进行对照总结。
6、教师明确指出,电池的正负极不能用导线直接连接,否则将使电能迅速耗尽。
第八课 制作闪光灯塔
教学目标:
本科在“研究手电筒”的基础上,对“开关”做了一次“升级”,又与纸工结合完成趣味作品,把复杂的事物简化到手工制作,这对学生的求知探索是很大的鼓励。对学生将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教学重点:
1、“频闪开关”的原理。
2、圆台式塔体等部件的制作。教学难点:闪光灯塔的制作。
教具:小灯泡及其灯座、电池2节及电池盒、导线、灯塔模型组件、纸板、铝箔、胶带纸。
教学过程:
1:制作滚筒组件
把铝箔剪成约1厘米的条形,留出相等的间隔空隙,用双面胶带纸将铝箔贴到筒表面上。
2、初步安装电路
(1)把导线两端3厘米长的塑料包皮去掉。
(2)参照手电筒电路,用适当长度的导线分别连接小灯泡、电池和“开关”。
3、做塔身
(1)用薄纸板做一个大纸筒,把它用胶带纸固定好,用来做塔身。可用笔在塔身绘出图案。
(2)旋紧在灯口上,用胶带纸把灯泡和灯座固定在灯塔塔身顶端,把透明的小灯塔罩盖到灯泡上,并用胶带纸固定好。
4、组装
将滚筒支架、电池盒、灯塔塔身分别固定在底版上,连接电路并把电线整理到隐蔽处,再用颜料美化整体,闪光灯塔就完成了。
第九课 雕刻练习
(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感知雕刻技术,能独立完成一件雕刻作品。通过体验和探究,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教学重点:雕刻的基本步骤和要点。教学难点:行刀的准、匀,收刀要慢、稳。教具:
块状的蔬菜、刻刀、图纸、宣纸、墨水、颜料、印泥。教学过程:
1、教师请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一些刻印资料,加深对雕刻的感性认识。
2、教师讲解示范行刀方法(拇指、食指紧紧捏住刻刀,中指抵住刻刀,无名指抵住印章,小拇指掌握平衡。左手随右手行刀而转动印章)。
3、在掌握行刀要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操作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
4、通过作品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辨别阴刻和阳刻。
5、展示评价,对作品的独创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并且让学生谈谈刻印的过程和感受。
6、同学之间互相比较,看谁的作品图案线条完整、清楚、整洁。
注意!
1、雕刻时要格外细心,用力均匀,下刀要准。
2、使用和放置刻刀,要特别注意安全。
第十课 缝制小围裙
教学目标:
通过缝制小围裙,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过程和相应的制作方法,并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通过对作品的具体评价,培养学生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综合评价意识。
教学重点:小围裙的制作步骤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平针针法。(从布料背面穿针,拔出针后,再从布料正面穿针,针距0、4~0、6厘米。教具:
各种布、缝线、剪刀、针、粉笔、糨糊。教学过程:
1、展示让学生课前收集小围裙的样式、材料和制作方面的资料,以加深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2、缝制围裙的步骤;(1)画出草图。确定要做的围裙的外形,然后画出草图。(2)裁剪。先画图,然后沿线剪下。(3)用平针针法,先沿布边向背面折1厘米宽的卷边,压实后,用平针缝。(4)缝上裙带。
3、评一评,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对于缝制平整、牢固、美观和设计制作有新意的学生要充分鼓励。
技术要点:腰围的二分之一加3厘米可做围裙的长;腰到膝盖的三分之二加三厘米可做小围裙的宽。
注意事项:学生穿针引线时容易刺伤,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而且要采取“控制距离”的有效措施。
第十一课 设计制作小挂饰
教学目标:
通过一个小挂饰的设计与制作,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步骤和相应的方法。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初步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制作小围裙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教学难点:小挂饰的图样设计及下料。教具:
卡纸、绒布、线、纽扣、棉花、丝带、针、剪刀、尺、粉笔、顶针。教学过程:
1、观察“看一看”栏目中的照片,使学生对小挂饰作品产生感性认识。
2、操作方法(1)先设计并勾画出图形,作为样板。(2)按样板将图描画在绒布上。画两只,一正一反,然后把布样剪下来。(3)把两块布样相对重叠,用平针法缝合。选适当的部位留一小口。(4)从预留口把布向外翻出,塞入少量棉花,厚度要均匀。(5)用锁边针法沿边缘缝合一圈。(6)缝上纽扣做眼睛,再在适当部位缝上丝带。
3、评一评。看看谁的作品针法均匀,造型美观。注意:妥善安排座位,保证穿针引线的安全距离。
第十二课
研制地震报警器
(2课时)
教学目标:
普及地震知识,提高抗震减灾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探索简易报警器的设计方法体验设计、制作过程。
