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语文二年级下13学棋教学设计_13学棋教案
苏教语文二年级下13学棋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13学棋教案”。
13、学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能手、远近闻名、专心致志”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3、通过朗读,对比两位学生学棋的不同表现,懂得读书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复习生字词了解课本内容
1、你能用其中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老师先说一个:古时候,有两个学生跟秋学棋。
2、专心致志能手用因为„„所以把这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3、指名读,你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可以做动作来解释给大家看。什么时候会走神,因为他走神了,所以老师――提醒他要注意听讲。
二、学习第一段
1、(直接出示内容)指名读。
2、第一段的内容老师觉得太长了,哪位聪明的小朋友帮一帮老师,用一句话把这一段的意思说出来。(用因为„„所以„„复述内容)
出示:因为秋______,所以有两个学生______。多指名说
3、过渡:说得真是太棒了!不知道你们的眼睛亮不亮?
看图:两个学生开始学下围棋,你觉得他们学得怎样?看看哪位同学的眼睛最亮。自主看图
三、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两个学生分别是怎么学的(指导注意观察眼神、动作、表情)。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2、轻声读第二段,用你聪明的脑袋,灵巧的小手,找出你认为能反映他们学习情况的地方(先找出表现那个学习特别认真的学生的词语)
专心致志一边一边问上几句(学问学问,要学要问,眼到耳到心到)(1)谁能读出一个学生学棋的认真劲儿,指名读,师生评价
哪儿读得好,哪个词,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再读,品读,齐读。
走了神想拉弓射箭只听了一会儿(三心二意、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又去想别的事了 指名说为什么
(2)能不能读出另一个学生走神的感觉,如果你愿意可以在需要的地方,加上一些动作,因为是走神嘛,动来动去是正常的。同桌练一练,一人读,一人演,看谁练得最像那个走神的学生。
指名练,(脱离书本)评价眼神、动作、表情。
3、轻声连起来自读,老师巡视
4、小结
农民伯伯有一句老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付出了汗水,就会有丰收的喜悦,你心不在焉、上课走神,不付出努力当然什么都得不到。现在,老师请你猜一下,这两个学生最后会是怎样的呢?指名说(说出理由)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一下子就猜到了他们的结局,果然如此(出示)齐读
四、总结课文
今天,老师发现同学们就像那个专心致志学棋的学生一样,个个很认真,看来,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大收获,是不是?你能勇敢地举起你的手,向我们大家说一说你心里的话。注意表扬评价
出示:
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后来成了(出色,了不起、独一无二)____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___,所以棋艺_____。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___,不能____。指名说(还有不一样的吗?)
第二课时
一、指导写生字。
志:上面是“士”不是“土”。
致:左右等宽,右边是“反文旁”。
作、独、棋;左窄右宽。
箭:下半部宽些。
二、指导背诵。
重点指导第二自然段。
1、引读,理清层次。
这两个学生是怎么学下棋的呢?一个学生————、另一个学生————。听着听着————,想着想着————,老师发现了,就————,可他————。
2、图文对照,熟读成诵。
指导观察图中的人物动作特点,抓住“听、看、问”及‘听、想、做“两组动作,熟读成诵。
3、板书,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分组背诵。
三、指导造句。
1、例句: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2、指导用“一边„„一边„„”练习造句。
板书:学棋
秋
能手
一个
专心致志 出色的棋手
另一个 很不专心 没多大长进
狐假虎威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成语“狐假虎威”的寓意。2 认读文中2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掌握多音字“闷”。 3 指导书写生字。......
二年级语文下册《学棋》第二课时教案以他斗小学普艳丽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二、教......
二年级语文下册《学棋》教学设计二年级语文下册《学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二、教学重点和......
蚕姑娘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知道这些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初步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