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氟病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_word发布文档教案
地氟病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word发布文档教案”。
靛山小学地氟病防治
六
年
级
工 作 计 划
二O一O年三月
靛山小学地氟病防治工作计划
三年级 2010年9月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较严重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病流行区。当地煤炭的含氟量高,人们烧的土煤灶没有烟道通到室外,含氟量很高的烟气散发到室内,被人体吸入后,引起氟中毒。严重的地氟病病人胳膊伸不直,头不能左右摇摆,甚至瘫痪。
地氟病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而且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地氟病的防治,更是关系全县病区人民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搞好改炉降氟工作是保障六枝特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病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更是体现党和政府对病区人民身体健康的关心,落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
作为学校单位,是搞好地氟病防治宣传的主阵地,根据上级各部门的安排布署,根据学校安排意见,结合班级实际,我班特拟定以下工作计划:
1、9月份在学校燃煤地氟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学校燃煤型污染氟中毒防治工作,确保燃煤型地氟病防治项目工作在班级顺利实施。
2、全面完成地氟病现况的调查工作。10月份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学生对学校所处周边三个村的地氟病防治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儿童氟斑牙检查、成人氟骨症患者调查、病区村农户基本情况调查等。
3、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地氟病相关防治知识。11月份通过培训使教师对地氟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100%。
4、对学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12月份根据上级发放的地氟病防治教材,用地方课程开设地氟病防治知识课,教师要备课,上好课,把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保证人手一册。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扎扎实实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使改炉降氟政策、降氟炉灶使用方法、地氟病危害及防制知识等覆盖到病区广大群众中去,切实提高防治能力。
同时,印发《地氟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改炉改灶预防地氟病》等宣传资料,发放到了每一位学生手中,由学生带回家进行宣传,确保家喻户晓。《改炉改灶预防地氟病》等宣传资料
地氟病对我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威胁由来已久
全年完成110万户改炉改灶,病区炉灶改良率达98%以上,西部大研发十周年之际——
焦点提示
地氟病,一种古老的疾病,在20万年宿世活在我省的桐梓人的牙齿儿化石标本上,考古学家就已经发现了氟斑牙遗迹
地氟病损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影响着我省的研发和经济社会形态的发展提高贫困地域人民的健康程度,最终使得公共卫生与社会形态经济协调发展,良性循环,是构建社会形态主义新农村,配备布置装备摆设调和社会形态的重要内容
随着西部大研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卫生政策的调整,中央加大了对西部地域的转移支付力度,我省地氟病防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2008年开始,贵州地氟病防治实现重大冲破,省政府作出打一场地氟病防治歼灭战的重大决议计划,随后,地氟病防治列入全国重至公共卫生项目今年,改良炉灶任务达到110万户,任务完成后,我省改良炉灶完成率将达到98%以上
现场
告别敞灶今天
用电饭锅烧饭
7月中旬,黔西县美化乡马坝村,200多位村民聚集在村活动室外的空地上,列队购买铁炉子和电磁炉、电饭锅
27岁的闵德卫排在第二位,他今天购买的铁炉子和电餐具总价900元左右,政府补贴了720元,自己掏近200元
闵德卫将标注金额720元的兑换券和自付资金收据交给工作职员并核对身份信息后,准备把铁炉子和电餐具运回家“钢板的厚度超过5毫米,市道上卖的炉子和这个比拟,价格差不多,但是钢板的厚度要薄一些”闵对炉具很满意此前,数家供货商把不同规格的炉具样品送到村里展示,很多村民们都瞄好了自己喜欢的57岁的宋德英选好了电磁炉和电饭煲,背靠路边的行道树,笑眯眯地对记者说:“你看,这个电饭锅很好用,里面还有舀米的小分子化合物塑料碗,今天晚上就可以用它烧饭了”
这是马坝村第二批为防治地氟病改炉改灶的家庭县卫生局涉及人士说,今年晚些时候,马坝村将举行最后一批改炉改灶,届时,敞灶将从这个村庄消散,村民们也将彻底告别烧煤导致的氟污染
在毕节地域,类似情景正在许多乡村上演在马坝村铁炉子和电餐具购买现场,黔西县副县长高贵林收到手机报,报道了前一天黔西县花溪乡村民完成改炉改灶的消息
2010年,我省地氟病防治进入最后冲刺,省卫生厅厅长王建富说,今年,全省将完成110万户改炉改灶,年末全省氟病区炉灶改良率达98%以上,一举扫除千百年来覆盖在我省泛博群众头上的地氟病阴霾
在6项全国重至公共卫生项目中,地氟病防治是独一针对单一病种的项目我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患者约占全国病例数的一半,毕节地域占全省的2/3贵州省在2010年提早完成地氟病改炉改灶任务,也意味着《全国重点处所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要求的全国地氟病炉灶改良率达75%的方针提早一年实现
省卫生厅疾控处处长童奕滨告诉记者,为确保地氟病防治任务定期完成,目前,我省已经开始工作改炉改灶进度周报轨制20万年宿世活在我省的桐梓人的牙齿儿化石标本上,考古学家就已经发现了氟斑牙遗迹
研究表明,如果每日氟摄入量超过4~5mg时就会导致氟中毒,轻者患上氟斑牙,牙齿儿发黄发黑,重者发展为氟骨症,骨骼硬化变形,导致残疾,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生活自理能力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贵州人民长期遭受地氟病威胁?
