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时分秒_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时分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年级数学时分秒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9~20页的内容。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用估算解决问题。首先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体现口算方法多样化。接下来再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方法,自主探索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最后教学用估算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习估计的策略和方法,体会估算时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估算,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建议
1.通过迁移类推学习新知识。
教学中应注意复习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等知识,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迁移类推学习类推学习新知识。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在教学时,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也要适度地给予帮助。
3.加强方法指导,培养估算能力。
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创造性活动,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因内容而定,因实际情况而变化,往往带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课时安排 共计6课时。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0页例1。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4+9
35-20
98-90
78+9 通过复习,导入新课的教学。
二、新课教学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9页的情景图,让学生看看能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消息? 学生汇报:一至六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
(3)这个算式如何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
①可以把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②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64+5=2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69。
③也可以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解决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学生独立列式:39+44。
(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4)交流进位口算方法。
①先算39+40=79,再算79+4=83; ②先算30+44=74,再算74+9=83;
③因为30+40=70,9+4=13,所以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15+65=
18+26=
学生先独立口算,然后开火车口算校对,并说出算法。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
引导学生列式并计算,说出算法,小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2。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讨论,使学生构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口算。
2.经历解决口算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口算下列各题,导入新课的教学。
34+8
32-10
3+7
61-60
42-20
15+30
60+4
88-80
二、新课教学
教师出示教材第11页例2,让学生阅读,看一看李老师和刘老师带着同学们在去往世博会的路上讨论什么?
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48元。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学生: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先算65-50=15,再算15-4=11。
师生小结口算思路:把减数看成是整十数和一位数的组合,先减去整十数、再减去一位数。
学生完成后,教师接着问: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先算65-40=25,再算25-8=1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对比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位数减两位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不同点:65-54是不退位的减法,65-48是退位的减法。注意: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尝试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小组交流完成。
三、巩固新知
说一说算理。
76-45=
58-44=
81-37=
90-74=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体会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教学难点
理解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理。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期间,是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的第53届世界博览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7308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我们今天就走进世博园,看看那里的纪念品商店正在卖什么?
二、新课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例3,让学生根据内容提出一些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发现信息,提出问题。信息:上午卖出了380个“海宝”,下午卖出了550个“海宝”。问题(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问题(2):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1.解决问题(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1)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2)用竖式计算(见教材第14页)。指生板演,观察不足。
教师点拨学生: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哪一位上的结果如果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教师板书380+550=930的计算过程,故意把百位上答案写成8,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错误后,及时追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
(3)比较提升。
教师让学生观察口算和笔算,了解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反馈。2.解决问题(2):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教师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怎么列式?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计算。(1)列式:550-380。(2)交流算法。
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师板书笔算竖式(见教材第14页)。小结:竖式计算减法,从个位减起,遇到不够减的从上一位退一当十继续减。如550-380,个位相减为0,十位不够减,从百位上借1,则十位上多了10个十,加上原来的5个十,是15个十,减去8个十,十位上为7,同时百位上退1后剩下4,减3,为1。
追问:为什么百位上是1?
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推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并说一说算理。
四、课堂小结
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上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2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例4。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估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这些数接近哪个整百数? 196
387
518
221
学生汇报:196接近200,387接近 400,518接近500,221接近 200 通过练习,为估算教学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阅读与理解。
教师展示教材第15页例4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再说一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学生阅读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要求。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信息:巨幕电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2.分析与解答。
六个年级的同学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估计过程。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221+239得多少呢?
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教师引导学生调整估算方式:把221看成220,把239看成230。
221>220,239>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坐不下。教师指导分析估算过程和结果。3.回顾与反思。
通过估算,我们利用看到,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不下。小结: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4.巩固与提高。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按时引导学生参照前面的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反馈展示:196<200,226<230,200+230=430,430<441,坐得下。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三、知识应用
1.完成练习三第5、6题。2.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整千数。
1005>()>998
2889<()<3060
7010>()>6997 3.选一选。
仓库里有712箱货物,已经运走了358箱,剩下的货物用这辆卡车能一次运走吗?以下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
四、课堂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估算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取整十或整百的方法进行估算。
五、布置作业
第18页练习三第11、13题。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万以内数加法和减法算理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随着希望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起去野外玩一玩,不过我们需要解决旅途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相信大家一定做的很好!
二、新课教学
1.温故旧知。
(1)准备运动,口算下列各题。
全班回答:4+7=
15-8=
6+9=
13-7=
个别抢答:56+24=
89-27=
650+350=
500-140=(2归纳知识点。8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①请你仔细观察下面各题哪里出错了,并改正过来。
340+580=830
800-430=370
63+36=27 ②归纳总结口算加减法应该注意的地方。
我们在计算中经常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忘记进位“1”、忘记退位“1”、抄错符号。计算时最好先估算一下,这样就会减少错误。
2.巩固知识。
(1)第一关:计算。83与73的和是多少?
最小的四位数减去810,差是多少? 学生上台板演后,教师让学生评析。(2)第二关: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4+52=
18+66=
34+53=
47-38=
320+630=
450-290= 投影学生作业,评讲。(3)第三关:解决问题。
完成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第4、7、8题。
第4题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用眼卫生教育。
第7题和第8题都是让学生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估算方法,体会估算的价值。
三、课堂小测
口算抢答下列各题。
19+83=
58-16=
670+40=
600-44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9页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
1.教师出示第19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52+35
86-34
47+33
23+69
62-18
70-26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
完成第20页“练习四”第1题。
同桌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们互相评价。
二、基本训练
1.练习“整理和复习”第2题。
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第2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完成厚意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2.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三第6题。
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技能训练
教材第19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
课件出示第3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聪聪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然后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四、复习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20页“练习四”第3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共3篇)由网友“无豆可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
《时、分、秒》教案华溪永丰小学许平花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3.通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案范例教案:秒的认识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