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教学设计(定稿)_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2020-02-27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定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宁夏青铜峡市第六中学

梁淑琴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明白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2、准确掌握我国5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地理位置,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3、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这节课主要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单元教材中,上承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下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学习这段历史,有助于学生理解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因此,改革开放这节课在本单元教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历史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初步具备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我校农村学生比较多,他们可以从父母和爷爷奶奶那里获取一些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乡发生变化的信息。但他们对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所知甚少,地理知识也比较欠缺。鉴于此,在教学中,要抓住他们思维比较活跃,爱发表见解,爱表现自己,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等特点,一方面用直观生动的语言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音频、视频资料,预设一些问题,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启发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目标、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

2、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中,找出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

3、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播放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的历史。

2、视频播放《春天的故事》,用歌曲形式导入对外开放的学习主题。

3、使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构建时空概念,树立历史的空间感,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多媒体展示改革开放后深圳、上海浦东开发区迅速崛起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

2、通过对广州、厦门等地在中国近代史上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在现代史上被开放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

五、教学时间及重难点:

本课学习一课时。

重点是: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难点是:如何认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调整变革生产关系,解放并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六、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方法: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学习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采用直观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发引导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实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学习方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方法。采用合作学习、运用地图记忆、问题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引入本课学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也许是历史的巧合,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这一天,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生了这样的一幕历史。

(激发学生兴趣,快速引入学习主题)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播放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的历史。

2、视频展示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

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预设问题: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改革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求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指导学生前后桌四人小组互相讨论。)教师总结: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说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变化。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1、视频展示海尔集团历史变迁的图文资料 材料:“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预设问题: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这种局面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要求学生依据教材内容总结。

(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论从史出,从而使历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形成学生内在的品质,实现历史课学习的常态化。)

2、预设问题: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内容。)学生依据教材总结(略)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视频播放《春天的故事》

用歌曲形式导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中,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新的学习主题。

2、使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构建时空概念,树立历史的空间感,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直观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3、视频展示改革开放后深圳、上海浦东开发区迅速崛起的图文资料,让学生感受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

4、问题探究: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区别? 设计意图:

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历史,实现历史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教师总结:

中国近代史中开放通商口岸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今天的对外开放是为了发展我国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力强盛才能使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道理,从而树立努力学习,建设国家的远大理想。)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板书进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概述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依据板书进行,提高学生归纳总结概述问题的能力。拓展应用:

通过预设四道选择题,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一道材料分析题和一道合作探究题,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八大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邓小平复出

D、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加快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是()

A、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租让制和租借制

C、股份合作制

D、租借制和承包制

4、被人们以“一夜崛起的城市”来形容其发展变化快的城市是()

A、海口

B、北京

C、深圳

D、上海

5、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头遍哨子不买帐,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6、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引导、点拨。)教师总结:

经济特区利用国家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利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八、板书设计(视频展示)板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简单明了。

九、课后作业(视频展示)巩固学习内容,提升学生能力。视频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要求会唱的学生跟唱),在高昂向上的歌声中结束教学,为下节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好情境铺垫。

十、自我评价

备课时本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依据教材而不是依赖教材的教学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内容作了整合和取舍,把国有企业的改革放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面来学习,理由是这两个问题都属于对内改革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学习起来围绕一个主题,达到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总体设计结构合理,教学紧紧围绕三个学习主题,注重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预设,借助多媒体音频、视频、图文资料,让学生感知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场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三个教学主题的问题预设有层次有梯度,兼顾学困生,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和发展。

存在的不足是:教师预设的问题有点多,学生探究性活动的时间略显不足。

作者简介:

梁淑琴,女,汉族,出生于1965年9月,1988年7月毕业于宁夏大学历史系,中教一级职称。本人一直从事初中、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良好的学科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获得教学设计和优质课奖项。2010年5月代表宁夏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全国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并获得二等奖,2011年5月被评为“国培”优秀学员,《沧海桑田共话近代历史变迁》(教学叙事)和“国培”心路回放(研修日志)被国家继教网收录。渴望学习、分享、交流、提高的我,期待着您对我拙作的雅正,请您不吝赐教。谢谢!

姓名:梁淑琴

单位:宁夏青铜峡市第六中学 邮编:751600

邮箱:qszlsq123@126.com 电话:*** 6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这节课主要讲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单元教材......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本课时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新中国的巨大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后,......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以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是对前一课我党提出的伟大决策实施的具体阐述,主要讲述实......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改革开放 [1000字]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含义,知道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认识改革对......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定稿).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改革开放》教学设计(定稿)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定稿 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改革开放 定稿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