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教学设计_我的一家教学设计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1、《家》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的一家教学设计”。

1、《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家》是语文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写起,运用三个层层递进的比喻,揭示了“家”的真谛,传达了他对“家”的哲学思考。教学过程是“探究课文,领悟‘家’之蕴”、“体味‘家’之情”,着力为学生构建探究的平台。在教学中能够激活学生真切的联想和想象,调动他们的体验和情感,从而使他们理解文章思想内涵,建构新的思想链条,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理解、分析能力都已经有了一定水平,通过七、八年级的积累,已经可以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 自己独特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 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当代作家周国平;并能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提高阅读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在不断地设疑解疑过程中,理解作者对家的三个比喻及其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家”有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自己爱家爱亲人的人类情感,学会珍惜家庭生活。【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三个比喻句的含义,引导学生探求“家”的真谛。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关于家的哲学思考。

2、体会本文极具哲理性的语言特点。【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放音乐《我想有个家》)

每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中总会有一咱莫名的感动,我知道我的感动是对家的感受的共鸣。我不知道同学会对于家是怎样的感受,能谈谈吗?(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我们一起去看看作家周国平对家的感悟:

二、走近作者

周国平,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南极无新闻------乔治王岛手记》等,1988年底以前的作品续集为《周国平文集》(1~6卷),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三、整体感知。

1、解题:“家”是人们所熟悉的名词,周国平的这篇散文从三个层面写出了自己对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2、结构梳理: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家是一只船”是在观察渔民以“船”为家的生活现象之后进行深入思考才得出的。在人生的长河里漂流,家承载着亲人战胜前方变幻莫测的命运。

第二部分“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将人生比作乘船远航,既是远航,就需要休息、停靠港湾、补充给养、恢复体力、放松精神、放飞自由。

第三部分“家是永远的岸”是在第二比喻的基础上提出的,既是远航,就要有目标,学要有彼岸和归宿。家就是航行的目标和停靠的彼岸。

四、语段精读

1、请同学作自由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1)引子有什么作用?

(2)周国平认为家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将家与船联系起来的?

2、学习第三部分

(1)为什么说家是我们永远的岸?“岸”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这一部分的表达方式又是什么? 明确:

(1)作者在前两节思考的基础上,用“永远” 一词把家的本质特征给以鲜明的定位——家是永远的岸。列举事例来 解释,说明一个人不论他经历了什么,艰难困苦也好,飞黄腾达也罢,最后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家。

(2)同样运用了记叙、议论兼抒情多种表达方式。

3、作者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又把家比作船、港湾、岸。请说 说这几种比喻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 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是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是后几个比喻的基础。同样“家是一只船”这个比喻是后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温暖的港湾”是第一个比喻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的出发点。“家是永远的岸”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极致和完成。

4、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5、引用故事、名言等方法,在表达上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

三、拓展延伸。

1、中心句句子剖析:

(1)家是一只船。

【剖析】这句话来自于引子中 “人生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这是作者用一个比喻句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基本观点。家是本体,船是喻体。这个比喻是后面两个比喻的基点。家是港湾,家是岸,都是由家是船生发出去的。

(2)家是温暖的港湾。

【剖析】这个比喻句是上一个比喻句的深入,又是下一个比喻句的出发点。本体是家,喻体是港湾。对于在岁月之河中漂泊的人来说,家是船;对于航行在人生河道上的船而言,港湾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家就是为船提供停泊、休憩、躲避风浪的港湾。

(3)家是永远的岸。

【剖析】本体是家,喻体是岸。这个比喻是“家是温暖的港湾”的深化,是三个比喻所传达的思想的完成,在逻辑上既是对前两个比喻的升华。表达了家不仅是港湾,从人生的起始到终结来看,家是永远的岸――它既是每个人登临人生世界的起步之岸,也是每个人离开现实人生的离别之岸。

2、总结句句子剖析: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

【剖析】本文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把家比作船、港湾、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话题提出的引子。

3、过渡句句子剖析:

①那么,家是什么呢?

【剖析】设问句,引起下文作者对家的三个层次的认识和思考。

②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影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剖析】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引用尼采的话既引出了话题,又把对家的思考引向深入,借以讨论对家的看法,也使作者的阐述更丰满、更充分、更具说服力。

四、课堂小结。

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家又是什么?

家是很温暖的让我可以依靠可以依恋的地方。家像我的一个支柱,时时刻刻支撑着我,无论我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一想到家,我就有勇气来面对它。家是一盏为我点燃的灯,

《我的家》教学设计_1

《我的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录音,了解录音中那位同学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的。2.能根据要点、清楚、明确地介绍自己的家,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教学时间1教时教学重点......

《我的家》教学设计1

《我的家》教学设计教学背景:这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感受家带来的温暖与幸福。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的......

《我的家》教学设计1

《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这节课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背诵。感受家带来的温暖与幸福。爱亲人、爱同学,爱家,爱祖国,有奉献爱......

《家》教学设计_精品教案[1]2

1、家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2、理解和把握课文中三个比喻句的具体含义。3、引导学生探求“家”的真谛。教学重点:理解三个比喻句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1

《彝家娃娃真幸福》一次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能用简单的彝族舞蹈律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尝试用轻......

《1、《家》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1、《家》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我的一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我的一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