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2022-10-02 00:40:03 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一、 日常生活教育

(一)基本运动

1. 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

2. 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3. 搬椅子。 直接目的:能安全地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4. 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到日常生活中。肌肉运动的调整。

5. 倒固体(倒饭豆)。 目的:运动的调整。

6. 倒液体(倒有色水)。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7. 舀固体(豆类、大米)。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二)社交行为

1. 门的开关。 直接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2. 打招呼。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3. 应答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4. 与他人接触的方法。直接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间接目的:意志力的控制。

5. 递交物品的方法。 直接目的: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自己的运动调整。

6. 咳嗽、打喷嚏、打哈欠的方法。 直接目的:懂礼节。

间接目的:自我控制,独立性。

(三)对自己的照顾

1. 衣服的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及整理。

2. 穿鞋、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肌肉运动的调整。

3. 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4. 衣饰框(按扣、拉链)。 目的:为穿脱衣服打基础。

5. 折叠毛巾。 目的:学习折叠的方法,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法。

二、 感觉教育

1. 圆柱体组。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 粉红塔。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十进法)。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3. 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 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充分的了解。

间接目的: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5. 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6. 几何图形嵌板。 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觉认识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①发展手眼协调及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③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④进入平面几何的预备。

⑤作为几何学立体的前引。

教学计划详案

一、 日常生活练习

(一) 基本的运动

1. 走。 目的:学习基本走路方法,手脚运动协调性,独立性,专注力。

方法:①伸出右脚,脚跟踩到地板上。

②脚尖着地。

③以自然的步幅踏出。

④姿势要端正,两脚交互前进。

⑤速度要缓慢,沉着稳定地走。

⑥手和脚做放反向摆动。

2. 坐、立。 目的:做椅子的正确方法,起立的方法,移动调整。

方法:

坐:①椅面向小朋友放着。

②老师站在椅子前方稍有距离处。

③身体略前倾,把裙子等可能勾住的'东西用手压住,轻轻的弯腿坐下。

④背挺直,腰部微微贴住椅背坐好。

⑤膝盖合拢,两手放在大腿上。

起立:①坐着手握椅面两侧,抬起身体同时提起椅子。

②轻轻地把椅子移后放下。

③身体微弯,站出来到椅子旁边。

④站在椅子背面,双手提起椅子背,把椅子轻轻放回桌子下。

3. 搬椅子。 目的:能安全拿起、搬运椅子,运动的方向调整。

方法:①一只手握椅背,另一只手握椅面前端中央。

②从地上轻轻提起。

③拿着椅子搬向目的地。

④到达目的地后,轻轻地将椅子前脚左右分别放下着地,在同时放下后面两脚。

4. 端盘子。 目的:搬餐具,引导入日常生活,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盘子里的东西不要偏向一边。

②两手握盘边缘,手臂朝向腋下靠近,小臂呈直角弯曲的高

度,水平地端着。

③维持这个姿势搬运。

④不发出声音,在指定的地方以水平的动作轻轻放下。

5. 倒固体。 目的: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

②靠近左侧的壶,把壶口对着另一壶口中央,在距离5~8cm的上方开始倒。

③壶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④把空壶放回盛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壶,按前面的方法再倒回空壶中。

⑤或者先将空壶放在桌面上,把装满豆子的壶移到盛盘右侧放回空壶,与作业前相同,照前步骤重做一边。

6. 倒液体。 目的:肌肉运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用手灵巧地倒水。

方法:①右手扶住小壶把手,轻轻端起。

②让壶口移向空杯子的上方中央,两个壶稍稍离开以免碰撞,慢慢倾斜倒出里面的水。

③把空壶放在桌上。

④装了水的小壶移到托盘右侧。

⑤空壶放回托盘里。

7. 舀固体。 目的:肌肉移动的调整,动作的顺序性,物体的正确移倒法。

方法:①右手拿匙,将色砂舀起,保持角度不变,轻轻地提起来,在

空容器的中央上方时,在把匙里的色砂倾倒下去。

②舀到后面会越来越难,这时用左手托住容器,把容器稍微倾斜比较好舀。

(二)社交

1. 门开关。 目的:稳重而有气质地开门、关门。

方法:①站在不会碰到门的地方。

②右手握门把。

③轻轻地旋转。

④把门推开或者拉开。

⑤右手握住外侧的门把,拿稳门把走出去。

关门:①握住门把。

②手依然握住,轻轻地往回拉。

③合上。

2. 打招呼。 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交往,自我运动机能的调整。

握手。 方法:①以端正的姿势(挺胸)站立。

②慢慢靠近(握手的对象),伸出右手握对方的手。

③看着对方的眼睛,微笑。

站立行礼。 方法:①抬头挺胸站直,两手自然下垂。

②两手置于腿侧,轻触大腿,头慢慢低下行礼。

3. 应答方法。 目的:懂礼节,养成社会性,并学习和他人深交。

方法:①教师一次叫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②被叫到的小朋友用清晰的声音回答“有”,让对方听见。

③以一叫一答的方式有节奏地进行。

④小朋友看到教师的面孔,教师以温柔的表情看着回答的小朋友。

4. 与他人接触的方法。 目的:懂礼节,知道怎样会麻烦到别人。

与老师接触时。 方法:①需要老师帮忙或者有问题要请教老师时,不要大声叫唤。

②“请到老师旁边来”。

③如果找不到老师或者老师在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或者是在帮忙其他人工作时,请稍微等一下。

