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教学设计_迟到教学设计详细
迟到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迟到教学设计详细”。
《迟到》教学设计
金堂县实验小学
薛小英
教材分析:
《迟到》说教材五年级上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语言朴实、耐人寻味的记叙文,课文用回忆的方式定了作者小时候因为迟到发生在她和父亲之间的一个故事。后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间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尾尾道来,告诉学生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学情分析:
我们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大多数学生有了很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会默读、速读、浏览课文,在预习中能够自主解决生字和词语。学会抓住课文的中心段、中心句,概括课文的大意。能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写下批注。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较弱。因此,本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帮父女俩心灵对话的环节,让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训练提高。
设计理念: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发展水平尝试着运用“自主阅读、点拨方法、精读感悟、升华情感”的学习模式,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即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前提下,学生产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并能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运用比较阅读,前后联系展开联想和想象等阅读方法,加深理解和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理解对“我”的严厉和疼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诵读课文,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重点:
1、通过具体词句感受严厉而深沉的父爱,理解父爱对作者的影响。
2、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思路及意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女士七十多岁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七十多岁了,一生经历的事不少,但这件‘迟到’的事对我来说应当是刻骨铭心的。如果说爸爸影响了我,我又影响了读者,那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
林海音的爸爸是如何影响了她,以致刻骨铭心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迟到》去深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父亲和“我”。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概括写父亲特点的句子?(出示第一段)(学生边谈体会边读,理解父亲非常严、疼)
2、你从哪件事感受到父亲对我的严?(快要迟到了,我还懒在床上不起床,我挨打了)父亲一开始就想打我吗?
好,我们一起来看父亲喊我起床的几句话?
(1)引导学生感受父亲严厉的神态“瞪”、语言“快起!怎么不起来!起!”,并结合具体的句子来体会。小声读父亲的话,找出能体现父亲严的词、句,甚至是标点符号,谈感受。读父亲的话该怎么读?(朗读指导)
小结: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一个简单的“起”字已经让我们感受到父亲真的生气了,可我居然有勇气不挪动,于是我挨打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受父亲的严,为后文的“打”做铺垫,明白父亲是发出几次命令,女儿仍不挪动的情况下才要打女儿的。朗读指导时,教师适时评价、点拨,给学生个性化朗读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在体验中把语言文字独到的理解感悟通过读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语感。〕
(2)感悟打的部分。
请同学们默读我被打的段落,把表现父亲严厉的句子或词语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感受批注。
①“爸气极了„„我挨打了!”
抓打的动作:“拖起来”“抄起”“倒转来拿”“一抡”感受到父亲十分生气,打得狠。
抓打的声音:“咻咻”,感受打得狠。
(朗读指导时,出示挂图,便于形象理解,更好地朗读,读时突出强调打的动作和声音。)
小结:父亲打得真狠呀!我似乎听到了女儿的哭声,文中还有描写父亲打得狠的句子吗?
②“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去上学。” 抓“从床头打到床尾”“哭号”
即使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要冒雨去上学,你能想象作者当时的样子样子吗?(狼狈)
小结:看来父亲是扎扎实实地打了我一顿啊!③其实还有一处也可以看出父亲狠打了我? “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
小结:聪明,你从我受伤的程度感受到父亲的严。
〔设计意图:感悟父亲的严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精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琢磨词句,琢出丰富的内涵,磨出浓浓的语文味儿。让学生直接“接触”文本,在“品析语言”“欣赏语言”这样的语文实践中学习积累语言,习得语感,提高阅读水平和感悟能力。〕
3、父亲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我哭号,我躲避,我的身上甚至鼓起一道道红肿的伤痕,此时,觉得课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好父亲吗?
小结:看来父亲的严厉中包含着疼爱呀?
〔设计意图:感悟父亲的严中有爱。让学生明白父亲打我,是想让我改正错误,怕我养成坏习惯,只想给我一个教训而已。〕
4、你还从文章的哪些语句体会到了父亲的疼爱,默读下文。“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面前„„父拿出两个铜板给我。”(出示这一段)这段写了什么?(送夹袄和铜板)
抓“看”,为什么父亲不直接把花夹袄给我,硬要看着我穿上? 小结:这么简单朴素的语句却蕴含着感人的力量。(女生读)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使学生入境悟情,受到感染。为后面的写作铺垫。〕
出示课件图:同学们,这就是当时的情景。女儿走后,爸爸想起女儿痛苦的哭号,想起女儿那红肿的鞭痕,他怎么放心得下?看似狠心的爸爸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见到了女儿,爸爸嘴里虽然没说什么,可他那动作,那眼神的背后有多少心里话想对女儿说啊!
女儿望着慈爱的父亲,默默地穿上夹袄,接过铜板,一股暖流顿涌上心头,此时,她真想对爸爸说啊!
(男同学写一写父亲此时想要告诉女儿的心里话。女同学写一写女儿此时想要对父亲说的心里话。)
父女俩站在教室外面,谁也没有说话,但他们心中都有千言万语想告诉对方,让我们帮他们父女俩把心里话说出来吧!谁愿意来帮帮他们?(请一男一女对话汇报)
部分学生精彩发言:
父亲:女儿呀,爸爸也不忍心打你呀,女儿:爸爸,我知道错了。我知道您是爱我的,只不过不善于表达罢了。爸,刚才老师叫静默时,我就已经知道我错了,我不应该惹您生气。爸爸,对不起!
(教师点评:是呀,老师的教导,爸爸的关爱,“我”的自我反省让“我”知错就改,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父亲:孩子,女儿:爸爸,当我(教师点评:鞭子打在女儿的身上,疼在爸爸的心上呀。对,那藤鞭子也是一种爱,这爱必将温暖小海音的一生。)
„„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言,点拨引导,并及时做出恰当的评价)
小结:多感人的场面呀!齐读这一段。
〔设计意图:以父女俩谁也没有说话为契机,挖掘文本,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这一环节中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明白面对错误及时改正除了有客观影响,还需主观努力即自己善于反思和自省。〕
5、作者读懂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父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早饭也要赶去学校的变化,然而作者改变的又何止这些呢?由此改变了小海音的未来和人生啊?
(出示林海音图片及文学成就,录音材料)
三、结束语: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作者读懂了父爱,我们也更深入地理解了父爱,相信以后,每个孩子都能正确理解父母的爱,认真面对错误,并及时改正错。
四、作业布置:
写一件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故事,要求写出父亲充满爱的语言、表情、动作,写出你是怎样在父亲的关怀、鼓励、鞭策下成长的。
五、板书设计:
迟到
爱
父亲
—————————— “我”(改错)
疼
严
父爱重如山 父爱深似海 教学反思:
《迟到》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
《迟到》教学设计......
《迟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迟到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迟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自主学习生字新词。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