1976年,毕节市防疫站和贵阳医学院协作开展地氟病发病因素调查,在国内首次提出以食物为介质的地氟病流行新类型然后的30多年,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前为省防疫站)、贵阳医学院为主体的研究机构,从疾病成因、发病机制、疾病流行与分布、防治技术等方面对我省地氟病举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
省疾控中心主任安冬说,农村很多处所使用没有烟囱的敞炉灶,用煤作燃料烧饭、取暖、烘烤粮食,燃煤排放使空气和食物中的氟含量严重超标,氟含量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地增高,因食用引发了慢性蓄积性氟中毒
对氟中毒知识缺乏了解,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和落后观念,更是导致地氟病肆虐的“元凶”很多病人牙齿儿发黄发黑,认为是抽烟熏的,患上氟骨症,认为是风湿病,甚至归结为“风水不好”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省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地氟病举行防治
改炉改灶,被病区群众称为“炉灶革命”至2008年,总计改良炉灶约184.4万户最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和城乡同网同价的奉行,电磁炉电饭锅等成为改炉改灶的“新兵”马坝村的贾良庆这样描述“炉灶革命”带来的新生活:“冬天烧铁炉子,烟管把氟排到室外,又暖和又卫生,夏天用电饭锅,早上下地前淘好米,中午归来饭已经熟了,方便得很”
实施健康教诲干预,让老百姓知道地氟病的成因和危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是地氟病防治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我省创造出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诲标准样式,此中,最惹人注目的是在小学初中开设处所病课程,通过孩子们把地氟病知识传递给成年人的“小手牵大手”行动
2008年,大方县凤山小学六班级学生文应亮成为有名的“小宣传员”,每逢周末,他会约上七、八个同学,挨家挨户讲解地氟病预防知识面对记者的提问,黔西县马坝村顺清小学学生王颖、潘名慧、王启航说起了各自的“家庭改造计划”:“厨房离卧房还应该再远一些;少用煤、多用电,可以更好防治地氟箔…”
2009年,省级评估组对我省20个项目县的抽查结果预示,学生防治地氟病健康知识晓得率均等达到97.06%项目户晓得率均等达到95.78%
通过多年探索,我省总结出“以健康教诲为基础,改良炉灶为主,其他方法为辅”的综合防治计谋炉灶革命+健康教诲,为2008年打响地氟病防治歼灭战奠定坚实的基矗
创新
三次暗访推动
货币直补演变
在地氟病防治历程中,“货币直补”是得到卫生部高度必定的重大创新
2008年起,省卫生厅三次暗访,推动“货币直补”标准样式不断完美,充分尊重群众在改炉改灶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
此前,相关部门已接到投诉:有的群众对统一招标采购炉子发放给村民的做法“不满”政府出钱出力防治地氟病,群众为什么会不满呢?
