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谢丹)_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谢丹)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

前黄实验学校历史组 谢丹

一、课程标准:

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2、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八股文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2、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2、选播优秀影视片的有关片段,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五、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方法:提问导学法

七、教具:多媒体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使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地主阶级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开展洋务运动以自救,将师夷长技的理论付诸实践,但中国并没有实现富强,北洋舰队在甲午海战中的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为此,爱国的仁人志士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学生]略 【课文探究】

[教师]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不仅与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相关,也与洋务运动开始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相关,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思想,因此我们称其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思想的不断传播,唤醒和激励了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身救国,终于使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这一转变的起点就是? [学生]答:“公车上书”

[教师]提问:何为“公车”?

[学生]答: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教师]提问:“公车上书”是怎样发生的?(时间、背景、发起人?)

趋深重。光绪帝不愿做亡国之君,下定决心实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迎来了它的高潮,即“戊戌变法”。

[学生]略。

[教师]提问:变法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答:开始的标志是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教师]补充:“国是”是指国家的大计方针。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叫“戊戌变法”。(用干支纪年来命名的事件:有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提问:发布了哪些法令?涉及哪些方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PPT展示表格,把内容进行分类。提问:这些法令的颁布能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 略。

[教师]PPT展示:政治方面,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政,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维护统治;经济方面,发展农工商业,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教育方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如京师大学堂,创办报刊,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有利于培养新式人才、传播资产阶级思想和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有利于提高军队作战力、增强国防力量。然而改革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收效甚微,因为没有触及封建专制统治的根本,没有实现君主立宪,而皇帝手中也没有军权,军事改革的法令少而空洞。提问:所以戊戌变法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学生] 归纳影响: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使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教师]提问:从变法内容、变法作用及维新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救亡图存的目的来看,戊戌变法是什么性质?

[学生]答:资产阶级性质。

[教师]补充:由于以皇帝名义下达政令,所以是“自上而下”,而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推行变法,也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所以称其为“改良”,因此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提问:根据法令内容,变法触及了哪些人的利益? [学生]答:部分封建贵族、封建文人的利益。

[教师]PPT展示:变法尤其威胁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统治,遭到阻挠,变法开始后,慈禧太后连下三条上谕。说明:慈禧太后掌握最高统治权,顽固派势力强大,而光绪皇帝没有军队,亦无实权。操纵实权的慈禧太后甚至准备废掉光绪帝。维新派只是一群手无寸铁的知识分子,对此一筹莫展,无奈只能建议光绪皇帝重用新军统帅、也是强学会的成员袁世凯,以对付手握重兵的荣禄,不料最后却被袁世凯出卖。提问:变法的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慈禧太后于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掌握清政府全权,搜捕维新派,废除新政诏令,戊戌变法失败。[教师]补充: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犹如昙花一现,所以又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失败也宣告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结局。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而谭嗣同等六位维新志士被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血溅菜市口”。PPT展示:谭嗣同的慷慨陈词。[学生]齐读材料。

[教师]提问:谭嗣同为何认为变法“无力回天”?PPT出示材料,请学生结合变法和材料来回答。[学生]略。[教师]分析

1、“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每天都有政令下达却无落实。康有为曾说中国只要变法三年就可自立,实现富强。说明变法急于求成,脱离现实。

2、“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说明变法阻力大,尤其是变法触犯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

3、“同志太孤”说明变法只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内部,而没有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力量,“而上无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谢丹)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教学设计前黄实验学校历史组 谢丹一、课程标准:1、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2、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八股文的废除为......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2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

维新变法运动说课稿

维新变法运动说课稿......

维新变法运动说课稿

维新变法运动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维新变法运......

维新变法运动说课稿

《维新变法运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上册第七课《维新变法运动》,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下面是......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谢丹).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维新变法运动教学设计(谢丹)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教学设计 谢丹 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教学设计 谢丹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