教学重点:研制报警器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报警器的步骤和过程。教学过程:
1、让学生看报警器的图,并讲解说明。
这种仪器叫地动议。它是张衡发明的。主要由拾震器、放大器、记录器三部分组成。
2、制作简单的报警器。
(1)、选一张硬卡纸、按照先画图、后裁剪、再粘贴的顺序制作1、2两图。(2)、把两部分组合成后,在圆锥的顶端建一个“小平台”。
3、在小平台上放一只玻璃球。
第十三课
塑料棚栽培(2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塑料棚栽培的一般知识,了解室内温度调控与作物生长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农业科学,并感受农业工作创造性劳动的艰辛与伟大。教学重点:塑料棚栽培的过程 教学难点:塑料棚栽培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怎样使土壤疏松不板结?
2、怎样控制温度、湿度?
3、怎样施肥和浇水。
二、学习这些资料。
第十四课
无土栽培试验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无土栽培是当今种植业的一项重大改革,尤其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蔬菜、花卉的生产、种植都采取了工厂化的措施、摆脱了大自然的束缚,通过无土栽培盆花,促进了学生对现代化种植业的了解。教学重点:无土栽培的过程。教学难点:无土栽培的方法。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准备无土栽培花卉盆钵。
2、准备无土栽培的花卉。如:文竹、一串红、绿萝、吊兰等幼苗。
3、栽种。将花苗分别栽于盛有基质的盆中,倒入清水或营养液。
第十五课
学做凉菜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凉拌菜是家庭生活的传统菜,而且种类、口味众多,制作方法也很有特色。通过制作凉拌菜,使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提高学生参加家务劳动的自觉性,更加热爱生活。教学重点:制作凉拌菜的方法。教学难点:制作凉拌菜的过程。教学过程:
1、让同学们看看这些凉菜需要什么主料。
2、说一说自己制作凉菜的过程和原料
需要的主料是最拿手的凉菜是: 需要的主料是: 需要的辅料是: 需要的工具是:
制作的过程是:先,再,最后。
3、互相学习交流学习。
第十六课
创作果盘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水果拼盘是家庭菜桌上深受大家喜欢的菜肴,并学会基本的设计制作方法。通过这一实用技艺的操作练习,培养学生动手的教学重点: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教学难点: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分小组制作水果拼盘
1、根据现有材料,设想水果拼盘的造型,并画出设计草图。
2、需要哪些工具,请提前做好准备。
3、细心切削、创意摆拼,分工合作。
4、再取个有意义的名字。
二、评价
1、分组自评后,派代表介绍,并按评价内容打分。
2、评出全班最佳作品。
3、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并畅谈感受。
第1 课大公鸡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二、教 学 重 难 点: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三、教(学)具:彩泥。四、教学过程:1、导入: 大......
新丰二小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1.钉 纽 扣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缝技巧。 2.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并学会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第一课 身边的技术教学内容:通过妈妈带着孩子了解办公室的技术这个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技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离不开技术。并知道进行社会调查可以学到好......
2010-2011学年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第一课:煮面条一、教学目标。1、学会自己动手煮面条。2、会给面条配制调料。3、养成自己动手做家务的习惯。二、教学重点。 学会自己动手煮......
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劳 动 教 案我会自己做1、洗内衣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洗内衣的主要步骤,知道不同质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涤方法,还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2.认识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