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_教案2_古诗两首教案2

2020-02-29 教案模板 下载本文

古诗两首_教案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古诗两首教案2”。

《古诗两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点】

背诵两首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教学难点】

品味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图片、古典音乐。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乞巧》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在你的记忆中,积累了哪些和中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呢?找出来,读给大家听。经常把自己学过的古诗背给老师、亲人、朋友听一听是好的学习方法,因为温故而知新。

2.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座宝库。一首好诗,蕴含着一幅画面,有的还包含着一个故事,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也想背一首你们听听,好吗?(师背《清明》)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3.这是一首写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诗歌。这一节课,我们还要一起来学习另一首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乞巧》。

4.同学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时,有什么好的方法吗?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吧!你可以先说说吗?学习古诗有很多的好方法!可以多读、多背、多记,也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看注释,还可以向别人请教。那就带着这些好方法,再来学习这首古诗吧!(板书课题。)5.学生读题。看看这个“乞”字,同学们在书写时注意什么呢?(板书:乞——气。乞字中间少一横。)同学们在书写的时候,可一定要注意,再读读课题。(学生读题。)

6.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林杰写的。这是一位精通书法棋艺的诗人,而且非常的聪明,六岁的时候就能写诗。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一读,请记住,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读的时候,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学生练读,指名读)

2.指名读,正音。

3.大家发现了诗的第一行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吗?(宵——霄,用点标出来。)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宵”字是宝盖头,“霄”字是雨字头。)那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快向字典请教吧!(“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字典真是我们学习上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啊!来,我们再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学生齐读古诗。)

4.找到你身边的同学,用上你们的好方法,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想一想,议一议,没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5.交流反馈:

⑴汇报读懂了什么?了解了古诗的大概意思。⑵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三、品读鉴赏

1.要理解《乞巧》这首古诗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之一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你们知道吗?谁来说一说。(指一个学生说)牛郎织女在什么时候才能相聚一次呢?(每年的七月初七。)

2.(指诗第一行)在七月七日这天晚上,当时的情景怎样?(学生自由说说,借机理解“碧霄”)在点点繁星中,有两颗星星尤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牵牛星和织女星。)能背诵杜甫的《牛郎织女》吗?3.它们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桥”来相聚啊!在星空下,诗人林杰忍不住吟诵着(教师示范读):“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你能读好这两行诗吗?(指名读、男女赛读。)

4.是啊,在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又在做什么呢?读读三、四行。可以看看课后资料袋里是怎么说的?原来她们是在向织女乞巧啊!

5.说说对织女了解多少啊?你们羡慕吗?(羡慕。)你们羡慕什么啊?(织女的巧手。)6.所以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古代家有女孩,总希望她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所以乞巧节又名女儿节出示古诗“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7.想象古人在过乞巧节的心情与情景,再读读三、四行。(学生再次读。)闭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说说,争取说得更好!

a.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读出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门口,在……(指学生说,在田野,在山坡,在河边,在花园……)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们都在穿红丝线,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为什么啊?(他们乞求能象织女一样心灵手巧)

b.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什么多?(红丝多)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穿尽)

c.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林杰发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

四、总结、感悟

1.诗人林杰写下《乞巧》这首古诗,来表达那些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学们,诗中的疑问,你们都解决了吗?那你们能读好这首诗吗?

2.同学试背。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有关的古诗,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都留下了许多诗篇。哪些同学还搜集了一些和七夕有关的古诗,读读看,你对哪首感兴趣?读给大家听!(《拜新月》、《开元天宝遗事》、《迢迢牵牛星》、《七夕》……)

五、作业 1.背诵古诗。2.抄写四个生字四遍。

第二课时:《嫦娥》

一、巩固复习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

二、初读,谈体会 1.根据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讲故事,体会丰富想象。2.从神话故事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丰富的想象)

3.自由读诗,体会想象意境。4.自学。

⑴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⑵默读质疑。这首诗题为嫦娥,却着墨不多,通篇看到的都是云天幻景,说说你的所见。(读句子联系注解读懂字面意思。)

⑶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会想到什么?那么嫦娥呢?(借助重点词语理解嫦娥孤单寂寞的处境)

⑷除了,这渺渺云天,皎皎河汉,嫦娥还能见着什么吗?她最想见的会是什么呢?(后羿,人间幸福美满的生活呀。)

5.小结:当她每晚只能看到(学生接读)“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当她想亲人却又见不到亲人,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面对(学生接读)“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5.她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反复吟诵前两句诗句,感受当时嫦娥彻夜不眠,辗转反侧的处境,想象说话以引出下文理解嫦娥苦闷的心情。)出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她为什么后悔呢?再次联系上文,通篇理解诗句,引起共鸣。)

6.有感情朗读诗。(1)生练读。

(2)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

三、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延伸

1.古人常借诗句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某种心情,你觉得李商隐借《嫦娥》表达了什么?(师简介李商隐:因为政治原因,李商隐的爱情、婚姻生活很是不幸。)借此理解诗人正是借助嫦娥的处境来抒发自己的苦闷。再说,我们常把月亮称为嫦娥,猜想一下,当夜色渐浓,诗人面对当空的一轮皓月会想些什么呢?(引发学生换位思考,反嚼诗句,深入诗景,体会诗意。)。

2.同是一轮明月,诗人张九龄会说:();诗人李白会说:()还有那些诗人也会在明月夜抒发情怀呢?课外再去找找吧。

六、作业 1.背诵古诗。2.完成课时训练。

古诗两首教案2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

2 古诗两首

2 古诗两首一、看拼音写词语。wâi láizhuī ɡǎnfàn diànɡān kūxú shānrán shāo () () () () () () ɡuānɡ rónɡcài huāzhù sù() () ()二、默写古诗。1、草______________......

2古诗两首

2古诗两首《草》教学目标:1、会认7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

《古诗两首》教案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古诗两首》教案,欢迎欣赏与借鉴。教学目标:1、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6个字。2、有感情......

《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古诗两首》教案,欢迎欣赏与借鉴。教学目标:1、认识“客、何”等8个生字。会写“舟、乘”等......

《古诗两首_教案2.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古诗两首_教案2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古诗两首教案2 古诗 两首 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2 古诗 两首 教案
[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教案模板]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