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教科研工作计划与总结第一学期_教科研学年工作计划
19.教科研工作计划与总结第一学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科研学年工作计划”。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
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局2007年工作意见,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为研究重点,坚持一个中心,即教育科研工作与课堂教育紧密结合。实施两项策略,即在实践中研究,用实践的方法研究和倡导“三教合一”,聚焦课堂,研培结合,及时总结。做到三个服务,即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营造学校特色培植特色学校的新的闪光点,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的新的支撑点,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使教科研工作成为优化课堂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的增长点。形成四个观念,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室。提出六条措施,要求每个教师寻找一项适合自身研究的课题,学习一本适合自身课题的理论书籍,开设一堂体现自身特色的课题实验课,主持一项围绕实验课的科研沙龙活动,撰写一篇反映研究成果的反思性论文,记载一组研究对象成长的个案资料。努力促使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协调发展,为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措施
1、课题研究
(1)做好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申报工作。(2)建立十一五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课题。
(3)组织开题论证。邀请专家、同行、骨干教师进行论证,方案修改后发至每个参与研究的教师。
(4)精心组织实施。课题从申报起,注意操作过程中原始资料的积累,并编印信息资料,建立科研记录卡。
(5)认真开展新教育实验,结合立项课题的研究,积极推广实验成果。
2、科研活动(1)加强校本培训
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听课、培训,邀请专家到校作教科研专题讲座,本学期不少于16学时。教科室成员在带头学习的同时,及时向课题组成员推荐学习内容,做好学习资料的汇总,努力提高教师的教科研业务水平,并建立教科研骨干教师成长档案。
(2)开展课改研讨活动,形成一批专题沙龙论坛性型的研讨性文章。(3)完善学习制度:
每月要求教师写好教学随笔:“一、二、三工程”的教师每月写三篇随笔;其它教师每月写一篇或摘抄两篇随笔,每篇不少于500字;每月召集课题组成员,结合课题,选择重点学习内容,定好学习计划,做到学以制用。
3、队伍建设
(1)继续努力创设机会,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走出去,通过学习把更多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带回来,加以融合、内化、吸收,使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跟上新课程标准的步伐。
(2)做好教科研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开设培训班,全面普及教科研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资料建设
(1)认真编印课题研究信息资料,创设专题信息网页,提供给教师参考。(2)积累教科研“六个一”资料,为教科研刊物评比做好准备。
5、各类评比
(1)组织教师参加县教育局规划办组织的科研优秀论文评比。(2)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学会开展的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3)组织教师参加省市教育学会开展的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案评比。(4)组织教师参加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建立十一五课题研究小组,召开课题组长会议。
3、组织教师参加县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4、组织教师参加县优秀学科论文评比。十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例会,总结九月份工作,布置本月工作;
2、开展青年教师“课改观摩课”评比活动;
3、做好教师论文、随笔的收集整理和推荐工作,投寄一批 学生优秀习作。十一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例会,总结十月份工作,布置本月工作;
2、组织教师参加市中小学优秀教案评比;
3、聘请专家做讲座,结合教学开展“一课一得”评比活动;
4、做好教师论文、随笔的收集整理和推荐工作,投寄一批学生优秀习作。十二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例会,总结十一月份工作,布置本月工作;
2、做好教师论文、随笔的收集整理和推荐工作,投寄一批学生优秀习作。一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例会,总结十二月份工作,布置本月工作;
2、做好教师论文、随笔的收集整理和推荐工作,投寄一批学生优秀习作;
3、组织教师评选出“教科研先进个人”。
2007年9月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
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教师提高业务素养的必然条件。本学期里,我们黑林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继续以“发展内涵,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宗旨,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确立教育科研新理念,把课题研究与推进新课程实验进程有机结合起来,逐步走上了“向科研要质量”的道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教师的辛勤努力下,通过抓组织管理,抓队伍建设,抓课题研究,抓课堂教学实践,抓科研成果总结,使得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了新发展,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健全管理网络,确保科研有序
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来自实践,但要驾驭实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加强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是实现教育科研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为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质量地开展,我校依然成立由校长、教导主任领导的科研领导小组。学校行政领导率先垂范,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线,对学校教科研工作作热情指导;教研成员通力合作,狠抓课题过程管理;全体教师,特别是课题组教师们对个人学期研究目标明确,有序开展研究工作。
二、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抓好科研队伍建设
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科研的关键,学校始终本着“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的原则,切实抓好师资培训。我们对教师的培养重在校本培训。通过广泛宣传,让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标,提高对教科研的认识,增强教科研的意识,提高教师投身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重点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更新教育观念,为开展教科研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1、构建学习型组织。要走在教科研的最前沿,必须加强学习现代教育科研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学校为教师学习,营造书香校园创造了条件。教师们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资料以及学校为大家征订的教育、教学类杂志,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传统教育教学经验,学习先进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使思考走在工作的前面,并结合工作实际人人撰写心得体会、理论笔记。
