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2022-10-06 01:12:21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社会“数字”社会里,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大量纷繁杂芜的数据做出一个合理的决策,而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及建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3个统计特征量,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数据说话的基本概念。本节内容是继平均数学习之后的后续内容,既是对前

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素材。

2、课时安排和说明

参照新教材教师用书建议:“10.2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一节准备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承上启下地回顾探索平均数的一些性质及简单应用。第二课时探索得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并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各自适用范围。 第三课时是练习实践课,目的是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及会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用计算机计算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众数和中位数两概念的形成过程及两概念的简单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收集的数据整理分析,对刚接触统计不久的学生来说,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尚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经验,因此,对统计数据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统计观念(即数据感)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认知分析:学生已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及会计算平均数,这两者形成了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

能力分析:学生已初步具备一定的归纳、猜想能力,但在数学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方面尚需进一步培养。

情感分析: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研究,但在合作交流意识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有待加强;少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尚需通过营造一定的学习氛围,来加以带动。

基于以上分析,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互相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研究,并最终学会学习。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众数和中位数的含义,会正确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共19篇)由网友“想改个名字”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篇1:初二数学......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一、问题提出1.一名警察在高速公路上随机地观察了6辆车的车速,然后他给出了这样一份报告:调查时间:2001年12月1日8:00——8:15。调查地点:高速公......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案教学设计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教案教学设计......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二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