和小朋友接触时。

方法:①需要朋友帮忙或者有事询问时不可大声叫唤。

②“东西请借我用一下”“请过来一下”。

③必要时走到朋友的身边才说话,不要太大声。

5. 递交物品的方法。

目的:①记住尖锐物品的递交方法。

②对他人人格的尊敬和信赖。

③自己的运动调整。

递交书本。

方法:①拿着纸的右下或右下侧的角轻轻地递给对方。

②对方接受时应伸出双手从斜前方接受。

③不发出声音很客气的接受。

④用两个手掌接,以两个拇指捏住纸张。

6. 咳嗽、打喷嚏。 目的:懂礼节。

方法:①咳嗽、打喷嚏、打哈欠时,不要让周围的老师、朋友感到不舒服。

②脸稍微转向旁边,用手帕掩口。

③捂住嘴巴。

(三)对自己的照顾

1. 衣服穿脱。 目的:衣服的穿脱。

穿衣服。方法:①把衣服连衣架拿到桌子上,前襟向上平放。

②解开纽扣,打开前襟,取出衣架放回原处。

③左手提右边的衣襟,让右手先穿过袖子。

④右手穿过袖子后放开左手,然后右手伸到后面把衣服披到左边肩膀上,右手提左边衣襟让左手伸到袖子里。

⑤把两边的衣襟对齐,扣好纽扣。

⑥一边看镜子一边整理衣服。

脱衣服。

方法:1、用双手解纽扣,打开前襟。

2、先用双手将左肩上的衣服退下,然后两手转到背后,右手抓住左袖口,让左手从左袖口中抽出来。

3、双手伸到前面,左手抓右边袖口,让右手抽出来。

4、衣服的前襟向上平放在桌上,抚平上面的皱纹整理好。

2.穿脱鞋。

目的:整理仪容,手脚的肌肉运动调整。

穿鞋。

方法:①坐在椅子上,脱掉室外鞋,并排放在旁边。

②将室内鞋拿到面前。

③确定鞋子的左右。

④一只脚先找到同侧的鞋子,把脚尖伸进鞋内。

⑤用手指抓船鞋子候补,往后拉让整个脚都进去,最后才

把脚跟套上。

⑥另一只脚也同样的穿上。

脱鞋。

方法:①坐在椅子上。

②用手握住鞋跟部分向下拉,让脚跟露出来。

③把脚从鞋子里抽出来。

④另一只脚也同样的方法脱下。

⑤确定好鞋子左右后排在旁边。

⑥穿上室外鞋。

⑦把鞋子放进鞋柜。

3. 洗手。 目的:仪容的整理,清洁感,一连串动作的顺序,肌肉运动的调整。

方法:①两手浸湿。

②两手抹肥皂后把肥皂放回原处。

③双手互相搓洗,再将手指一根根仔细搓揉一遍。

④在水里把两手的肥皂泡冲掉。

⑤用毛巾将手指一根一根地擦干。

4. 衣饰框。

目的:手指的训练,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按扣。

方法(打开):①左手两根手指压住最上面按扣下襟直行的旁边。

②右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捏住按扣凸部的旁边,慢慢向上拉开按扣。

③一个一个拉开按扣,一直到最下面一个为止。

④把前面的两块布向左右掀开。

方法(扣紧):①把两边布拉到中央合起来。

②从上面开始。

③右手拇指食指捏住扣子旁边。

④左手两根手指压住下襟的按扣旁。

⑤然后把扣子的凹部和上襟的凸部重合,手指由正下方用力压下。

⑥继续往下做完。

5. 折叠毛巾。 目的:正确的手指功能,秩序感,正确的折叠的方法。

方法(中线):①左手轻压着毛巾,用右手将毛巾抚平。

②用两手各捏毛巾的两个角,提起对向上端的角。

③用左手轻轻按住毛巾边,以免对好的角移动,右手沿着折线压过去。

④按上述方法再折一次。

二、感官

1. 圆柱体组。 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方法:

名称练习:

名称练习时使用的词汇:

① 圆柱体A---高(的)、低(的)。

② 圆柱体B---粗(的)、细(的)。

③ 圆柱体C---大(的)、小(的)。

④ 圆柱体D---粗而低(的)、细尔高(的)。

错误订正:

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圆穴。

间接目的:①作为写字前的预备。

②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

③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 粉红塔。 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次元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①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②积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③学习立方体的概念。

④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

⑤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大(的)、小(的)

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提示前进行。

错误订正: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明显的不调和。

3. 棕色梯。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二次元的差异有充分认识。

间接目的:①发展眼、手、肌肉的动作协调。

②培养专注的的观察力。

③学习角柱(长方体)的概念。

④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粗(的)、细(的)。

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提示前进行。

G的名称练习可在基本提示之后,有相当的序列练习经验之后再进行提示。

4. 长棒。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一次元)的差异有正确的了解。

间接目的:①培养手、眼、肌肉的协调性。

②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名称练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长(的)、短(的)。

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提示前进行。

名称练习可在基本提示后,已有充分的序列练习经验之后进行。

错误订正:视觉上发现长短有明显的不调。

5. 色板。 直接目的: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

间接目的:颜色的对比及组合的预备,培养对颜色的美感。

名称练习:①名称练习使用的词汇:

红、橙、黄、绿、蓝、紫、桃红、棕、灰、白、黑。

②普通名称练习在基本名称练习后进行。

错误订正:靠老师及小朋友的视觉。

6. 几何图形嵌板。直接目的:由肌肉和触觉的联合来帮助视。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一、;日常生活教育(一)基本运动1.;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 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蒙氏小二班教学计划一、日常生活教育(一)基本运动1.走。 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2.坐、立。 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3.......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范文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范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范文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范文一、日常生活教育(一)基本运动1.走。直接目的:学习基本的走路方法,手脚运动的协调性。间接目的:培养独立性,专注力。2.坐、立。目的:学习坐、站的正确姿势......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小班蒙氏半年教学计划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计划]相关推荐
[教学计划]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