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_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李益清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材39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明确不规则的物体可以通过排水的方法计算出它的体积,并渗透转化的思想。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把直尺、一个实心正方体教具、若干个量杯和土豆。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出示《乌鸦喝水》的漫画组图。
师:“同学们,《乌鸦喝水》的故事,相信你们早有耳闻。请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
生:“乌鸦将许多的小石头投入瓶子里,水面上升,这样它就喝到水了。” 师:“这可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呀!现在,李老师效仿乌鸦喝水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设计意图: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做导入,富有趣味性,同时简单明了地暗
示了本节课新知的数学原理。)
(二)问题探究
(1)师:这是一个什么立体图形?(课件出示正方体)生:这是一个正方体。
师:我这里有一把尺子,你能帮我测量出它的棱长大约是多少吗?
通过一名学生对正方体棱长的测量,发现这是一个棱长大约为4cm的正方体。如图:
(2)复习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这个正方体的体积。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4×4×4=64(立方厘米)(3)通过对长方体棱长的测量,运用公式,我们很容易计算出正方体的体积。师:如果没有尺子,你将如何设法求出它的体积?
(三)教授新知
1、探究排水法原理。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量杯,分别盛了100ml的水,将正方体投入其中一个量杯。观察并对比,此时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水面上升了。” 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因为正方体占了量杯中水的体积,所以水面上升了。” 师:“你能替我观察此时量杯中水的体积吗?”
生:“大约是164ml。”
师:“那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大约是64立方厘米。”
师:“请你观察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和物体的体积有什么联系?” 生:“物体的体积就等于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板书原理: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全班齐读)
2、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师:“这个正方体,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方式算出它的体积的呢?” 生:“
1、通过用尺子测量。
2、把它放入水里测量。”
师:“老师这儿有个土豆,我想用尺子测量它的长、宽、高,可以吗?” 生:“不可以!因为这是一个不规则物体。”(板书课题: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小组实验
师:“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测量你手中土豆的体积。” 我对你们提出了实验要求。(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要求”是学生动手实验能否顺利完成的前提与保障。)附图:
师:“请小组长来汇报你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生1:“放入物体前,水的容积为150ml,放入物体后水的容积为173ml,相差23ml,所以土豆体积为23立方厘米。”
生2:“放入物体前,水的容积为150ml,放入物体后水的容积为195ml,相差45ml,所以土豆体积为45立方厘米。”
生3:“放入无提前,水的容积为150ml,放入物体后水的容积为187ml,相差45ml,所以土豆体积为37立方厘米。” 此时,师用动画演示该生的实验过程。
(设计意图:当学生边叙述实验过程,教师边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既直观感受了实验的全过程,又再次强化了排水法的原理即:水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师:“我们把这种利用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求物体体积的方法叫做排水法。”(设计意图:在学生对新知掌握了的情况下,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学生印象深刻。)
(五)生活中的数学
师:“请问同学们,是不是大自然中的所有物体都能用排水法测量它们的体积?” 生:“不全是。”
师:“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1:“乒乓球。因为它浮于水面。” 生2:“冰块。因为它可溶于水。” 生3:“海绵。因为它吸水。”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此环节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六)巩固练习
1、爸爸在一个底面积为51dm 的长方体鱼缸里放了一个假山石,放入后,假山石被完全浸没,水面上升了3cm。这个假山石的体积有多大?
2、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dm,宽1.5dm,里面装有水,水深1dm。放入一个西红柿后,水面升高了0.2dm,这个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
3、将一个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的水中。取出铁块后,水面下降了0.5cm。长方体容器的长是5cm,宽是2cm。这块正方体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4、珊瑚石的体积有多大?(课件出示图片及计算数据。)
5、在一个装满水的棱长为20cm的正方体水缸里有一块长为16cm,宽为10cm的长方体铁块,当把铁块取出后,水缸里的水下降了2cm。这时铁块的高是多少?(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强化对本节课新知的学习。)
(七)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你有哪些收获?(设计意图:回顾整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
七、板书设计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体积
八、课后练习
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5dm,宽2.5dm,里面装有水,水深1dm。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dm,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2、把一个铁球沉没在长1.5分米,宽1.2分米的长方体容器里。水面由4.5分米上升到6分米,这个铁球的体积是多少?
3、在一只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体水缸中,放入一块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铁块后,水面会上升多少厘米?
4、小刚家有一个正方体的鱼缸,从里面量棱长是12厘米,取出两条同样大的金鱼后,水面下降了0.4厘米。一条金鱼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在一个玻璃缸中倒入200毫升的水,再放入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铁块,铁块和水的总体积是320立方厘米,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亮点在于运用实验操作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教学重点,并提升学生自己总结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在于通过实验推导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这个教学重点之后,学生能在接下来的变式练习中自主归纳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下降部分的体积”,从而完整地小结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水面上升(或下降)部分的体积”。让学生通过实验——习题——自我发现问题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但在本节课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教学重点的讲解太少,导致练习部分的解题速度有所延误;习题的设计太多,分层练习不突出;数学语言的讲授不够规范。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做到更好。
《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设计东莞市常平实验小学 张海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求不规则物体的......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的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重点: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会正确的.求不规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