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_四下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四下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吕河中心校:曹文丽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67观察物体。
二、学情分析
让学生学会观察物体,是以后教学几何中的“三视图”的基础。本课只是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物,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为以后学习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图形作准备。将教材提供的恐龙换成同学们的书包和一些学生们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观察,更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观察物体都有经历,但思维处于无序的、无意识的状态,没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所以教学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层面上提升到数学思考层面上,挖掘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力的因素。在教学时,我尽量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充分体验,在体验中充分想象。
三、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注重学生观察体验、合作交流的过程。
2、“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与合作交流。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探究图形变化中感受乐趣,学会欣赏数学美;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不同。
2、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活动。在参与的观察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评价。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六、教学准备:
眼睛形状的彩纸:观察,长方形的彩纸:物体,课件,学生分小组编号,学生书包。
七、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
小游戏: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比比谁的反应快。(指前面呀指前面,指后面呀指后面、、、、、、侧面、上面、下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照相吗?老师可是一个摄影爱好者,瞧,在昨天我就拍了几张照片,想不想欣赏一下?(出示从不同方位拍的教室的图片,学生猜猜这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哪儿拍的。)
2、那老师就纳闷了:对于同一间教室,我拍下的图片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老师站的位置不同)
2、刚才同学们用眼睛认真、仔细的看,这就叫“观察”(板书观察)
3、你们觉得“观察”有趣吗?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观察书包:(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1)我们观察的第一个对象就是和我们朝夕相伴的书包。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我天天背着书包,不看不看也要看几十遍呢,有什么好观察?那老师要告诉你,通过今天的观察,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请看观察的要求:请小组长把书包放在桌子的中间,把书包的正面对着老师。(介绍书包的几个面)接下来,请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观察,然后悄悄地告诉你这个和你朝夕相伴的好朋友:说说你在它的那一面?你看见了什么?(学生汇报,表扬认真倾听的学生,认真倾听是我们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学生闭上眼睛,将刚才看见的书包的样子深深的记在脑海里)
(2)这是你在你的座位上所看见的,那你想不想到别人的座位上去换着观察观察?听口令,请按照1号到2号,2号到3号,3号到4号,4号到1号,这样的顺序来换一换,比比哪个组的动作又轻又快!说说你又在书包的什么面,又看见了什么?(学生汇报)
(3)现在我们又回到了原来的座位,那通过刚才我们的换位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小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观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书包的形状也就不一样了。(板书: 同一物体——不同位置 ——看到的形状不懂)
(5)瞧,经过你的细心观察,对你的这个老伙伴又有了新的认识吧。在你的内心深处是不是有一种很成功的感觉?瞧,学习多有乐趣呀!
2、小摄影师学照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观察方法)根据老师出示的照片找位置。(对于一些较大的、不能动的物体,我们就要站在不同位置,从不同角度观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但对于一些小的观察物体,我们可以转动它来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当摄影师容易吗?(只要我们善于动脑,爱学习,什么事情都会变得很容易!)
3、故事。(要想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进行全面的观察。)(1)刚才大家表现的那么棒,老师奖励你们一个好听的故事吧。(课件播放:关于大象的故事,伴随着录音,同时依次展示画面。)在一个星期天,笑笑、淘气和小精灵他们听说动物园来了一头大象,这可是他们做梦都想见到的真的大象,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了动物园,走到大象的跟前,笑笑高兴的说:哦,原来,大象有大大的眼睛,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蒲扇。淘气也高兴的说:哦,原来,大象是两根柱子顶个门,上面还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小精灵也迫不及待的说:哈哈哈,原来大象是四根柱子,上面还有着厚厚的墙壁。
(2)师: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只大象呀?(1只)为什么看见的不一样呢?(观察的角度不同)那你能说出他们三人分别是从什么地方看的吗? 大象是不是向他们说的那个样子?那要想让他们知道大象到底长什么样子?你给他们出出主意吧!(对大象进行全面的观察)
(3)小结: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去观察一个物体或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都不能盲目的下结论,都要对这个物体或这个问题进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得出最后的结论。
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的物体有很多,比如我们的书包,桌子、文具盒、书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观察对象,瞧,这里就有几位同学正在观察数学课本呢,你知道右边的几幅图分别是他们谁看见的吗?请同学们翻到课本 页,完成书上的练习题。(汇报、展示、学生互评)
三、学以致用
刚才在上课时,老师就告诉大家我是一个摄影爱好者,我还照了很多好看的照片呢,想不想再欣赏欣赏?
1、(出示学校的图片)说说老师是从它的什么面照的?
2、(出示消毒柜的图片)说说老师是从它的什么面照的?
3、(出示图形的图片)说说它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图形各是什么?
四、小结 同学们,观察物体有趣吗?说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
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有心人!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第一课时“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义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焦作市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原杰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第67、70页内容)。二、......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姓 名:谢淑华 作者单位:赣州市文清路小学 邮 编: 341000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67页《观察物体》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68页、70页《观察物体》.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 苏教四数上34页---35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感受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前面右面和上面的图形,能辨认并能 根据一个或者两个面的形状,摆出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