2、加强教科研业务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培训。邀请上级领导、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请专家与教师对话交流,进行培训互动,让教师在专家的引领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求发展。学校十分重视培养教科研骨干力量,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方面的培训。校领导亲自带领教师前往镇江市学校参观学习。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研究、交流,从中吸取科研的营养,逐步建立一支师德高、业务精、功底深的优秀教科研教师队伍。
3、实行师徒结对,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三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针对其政治思想、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其他工作方面制定的成长计划书进行了总结交流,由校行政进行全面考核,不断促进青年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实行骨干教师与其结对,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按要求进行全面考核,使新上岗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4、抓好名师工程建设。我校胡洁、刘树金、张一强等三名教师被评为“县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柏纪荣教师被评为“赣榆县首批名师”,九名教师被评为“镇级学科教学能手”。目前,这些老师已成为我校教科研的主力军,充分发挥了在教科研工作中的辐射、示范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在学校管理、学科教学研究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带动群众性科研活动的开展。
三、重视过程管理,规范课题运作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中核心的一环。我校把科研管理的力度重点放在课题研究的管理上,并力求规范化。学校主课题——子课题——个人研究专题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总课题对子课题、个人专题作好指导、调配作用。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积极参与和指导、检查课题研究进程;广大教师热情投入,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认真记好课题组工作手册,不断进行阶段小结,并及时交流反馈,以便扬长避短开展工作。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以活动为依托,来浓郁教育科研的氛围。一学期来,围绕课题上的研究课起到了教好的辐射作用,教师们在活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熊纪鹏老师的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全体老师的一致好评,让大家真切地看到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王静老师的《A Bithday Party》、范贤玲老师的 《Open Day》为学生充分创设了学英语的情境氛围,学生们其乐融融地沉浸在特有的情境里尽情地听、说、演、唱,锻炼了学生英语听力和会话能力。围绕少先队体验教育课题开展的“六一”队活动评比更是掀起了全员参与的高潮,各班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活泼,内容生动、富有教育意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凝聚了广大辅导员老师为学生付出的无数心血与一腔挚爱,同时也看到了队员们在体验中茁壮成长的步伐„„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采取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的方式,将课题研究与教研一体化,以教导处为主导,教研组为中介和桥梁,课题组为主体开展活动,广泛地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参与研讨的机会。我们始终提倡反思性研究,能带着观点上课,带着观点听课、评课,及时形成活动小结,对研究活动进行回顾、反思,不断修正和完善教育行为,从教学现象背后抽取出理论支撑及规律,继而再指导我们的实践,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四、积极探索实践,喜结科研硕果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各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改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等业务素养得到了锤炼和提高。教师们驾驭实践以及提升理论的能力不断增强。本学期中,共有28篇论文在省、市级报刊上发表或在评优中获奖。通过研究,我们广大教师已经感到,课题研究不再是高不可攀的难题,也不是抽象的理论推演,而是教育、教学的行为,是在行动中的研究,可以改善原有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实施新课程的适应性水平。
五、完善考核机制,提高科研积极性
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科研能否起到作用,到位的管理是关键。为了促使教育科研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们学校早已出台了《学校管理手册》,对教师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融入到平时考核、教研组的考核中。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本学期对有关考核制度进行了修订,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奖励作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研究积极性。诚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教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我们的理论水平、工作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二是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成果的推广存在着不平衡性;三是科研活动的安排和措施的落实存在着不平衡性。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必须通过新一轮发展来解决。今后,我们将在学校领导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自加压力,注重教科研工作的指导性、实效性、群众性,在教育科研这块芳草地上再作贡献。连云港市赣马高级中学教科室
2007年1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研工作计划一、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功能,继续以“十二五”课题为载体,提倡自主管理,发挥教师......
2003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作者(来源):教研室发布时间:2006-07-21总体思路:教研与科研相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任务:学校的市级课题《提高初中生自我效能的探索和实......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和新学期的中心工作,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进一步落实学校“以科研为先导”、“教育以人为本”、......
健康街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教育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开展......
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工作方法。工作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