统一组织采购铁炉子和改灶材料、统一施工,难以顾及每一个庄家的具体需求副省长刘晓凯这样总结:不管家里几口人,有没有铁炉子,经济收入和生活习惯怎样,需要大炉子还是小炉子,都给你发一个同样的炉子由于补助标准才200多元,统一采购的铁炉子有的只有薄薄的一层铁皮,使用寿命短,不好烧,群众一提起就有怨气
2008年6月,刘晓凯提出了实施“货币直补”补助标准样式的新思路,指示省卫生厅到地氟病区展开暗访,进一步掌握情况,展开相关调研
王建富说,第一次暗访让她们心情沉重
改炉改灶被村民们看作“为解决生活困难的扶贫项目”,而不是预防氟中毒的防治办法,她们没有掌握地氟病防治信息,也不清楚国家补助的具体数额一件本应该是政府引导、群众自发要求的行动变成为了一种福利
此外,资金和权利的高度集中容易滋生腐败,一些干部在这上边栽了筋斗
这次暗访后,在全省地氟病防治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将统一招标购买补助标准样式改革为“货币直补”标准样式:庄家可根据经济条件、生活需要和习惯,自己选购铁炉子和改炉改灶再由乡镇财务所向庄家发放补助资金
2009年,在“货币直补”标准样式奉行一年后,王建富领导暗访组赴黔西县,展开第二次暗访这次暗访的结果,是“兑换券”的诞生
通过实施“货币直补”,当年全省完成改良炉灶25.9万户,进度大大加快但是,暗访组还是敏锐地发现了问题
由于必须在改炉改灶完成后才能领取补助资金,部分庄家心存疑虑,一些村民不知道补助是多少钱,改炉改灶积极性不高;有些村子,为了图方便,由村干部和少数村民代表全村选择炉具,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选择权没有完全得以保证
当天晚餐成为了暗访组完美“货币直补”的会商会,王建富与时任疾控处处长张玉琼、办公室主任宋文勇等暗访组成员一直探讨到晚上10时返回贵阳途中,以发放“兑换券”实施“货币直补”的新思路最终成型:在改炉改灶前,向庄家发放标明补助金额的兑换券,随后,在项目村举行多种不同种类炉具展示,让村民自主采买型号村民凭兑换券向商家购买炉具,最后,商家凭兑换券向县财务部门换取现金在兑换券上印刷地氟病防治知识,让兑换券成为健康教诲的新阵地
2010年,省卫生厅暗访组赴大方县,来到村里举行第三次暗访听到暗访组打听地氟病防治情况,许多村民纷纷聚拢过来,条理清晰地说起兑换券流程和地氟病防治知识
美化乡下层干部对兑换券的感受更为直观:当兑换券发放和炉具入村展示开始后,登记改灶户一会儿从130多户增长到近200户,甚至超过了当初定下的任务数
王建富说,兑换券能让庄家第一时间获悉具体补助金额,大大提升改炉改灶积极性,同时制止庄家将资金挪作他用;供货商进村公开展示,庄家能百分之百实现自主选择,保证炉具质量;同时,补助资金完全封闭运行,彻底杜绝腐败风险,保证了资金安全
黄玉米红辣椒
晒成全新风景
四方井村是黔西县美化乡的一类贫困村,2008年,黔西县将20多户庄家从高寒山区群体搬迁到山下,同时实施改炉改灶
多年使用敞灶,使73岁的王传秀患上了氟骨症但通过改炉改灶,她的后辈们已经远离地氟病的威胁,这让王传秀十分激动
在改炉改灶的同时,美化乡为每户搬迁户修建了晒坝,供村民们晾晒玉米、辣椒,再也不使用煤火烘烤
张玉琼说,通过持续的健康教诲,项目区群众的生活习惯已经发生明显改变,2009年在全省规模内验收评估抽查200户项目户,不用敞煤火烘烤玉米率为99%,不用敞煤火烘烤辣椒率、辣椒食前淘洗率及供人食用玉米食前淘洗率均达到100%
如今,在黔西县地氟病防治项目区,每到收获季节,一片片金黄的玉米和绯红的辣椒摊开在日头下晾晒,成为新的风景
童亦滨说,为了让国家投入巨资实施的改炉改灶长期发挥防治功效,正在大方县展开地氟病防治后期管理试点,这一试点包括建立铁炉具、电餐具的专业维修点,继续深入开展面向家庭主妇和学生的健康教诲等内容
目前,省卫生厅组织专家编写了地氟病健康教诲系列教材,包括《干部教师手册》、《中学生手册》和《小学生手册》,成为深入推进地氟病防治的又一新举措省长林树森在教材的叙言中指出:地氟病防治,“更重要的是治本,引导许多人改变生活方式”咱们要把增强病区泛博群众的健康意识摆在首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诲活动,使群众养成健康的行为和杰出的生活习惯,自觉、主动预防地氟玻六枝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地氟病防治知识宣传
为在我县顺利实施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防治项目,普及地氟病防治知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于2008年6月10日在板栗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地氟病防治知识宣教活动。一是沿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进行地氟病防治知识宣传,共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同时接受群众现场咨询500余人,直接受益群众达万余人。二是深入到板栗乡中岭小学、中坝小学、瓦店小学,对在校的3—6年级学生开展了地氟病防治知识培训讲座,共计培训学生600余人。
