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春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春》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设计春”。

初中语文教育.教案比赛

岑兴华公开课教案

初中语文 《春》

【教学对象】

初中各年级的学生。

【授课时间】

2015年10月15日 【授课人】

岑兴华

【教学目标】 1.积累“酝酿”、“卖弄”、“宛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能流畅地朗读全文,背诵精彩片断,理清文章结构。

3.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能流畅地朗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难点: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分析法、提问法、研讨法。【教学用具】

小白板3――6个、春天花草风雨等的景象图片各一幅、录音机一个。【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我们知道,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里面有迎水节和送水节。每当的雨季来临,人们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迎接雨季的到来,带给人们无限的希望。雨季结束,同样举行隆重的活动感谢雨水送来了丰收。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人们总是渴望春天,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希望和力量。唐代的杜甫写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高唱“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绘春赞春的优美写景抒情散文——《春》。板书课文题目——《春》。

二、作者简介(用小白板展示)(1分钟)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反映了他对 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毛泽东高度评价他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三、学习字、词(用小白板展示)(5分钟)1.朗读下列下列词语的读音。(适时地把一些学生可能不会读的词语板书)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酝 酿 嘹亮 撑 伞 蓑 笠 稀 疏 抖 擞 2.理解下列各词的意义:/ 4

初中语文教育.教案比赛

(1)卖弄:炫耀。

(2)朗润:明朗润泽。

(3)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4)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三、朗读、评析文章。(30分钟)

1.配乐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同时展示几幅春天的花草风雨的图画)问题:(1)课文围绕“春”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对春天细致的观察,描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等景物。(2)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请同学们划分出来。明确: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小白板展示)第一部分:(1)总写——盼春。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第二部分:(2-7)具体写——绘春。把景和情结合,全面细致地描绘出春景图。第三部分:(8-10)总写——颂春。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力。(3)文章是从哪些景物来“绘春”,展现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的? 明确:文中具体描绘了六幅春景图。(小白板展示)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2.默读课文,品味语句。

(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反映一种怎样的心情?

明确:体现急切盼望的心情。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明确;如果这样就不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也不能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明确:这是侧面描写的方法。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多、艳和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

明确: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飘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

明确: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要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3.集体朗读课文的3、4、5自然段。

要求:①加深对形象生动的句子的理解;②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四、布置作业(2分钟)1.抄写生词。

2.在文章中找出五个不同的比喻句子、两个拟人句子和一组排比句子抄写下来。

3、背诵课文后面的精彩片断(赞春的三个比喻句子)。/ 4

初中语文教育.教案比赛

第 2 课时

一、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并简述课文导入新课。(2分钟)

二、研读与赏析。(30分钟)

1、作者用五幅美景描绘春天,你喜欢哪一幅?并说说为什么? 春草图(小白板展示)

集体朗读这一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草?

(1)正面描写。

先从情态上写,抓住了“钻”和“偷偷地”两个词语。钻: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

再从质地:嫩嫩的;色泽:绿绿的;长势:满是的,写出了初春草的特点。

(2)侧面描写。

孩子嬉戏;写春草的可爱。

春花图(小白板展示)

(1)作者笔下的春花有什么特点?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2)是什么引来了蜜蜂、蝴蝶?“闹”、“飞”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花里带着甜味儿“招来了蜜蜂、蝴蝶。“闹”、“飞”动静结合,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春风图(小白板展示)

(1)朗读这一自然段。

(2)春风的特点是什么?找出关键词。

柔和(不寒、抚摸)

芳香(泥草、花香)

和悦(鸟鸣、轻风流水、笛声)

(3)说说第一句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明确:引用、比喻、拟人(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

(4)作者是怎样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

从触觉、嗅觉、听觉三方面来写,通过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感受。

春雨图(小白板展示)

(1)朗读这一自然段。

(2)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明确:先从正面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比喻、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其多、细、密的特点。再从侧面写了“树叶小草”和“景”两个画面,衬托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迎春图(小白板展示)

(1)朗读这一自然段

(2)前几幅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人们都在做什么?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精神状态?

明确:人人迎春,表现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对未来美好的生活憧憬。

2、①“颂春”中作者用了三个比喻,各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

明确:像娃娃——“新”

像小姑娘——“美”

像青年——“力”

②三个比喻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过程,其顺序不能颠倒。独立成段,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春/ 4

初中语文教育.教案比赛

天的真挚感情。

3.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以及作者寄予的感情。

三、小结(1分钟)

板书: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表达了他对春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课堂练习(5分钟)

1.你能说出一些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①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

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

③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

⑤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2.要求同学们记下一些诗句在笔记本里面。

五、课后作业。(2分钟)

朱自清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请仿照课文中“春天像______________”的句式写一段话或以《春天来了》为题写一写你对春天的感受。

六、教学后记

这两节课,我在初中上的课文。这里,每节课是45分钟的。因为农村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比城镇学生的低,而且没有多媒体,我就设计了用小白板和录音机等最简单的教具,内容减少,难度降低,课堂中有针对地多朗读,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教学目标能够实现。

第一课时,学生在品味语句时,因为理解能力的限制,老师讲得多一点;学生在跟老师朗读时读音不准,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困难。这时,我适当地把自己感觉学生不太会读的词语板书并教读,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二课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竞赛,效果明显提高。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讨论,分析作者对景物的描写方法,同时加深了对课文六幅图画的理解,收效很好。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在起初的教学设计中的一些问题:

一、品读活动中,把整文交给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老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让他们分四个小组,每组自由选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更好。

二、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如果表述不够明确,学生有点难理解。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细心。比如:“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 学生对原来我设计的问题无法回答。第二节时我就改为:“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了春雨的什么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回答出“春雨朦胧”的特点了。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把课文引申到课外知识,学生兴趣较高,有不少学生能记得描写春天的诗句。仿写春天的作业,学生毕竟没有感受过,写得不是很成功。如果换成写他们比较熟悉的雨季来写,可能会写得更好一点。

岑溪市第一中学

2015年10月15日/ 4

春教学设计

《沁园春 雪》教学设计枣元九年制学校:王恒教学目标:1、多样朗读加深理解词所描写的意境;2、通过朗读更好的传递词的磅礴大气;3、比较中理解词的知识并试着填词;教学过程:一、导入......

春 教学设计

春 [教学目标]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教学方法 ]说春——赏......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朗润 酝酿 卖弄 嘹亮 黄晕 烘托 静默 舒活 欣欣然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抖擞精神 花枝招展2.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朗润 卖弄......

《春》教学设计

《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生字词(2)学会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具体地、绘声绘色地描绘春天的各种景色。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分析文章(2)多次朗读课......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2.感知内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3.揣摩词语,欣赏精彩、优美的语言,初......

《《春》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春》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教学设计春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春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