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_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案”。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7.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大禹制服洪水的艰难。
3、体悟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伟大英雄。教学重点:感悟大禹治水的艰难。
教学难点:体悟大禹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一心为民的伟大精神。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前活动:背诵《三字经》第二篇章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认识了一位治水的英雄,他的名字叫——板书“禹” 提问:他干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孩子书空生字“治”,师板书“治水”。他被人们尊称为“大禹”。为什么呢?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故事。
2、老师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本连环画,还记得吗?一起来重温一下,谁来读一读。出示:四幅图,学生复习词语。
(一)滔滔的洪水 老百姓 无家可归
(二)察看水流地形 挖通九条大河 劈开九座大山 引导洪水入海
(三)三过家门而不入
(四)制服 伟大英雄 代代相传
3、你能简单来复述一下这个神话故事吗?
二、精读课文
(一)洪水泛滥,学习第1小节
过渡: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跟着课文穿越到几千年到古代看一看,打开语文书翻到15课,师引读第一小节,出示内容。
1、播放洪水视频
(1)你有什么感受?(凶猛,可怕,感受洪水之大,百姓之苦。)(2)理解“滔滔的洪水”,所以我们常说“洪水滔天,犹如猛兽。” 点评:滔滔的洪水,令人胆战心惊。/滔滔的洪水,肆虐而行。
2、理解“无家可归”。师拓展:传说,人们为了避开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兽一样的生活;为了避开洪水,人们把家安在大树上,像猴子一样爬上爬下,东奔西走,居无定所,我们可以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无家可归”。
3、指导朗读。
过渡:滔滔的洪水来袭,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读到这儿,你的心情如何?
点评: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太可怜了!/我们再来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感受当时老百姓们对洪水的恐惧。
(二)治理洪水,学习第2小节
过渡: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时常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日子,能让老百姓这种苦难的日子继续下去吗?不行!这时,谁挺身而出了——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好一个造福百姓的“决心”啊!出示第二小节。师:治理洪水可不是一年两年的轻松事。
1、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你自己读一读第2小节。看一看他为治理洪水做了哪些事?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2、汇报时相机点拨提升:
(1)为了察看水流,肯定需要常在湿漉漉的河边行走。/为了察看地形,更是常年奔走,翻山越岭。(2)“九”虚指。在字典中就有多次或多数的意思,现在的成语中也常有带“九”的。拓展:九牛一毛 九死一生 九霄云外
(3)相机理解:“千山万水”这其中的每一座山,大禹都爬过;这其中的每一条河,大禹都趟过。
3、他要察看水流和地形,他要挖通许多条河,要劈开许多座山,还要引导河水流入大海,在这治水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4、小组合作学习:
(1)想一想:禹在治水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2)讨论完问题后,再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小节。
5、小组汇报
预设遇到哪些困难?
察看水流遇到的困难?/勘查地形/挖通大河/劈开大山
师点评:据说禹为了察看水流,脚常年泡在水中,连脚后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拐杖走路。为了勘查地形,鞋子磨破,双脚起泡,那是常有之事。
为了挖通大河,劈开大山,常和百姓们一起日夜劳作,马不停蹄。为了引导河水流入大海,更是不辞辛苦,费尽心思,用尽办法。
相机理解“千辛万苦”
6、此时此刻,你觉得禹怎么样啊?(感受大禹的不怕艰辛,吃苦耐劳。板书:无畏)
7、这样的禹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由请我们班的小男子汉们声情并茂地读一读这一小节。
(三)舍家忘我,学习第3小节
过渡:可是,同学们,老师要告诉大家,他吃的苦远远不止这些,他还得忍受与家人的分离。请女生读一读这个故事?
1、女生读:第3小节
2、书上的故事比较简单,老师给大家带来详细版。
教师补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故事:大禹带领老百姓日夜不停地凿山开渠,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和睡觉。一年又一年,他每天到处奔波,一心治水。有一天,大禹经过家门口,他的妻子刚生下孩子。大禹听到孩子哇哇的啼哭声,可是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探望,匆匆走了。几年后,大禹又经过家门口,妻子抱着儿子站在门口,儿子挥着小手在叫爸爸。大禹深情地望了他们母子一眼,又抓紧时间赶路了。又过了几年,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口,儿子已经十多岁了。他根本不知道站在门口的那个人就是自己的爸爸。大禹让儿子告诉妈妈,等治好洪水后一定回家。大禹说完就又脚不停步地向前奔去。
3、听了这个故事,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填空: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4、请你为禹代言,追问1:
禹啊,禹,难道你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 禹啊,禹,难道你不想回家好好休息吗?
大禹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啊!多么令人敬佩啊!
5、悟一悟:从这些数字中读懂了什么?
点评:舍家为国,这种博大的情怀,真令人佩服!提炼出重点:无私奉献,板书:无私
(四)歌功颂德,学习第4小节
1、过渡:禹就是这样下定决心治水的,在外整整13年,引读第4自然段 过渡: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一个版本的大禹治水故事。
2、大禹治水小古文:
尧(yáo)舜(shùn)时,九河不治,洪水泛(fàn)滥(làn)。尧用鲧(gŭn)治水,鲧用雍(yōng)堵(dūn)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bēi)九泽,度(dúo)九山。疏(shū)通(tōng)河道,因势(shì)利导(dǎo),十三年终克水患(huài)。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过渡:请你自己先读一读,准备接受挑战?
(1)挑战朗读:古文你都能读顺,真了不起!
你能听说他的停顿吗?同桌之间练一练。
(2)挑战理解:你读懂了那句话?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3)思维导读理清人物关系 尧舜鲧禹
补充背景:据说,禹的父亲鲧曾经也花了九年的时间治理洪水,但没有成功。于是,他偷了天上的一种叫息壤的土,这种土能自生自长,他只想着把水堵住,但却始终没有成功!没有能够抵挡洪水的侵袭,而禹却成功了。为什么呢?(4)生说,师提炼板书:智慧
五、总结全文
1、所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人们尊称他为“大禹”,你觉得他伟大在哪儿呢? 指名说。
2、让我们一起再次记住这个故事——读课题
六、推荐阅读
这些神话故事都出自《山海经》,里面聚集了许多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同学们课后可以购买回来,细细阅读。
七、指导写字:
1、被
2、制/治(制度/治疗,治理)治:管理,修建 制:限定,管束,造
八、板书设计:
无畏(大无畏的精深)
大禹治水 无私(博大的胸怀)(代代相传)
智慧(大智慧,科学治水)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卡片。2、说说“治、洪、姓”的结构和偏旁。二、细读课文。1、第2自然段。(1) 指名读......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文分析:本课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段写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教学时要求学生抓住“经常、凶猛”两个词来理解当时洪水的危害。教师可通过录像让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合肥市金葡萄小学 兰兰一、教学目标:认知:1、能正确、有感情德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
《大禹治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大禹治水》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理念:课文是一个传说,由于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