通过此次宣教活动,板栗乡广大人民群众及学生对地方性氟中毒病防治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地氟病防治项目工作在板栗乡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我县地氟病防治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氟病教案
------怎样预防地氟病
1.由于我省地氟病系烧煤时,煤燃烧释放的氟污染食物、空气所致,故最有效、简便、经济的预防措施是改良炉灶,防止室内空气及食物受到氟污染。
改良炉灶的关键是装有炉盖及烟囱(管)等良好排烟设施,能有效地将烟尘排出室外。为此要求做到灶体坚固不漏烟,炉圈之间搭配严密,烟囱垂直通畅伸出屋顶两尺以上(从侧面伸出时烟囱高度在3.5米以上),取暖铁炉烟管必须伸出室外。
2.在改良炉灶的基础上,还要改变食物的干燥和储存方法,玉米、辣椒等收割后应放在室外晒干和晾干,阴雨天急需干燥时可用烤烟房干燥。食物干燥后不要将其长期悬挂在锅台炉灶上方或炕笆上,应密封保存,避免煤烟污染食物。
改建、新建住房时应将厨房与居室分开,使煤烟不能直接进入居室内,同时修建小粮仓贮存食物,减少食物在贮存过程中受的氟污染。
3.食用食物前应养成淘洗习惯,目的是清除食物表面附着的氟,减少机体对氟的食入。
氟中毒的相关症状及预防措施:
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
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
氟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含氟量较高的水也可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铝、活性炭等)除氟。另外,可服氟宁片,每日2次,每次1片,30天为一疗程,有促进机体排氟作用。
地方性氟病知识
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环境中氟含量过高,进入人体内的氟过多,蓄积而引起的全身慢性氟中毒,在儿童主要表现为牙齿出现斑釉,即氟斑牙,成人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性酸痛,功能障碍,即氟骨症,俗称“糠骨症”、“大黄牙”或“干勾牙”。发病人群轻者牙齿黄黑,裂碎脱落,重者背驼腰弯,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一、流行现状
地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的东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的湿润地区,例如英格兰的加的夫、爱丁堡、牛津、伦敦等城市。我国的氟中毒分布很广,除上海市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氟中毒流行。全国共查出近1000个县中71000多个自然村有氟中毒发病,受威胁的人口达727万多,氟斑牙患者达2100多万人,氟骨症患者100多万人。病区大部分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到新疆,东到黑龙江省西部。我国南方的病区多呈点状分布,大部分是高氟温泉和富氟岩矿影响所致。根据各地的环境特点和氟的来源,我国氟中毒病区可分为六种类型:①浅层高氟地下水型。北方干旱半干早地区的病区属之;②深层高氟地下水型。渤海沿岸的病区属之;③高氟温泉型。分布于各地高氟温泉出露区;④高氟岩矿型。主要指萤石矿地区的病区;⑤生活燃煤污染型。陕南、滇东北、湘南、贵州等地病区属之;⑥高氟茶水型。主要分布于四川省阿坝和甘孜州。
二、发病机制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和毛发中。氟对机体的影响随着摄入量而变动。当氟缺乏时,动物和儿童龋齿发病率升高,摄入适量的氟可预防龋齿,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可预防老年人骨质变脆。氟过量时可影响细胞酶系统的功能,破坏钙磷代谢平衡,抑制酶活性。钙是骨骼、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氟和钙有很大亲和力,当大量的氟进入体内后,钙与氟化合成氟化钙,沉积于骨组织中,引起血中钙离子浓度下降。血钙含量下降到 6~7mg/100ml时,就出现缺钙症候群(腰、腿痛、手抽筋麻木)。由于血钙下降使甲状旁腺功能活跃,骨组织分泌枸橼酸增多,使局部骨组织酸度增高,骨质溶解,骨组织中的钙向血液中转移。临床上出现骨质脱钙的变化。骨质脱钙首先累及脊椎,脊椎支持不住身体重量时,逐渐发生骨骼变形。当椎间孔下部神经根受压挤时,即出现神经根症状(神经根痛、肢端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甚至出现瘫痪。氟化钙大部分沉积于骨组织中,使骨组织硬化并密度增加。少量沉积于软组织内,使骨膜、韧带及肌腱钙化。同时氟与钙、镁、锰等离子结合,抑制许多酶(如琥珀酸脱氢酶、乌头酸酶等)的活性,使三羧循环发生障碍、糖原合成受抑制、三磷酸腺苷合成减少,在骨组织细胞供应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造成骨细胞营养不良。氟化钙也可抑制骨磷化酶,使骨组织代谢紊乱,引起钙的吸收和蓄积缓慢,并从骨组织中游离出来。
