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学设计_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过零丁洋优秀教学设计”。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襄城县茨沟初级中学
陈俊凤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课时安排:1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法兰西万岁”能表现出哈默尔先生的慷慨正气,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能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他的诗歌《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作者、背景简介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与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接下来,请同学展示预习成果。你了解的文天祥是怎样的?
明确:作家经历、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浏览一下。(课件展示)《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教别人背叛父母吗?”经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张弘范读后深受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
师: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是怎样的一首诗,竟然能够打动战场上兵戈相见的敌人?又是怎样的一首诗,让千百年来无数国人为之动容?
三、初读诗歌
朗读、诗译
师: 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歌(1、正音,2、押韵,3、韵脚“经”、“星”、“萍”、“丁”、“青”,4、节奏223,七言律师的特点)
师:同学们是否能读懂这首诗呢?(关键字词的解释)
起一经:四周星:寥落:荒凉冷落。指战争造成的残破景象。惶恐:惊慌恐惧。汗青:指史册。
师:你们是如何翻译的呢?老师给大家一些建议:(课件展示。)1.正确释字,诗意扩充。2.语言凝练、尽量押韵。
们所说的状元。
(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文天祥立即捐献家资充当军费抗元,次年与元军讲和时被扣留。元方多次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只好将他押解北方。师: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生:“辛苦”、“寥落”。
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生: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师: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师: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读得感情充沛,读出了一种凄楚的味道。)
2、师:诗歌的哪一联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
颔联、它用哪些意象来进行抒情?(饱含情感的物象,一般是自然景物)生:“柳絮”、“浮萍”。
师:柳絮,大家非常熟悉,微风一起,四处飘零,落在地上,任人踩踏。诗人为什么说山河破碎像柳絮呢? 生:因为国土遭到元军的蹂躏,山河破碎,南宋王朝覆亡在即,所以像风中柳絮。已经无可挽回了!师:浮萍是什么?它与柳絮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方向。师: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漂泊浮萍本无根”。何况这又是风雨中的浮萍,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国家将亡,自己身陷敌手,孤零一人,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师:这两句诗句都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师:以比喻的方式(对偶)写国势和身世,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和身世的惨淡,那么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生:国破家亡的悲哀。
师: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 生:语调低沉,语速要慢。师:你来试试。
3、师:哪一联可以看出国家当时的形势险恶,个人境况危苦?找学生读颈联 师:有谁听出来了,这里出现了两处地名,分别是什么? 生:惶恐滩、零丁洋。
师:诗人在惶恐滩和零丁洋都经历了什么? 生:兵败后从惶恐滩头撤退。(1277年兵败后途经此地,可见诗人在追忆往事)生:被押解到零丁洋。(1279年,作为俘虏被押解途径此处,写现状)师:“说惶恐”、“叹零丁” 里面的“惶恐”和“零丁”只指地名吗? 生:不是。
师:那还指什么? 生:“说惶恐” 表示自己当时,对国家举步维艰的忧惧不安。生:“叹零丁” 是诗人慨叹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深感孤苦零丁。
师: 看来同学真正读懂了作者这两句中,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 “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1.诗意解析。2.字词品味。3.情感体会。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对比。5.写作手法(虚实结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生:首联,仅用14个字,就写出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语言凝练概括。生:颔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极有艺术感染力。生:颈联,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诗人处境的艰危,表现过去的惶恐和眼前的零丁,对仗工整。生:尾联,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现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合生取义的生死观,震撼人心,感天动地。师:《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人生壮歌,因此,它慷慨悲壮、气吞山歌。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吗? 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请同学们搜集整理。
七,回顾课文,布置作业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默写本诗。
3、课后阅读,正气歌,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崇相西初中 张祥 教学目标:1、对诗人经历与写作背景了解与掌握。2、品读鉴赏,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品读鉴赏,感受......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河口学校 彭媛媛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的相关知识,理解古诗意思,背诵这首诗。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阅读、理解诗歌内容,品味鉴赏诗歌语言。 3.全力以赴,激情投......
过零丁洋导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你从中读到了什么?自由是作者的信仰或说是理想,诗人为了追求信仰和理想,宁愿牺牲一切—......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刘雨晨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学习《过零丁洋》、《浣溪沙》两首诗,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背诵。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诵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