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统计与概率)_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统计与概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课题:统计与概率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第十二册第96--9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统计的意义,认识统计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对于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2.通过复习,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逐步掌握对知识进行复习整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平均数。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介绍统计的意义。统计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先要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再做出决定。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和方法。
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揭示课题:统计与概率)
【设计意图】了解统计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互动整理。
1.整理和复习教材第96页第1题。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1)指名汇报交流。鼓励学生进行互相补充。(2)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
统计与可能性: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平均数、可能性。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回忆整理所学过的统计知识。有助于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2.整理和复习教材第96页第2题。
各种统计图都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1)条形统计图。
从条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大小和不同数据的差异。(2)折线统计图。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便于直观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3)扇形统计图。
从扇形统计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便于反映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交流,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它们的优越性。3.整理和复习教材第96页第3题。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1)提问: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常用的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从报纸、杂志、图书和网络中获取。
(2)交流进行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①.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②.根据调查的主题和数据设计调查表(用于问卷调查)或统计表(用于收集现成数据)
③.确定调查的方法。是实地调查、测量,还是问卷调查,或是收集各种媒体上的信息。
④.进行调查,确定数据记录的方法。明确把数据记录在调查表上还是在统计表上。⑤.整理和描述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⑥.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学生独立填写教材第96页的学生个人情况调查表。
【设计意图】了解感受收集信息的过程,掌握进行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4.整理和复习教材第97页第4题。
投影出示教材第97页第4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根据以上统计图表,你得到什么信息?
(2)除了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外,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设计意图】结合例子,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分析统计图。5.复习近平均数和可能性。
投影出示教材97页第5题。六(1)班同学身高、体重情况统计表。(1)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各是多少?
①提问: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平均数=总数÷份数
② 计算统计表身高、体重的平均数。
(2)小组讨论。什么数据能代表全班同学的身高和体重?
(3)可能性。如果把全班同学编号,随意抽取一名学生,该生体重在36千克及以上的可能性大?还是在39千克及以上的可能性大? 【设计意图】运用平均数和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加深认识。
三、巩固练习。教材第98—99页“练习二十一”。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安排一下作为课后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练习题,加深对统计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应该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回忆整理本课所复习的内容,促进知识系统化。
五、作业布置:书本第98页的练习二十一第1、2、3题 【板书设计】 统计与概率 统计表
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便于了解数量大小
折现统计图:便于反映数量变化趋势
扇形统计图:便于反映部分与整体关系
平均数
可能性
【教学反思】
《统计与概率》这一课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要使学生形成统计观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真正深入到统计观念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统计与概率》这一课我认为本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所期望的目标,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是:这节课在展示学生调查问题制作统计图表时,虽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但时间过少,过快。如果能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比较同一个调查问题为什么会有多种的整理数据的方法,这样学生就能进一步增加统计意识,认识到各种统计图表的作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并且经过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最终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的过程。
复习内容:统计复习目标系统地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复习过程:一回顾与交流1. 收集数据,统计表。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
整理和复习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可能性的认识,掌握可能性的基础知识,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经历预测等实验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复习过程......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复习内容:概率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1课时(总第20课时)一、 教材分析【复习内容】教科书第12册112页-113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第1题。【知识要点】⒈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以及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