氟对牙齿的作用机制,在于适量的氟可取代羟磷灰石中的羟根形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是牙齿的基本成分,使牙质光滑坚硬、耐酸、耐磨。但当进入体内的氟过多时,大量的氟沉积于组织中,以致牙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梭晶结构,而形成不规则的球状结构,渐使牙釉质发生色素沉着,牙的硬度减弱,牙质遭受破坏。
三、临床症状及诊断
在一个固定地区,饮水含氟量在0.5mg/L以下,龋齿发病率增高;0.5~1.0mg/L是龋齿和斑釉齿发病率最低的范围,无氟骨症发生;在 1.0mg/L以上时,随水氟的增高,斑釉齿发病率上升;当大于4mg/L时,氟骨症逐渐增多。饮水中含氟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0.5~1.0mg/L)或因食物中含氟过高,造成人群发病时,即可定为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可出现中枢神经、肌肉、胃肠道等一系列症状,以及骨骼、牙齿的变化。但主要表现是牙齿和骨骼的损害,此外还是心血管疾病、癌症的诱因之一。
1.氟斑釉齿
居住于高氟区(水氟高于1.0mg/L,或食物中氟高)排除其他原因,牙齿发生斑釉改变,即可定为氟斑釉齿。它是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临床上把氟斑釉分为三型:①白垩型:牙齿表面失去光泽,粗糙似粉笔,触之有细沙感,可呈点状或线状,或为不规则小片;重者可波及牙的整个表面,非白垩区呈淡白浅黄色。②着色型:表面出现微黄色,逐年加重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③缺损型:牙釉质损害脱落,呈点状或片状凹陷。或出现广泛的黑褐色斑块,有浅窝或斑样缺损。但分类型并不反映病情轻重,各型多为混合存在,单独存在者少见。
氟斑釉齿的损害程度可分三度:轻度:仔细辨认用金属探针始能查出。中度:用肉眼即能查出。重度:对面讲话即能查出。地方性氟斑牙多具明显的地方性、家族性、多发性(多个牙发病)和对称性的特点。确诊时应与牙积、牙垢、吸烟着色及长期服用四环素所造成的斑牙相鉴别。
2.氟骨症
生活于高氟区,患有氟斑牙,具有痛、麻、抽、紧以及硬、弯、残、瘫等临床表现者;或生活于病区,无氟斑牙,但X线片有氟骨症变化者,即诊断为氟骨症。
骨骼是氟中毒损害的主要器官,骨氟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由于骨骼的脱钙和肌腱、韧带的钙化,可以引起肢体变形、颈项强直,脊柱前弯受限制,呈现驼背畸形。甚至四肢大关节屈曲固定,肌肉挛缩,失去随意运动的能力。病人自觉症状主要是四肢、脊柱酸痛,尤以膝、肘、腰为多见。发病初期即有关节酸痛,痛呈持续性,受季节性影响小,无炎症表现。发病过程先是下肢关节痛,然后到腰和上肢。四肢和小关节很少有自发性疼痛,严重病例由于关节强直变形而形成“三不见”:“出门不见天,回家不见门;说话不见人”。
此外慢性氟中毒病人,可有头痛、眩晕、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泄以及记忆力减退,易困和反应迟钝等表现,也有的报告中指出,氟可引起皮疹及神经系损害。
四、预防治疗
地方性氟中毒并无特效疗法,当前治疗原则是补充钙,减少氟的吸收并增加氟的排出。供给合理平衡的膳食,适当地补充钙、维生素B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对防治氟中毒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氟斑牙可用药物脱色。严重的氟骨症形成椎管梗阻致截瘫者可用外科手术治疗。地方性氟中毒预防主要以减少人体氟摄入为主:采用低氟水源、药物除氟、减少食物中含氟量以及限制含氟“三废”的排放。
黑板报内容
三年级 2010年12月
1.地方性氟病又称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环境中氟含量过高,进入人体内的氟过多,蓄积而引起的全身慢性氟中毒,在儿童主要表现为牙齿出现斑釉,即氟斑牙,成人表现为四肢、脊柱关节持续性酸痛,功能障碍,即氟骨症,俗称“糠骨症”、“大黄牙”或“干勾牙”。
2.地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地方病,主要分布在南北美洲的东北部,欧洲和亚洲东部的湿润地区,全国共查出近1000个县中71000多个自然村有氟中毒发病,受威胁的人口达727万多,氟斑牙患者达2100多万人,氟骨症患者100多万人。
3.我国氟中毒病区可分为六种类型:①浅层高氟地下水型。;②深层高氟地下水型。③高氟温泉型。④高氟岩矿型。⑤生活燃煤污染型。⑥高氟茶水型。
4.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和毛发中。氟对牙齿的作用机制,在于适量的氟可取代羟磷灰石中的羟根形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是牙齿的基本成分,使牙质光滑坚硬、耐酸、耐磨。
5.临床上把氟斑釉分为三型:①白垩型:②着色型:③缺损型:。6.地方性氟中毒预防主要以减少人体氟摄入为主:采用低氟水源、药物除氟、减少食物中含氟量以及限制含氟“三废”的排放。靛山小学地氟病防治
工 作 领 导 小 组
新窑乡靛山小学
二O一O年二月
