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_核心价值观法制建设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核心价值观法制建设”。

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

海珠区滨江东路小学 张婉秋

教育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课前搜集的法治小资料,进一步理解“法治”的含义。

2.以“法”作为突破口,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感受到倡导法治的重要性。

3.观看《命运的0.1秒》,在生活中的案例基础上加以讨论,了解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明确作为小学生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案主题:法治 适用年级:4-6年级

学情分析: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对外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1-3年级的学习中又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建立成型,因此对于社会信息,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法治”这一概念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模糊。因此本节课,将在搜集相关资料的前提下,通过案例和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法治和法律的含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法治”并不是高高在上,离自己的生活很远,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难点:维护法治人人有责。教育重点:体会倡导法治的重要性。教育形式:班会课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与“法治”相关的资料,了解身边的法律及其作用;

2、教具、PPT; 教育过程:

一、互动导入,引出主题。

1、师生互动,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回顾并归类。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学们,你们知道是哪些吗?

(2)引出班会主题。

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跟24字中的它有关(从贴纸中拿出“法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今天的班会主题——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设计意图:回顾社会主义价值观,引出“法治”,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走进“法治”这一概念。互动型的导入环节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为后边的学习打下铺垫。]

二、法治是什么

1、分享交流: “法治”是什么呢?相信同学们在查找过资料后,一定或多或少了解了“法治”的意义,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2、“法治”之“法”。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你觉得其中的“法”指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法治”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过于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学生对“法治”有了基本的认识后,以“法治”中的“法”为突破口,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法治”的含义。]

三、法律知识知多少

1、分享交流:身边的法律。现今收集整理出我国国家法律法规共1109部。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法律呢?

2、议一议。法律呀能够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你会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吗?阅读案例,分四人小组讨论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PPT出示案例)

江雪正在读小学六年级。一天中午,学校附近,江雪和几个女生每人买了一只冰棍儿吃。

当天晚上,江雪觉得肚子有点疼,泻了好几回。第二天,江雪听说那几个吃冰棍儿的女生都泻了肚子,于是她们便议论起来:

“准是那冰棍儿变质了!”

“是啊,怎么以前吃肚子不疼啊?”

江雪听了,一边点头,一边开始想办法,她爱管“闲事”是有名的。放学后,她直奔那个冰棍车,开门见山地说:

“阿姨,您的冰棍变质了,不能再卖了,昨天我们吃了闹肚子了。” “净瞎说!我的冰棍从来都是好好的,你们不定吃了什么东西才闹肚子的。” 阿姨毫不客气,把江雪轰开。这时,一群小同学跑过来,都要卖冰棍。江雪急得大叫:“她的冰棍坏啦,吃了会拉肚子!”可阿姨的鼓动下,半信半疑的小同学还是把冰棍塞到了嘴里。

3、交流与分享。

4、法律约束公民行为规范。其实呀,除了保障公民的人身安全与利益以外,我们的法律还明确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5、小结。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就像钟表拥有了齿轮才会转动,法律就是我们和谐社会的齿轮。维护法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

[设计意图:了解身边的法律,用法律解决生活小案例,从而明确法律的意义和作用,即:了解法律是保护人们切身利益和明确所应履行的义务的标准,法律的最终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护法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便水到渠成了。]

四、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1、议一议:除了制定法律,要做到法治还需要什么?

2、观看演讲视频《命运的0.1秒》

3、分享与交流:看完视频,你觉得除了制定法律,要做到法治还需要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讨论和观看视频明白共建法治国家不是只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就可以了,还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不能贪图一己之力、一时之快就翻越法律的界限,否则最终不仅自尝苦果,还给他人带来伤害。]

五、班会小结

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不仅不要做违法的事,而且要努力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来做我们的保护伞,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在这里,我想向所有的同学们提出倡议,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因为——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

教育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法治的意义和重要性。在本课中将“法治”的概念具象化,从孩子身边常见的事例入手,明白了法律的作用和共建法治社会的重要性,即法律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而维护法治才能共建和谐社会。因而自然而然就延伸到如何共建法治社会。借交警宫磊的演讲《生命的0.1秒》,学生体会到了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在本课的案例分析的环节中,学生参与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高。有很多同学搜集了一大堆资料,却不敢举手,分析原因,我认为是学生还缺乏对法律法规具体条款的理解导致。因此,我认为在此环节之前如果能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谈谈对自己搜集的资料的理解,会令学生对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的体会更加深入,从而活学活用。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也出现了抓得过紧的情况,没有放开手让学生完全谈出自己的理解。这也都是我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之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遵纪守法从一点一滴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宪法中有关法治的知识,实现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

三年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遵纪守法从一点一滴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主题班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宪法中有关法治的知识,实现法治,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目......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篇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篇——爱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题队会教案丙谷镇中心学校中队辅导员杨宗梅活动背景2014年儿童节前夕,总书记到北京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教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教育———兰滩九年制学校庆祝国庆节系列活动活动目的:以“国庆节”为契机,大力开展“爱国”主题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树立民族自豪感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和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是来自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研一学生,我的名字叫任杰。当我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之后,心潮澎湃,我觉得富强民主文明......

《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共建法治国家,人人有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法治”(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核心价值观法制建设 人人有责 教学设计 法治 核心价值观法制建设 人人有责 教学设计 法治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