六枝特区是贵州省较严重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病流行区。当地煤炭的含氟量高,人们烧的土煤灶没有烟道通到室外,含氟量很高的烟气散发到室内,被人体吸入后,引起氟中毒。严重的地氟病病人胳膊伸不直,头不能左右摇摆,甚至瘫痪。
地氟病不仅严重危害群众健康,而且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地氟病的防治,更是关系全县病区人民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搞好改炉降氟工作是保障六枝特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病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更是体现党和政府对病区人民身体健康的关心,落实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体现。
作为学校单位,是搞好地氟病防治宣传的主阵地,根据上级各部门的安排布署,成立学校地氟病防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肖
刚(负责管理全盘工作)
成员:林森祥
张贤辉
李天国
唐明礼 熊丹
余廷秀(负责学生的上课及相关的工作)
二、工作安排1、3-4月份各班在学校燃煤地氟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学校燃煤型污染氟中毒防治工作,确保燃煤型地氟病防治项目工作在班级顺利实施。
2、全面完成地氟病现况的调查工作。5-6月份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学生对学校所处周边三个村的地氟病防治现状调查,主要包括儿童氟斑牙检查、成人氟骨症患者调查、病区村农户基本情况调查等。
3、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地氟病相关防治知识。7-8月份通过培训使教师对地氟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达100%。
4、对学生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9-10月份根据上级发放的地氟病防治教材,用地方课程开设地氟病防治知识课,教师要备课,上好课,把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保证人手一册。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扎扎实实开展好健康教育工作,“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使改炉降氟政策、降氟炉灶使用方法、地氟病危害及防制知识等覆盖到病区广大群众中去,切实提高防治能力。
同时,印发《地氟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改炉改灶预防地氟病》等宣传资料,发放到了每一位学生手中,由学生带回家进行宣传,确保家喻户晓。
新窑乡靛山小学
2010年2月
什么是氟中毒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叫氟中毒,氟是怎么样危害人体的。2、了解怎样预防氟中毒。 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氟中毒病人的体质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
课题:了解地氟病教学目的:掌握预防地氟病原则,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预防原则、内容、措施一、导入课程地氟病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地氟病区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群众的......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地 氟 病 教 案五年级(1)班李玉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达依乡中心小学李玉教学目标:了解地氟病防治的各种知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
山盆镇中心学校关于开展地氟病防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地氟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根据省、市、县相关要求和镇人民政府地氟病防治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我镇学校有序有......
中岭小学地氟病教育教案四(1)班第一课教学内容;智慧熊的谜语教学目标;通过智慧熊的一个谜语来引开学生们的展开想像,让学生想煤中的小妖怪是什么?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极积学习的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