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_小学三级数学上册

2020-02-28 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三级数学上册”。

《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石刘小学

王云奇

一、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对轻重感知的基础,安排千克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质量单位奠定基础。本课是这一单元第一课时,教材先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称重物体轻重的必要性,再认识各种各样的称,引出计量单位千克,然后通过观察称面和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并感受1千克。教材还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千克的认识。最后教材结合认识千克,在“你知道吗?”栏目中,介绍旅客乘坐火车或飞机时可以免费携带行李重量的规定。

(二)学生分析

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学,乐于思考,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他们毕竟年龄小,生活经验有限,对于课本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形成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让知识多层次多方面的展示于学生面前。

(三)条件分析

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的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让课堂有声有色,让学生学到知识,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从中受到启发。

(四)小结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

因此,本课《千克的认识》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激发探究欲望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从而发展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深刻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3.情感目标: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时间生活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认识千克。5.教学难点: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三、教学准备

1.认真写好本课的教案。

2.制作本课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认识秤

(1)多媒体课件演示红枣和膨化食物争论的情境。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特殊的朋友,他们正在争论,都说自己重,到底他们谁重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一比,哪个物品重些?(2)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办法,得出结论:掂一掂、称一称。

(3)师生共同小结:比较物体的轻重,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

二、学习新知、操作体验、认识千克1.学生尝试称一称红枣的重量。

谈话:通过掂一掂和称一称,我们发现这袋红枣重,红枣究竟有多重呢?那就试着把红枣称一称吧。学生活动,交流称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谈话:秤面上,指针都指着“1”,到底是1什么呢?看来我们还要对秤研究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桌上的台秤,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观察秤面,认识千克。

学生观察秤面,说说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kg和1、2、3、4等数字刻度)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kg表示什么吗?

介绍千克的符号:kg,板书:千克(kg)

师生共同概括:如果称某种物体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如果指着2,就是重2千克……

3、学生再次称一称红枣,初步建立1千克的概念。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秤,也知道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千克做单位,你们再次称一称红枣的重量,然后交流称的结果。指名回答一袋红枣的重量,再次让学生都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掂一掂一袋膨化食品有没有1千克重,用秤称一称膨化食品,看一看膨化食品的重量够不够1千克。

4、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

小组活动:分工合作,轮流实践,交流体验。

活动一:称出1千克大米,装进袋里,拎一拎1千克大米有多重,用心好好体验。(1)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大米。

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大家称出的大米倒进袋中,然后轮流用手拎一拎,用心好好感受一下。学生活动。

活动二:称出1千克鸡蛋。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个重1千克,再称一称,然后数一数,拎一拎。(1)小组合作称出1千克鸡蛋。

(2)学生伦理拎一拎鸡蛋并估计他的重量。

(3)小组合作数一数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想一想:同样1千克的鸡蛋,为什么各组数出的个数略有差别?(4)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

谈话:1千克鸡蛋大约17个,照这样下去,2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同学们,你能称出2千克大米或鸡蛋吗?

三、拓展练习、完善体验

1、“想想做做”第1题。多媒体显示盐水鸭和大米图片(1)学生观察后交流从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这袋大米标明的净含量是5千克,把这一袋大米放在秤上称应该是5千克,还是比5千克多?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3题。

(1)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2)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看出称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3)根据刚才说出饿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3、多媒体播放书本上“你知道吗”的内容。

4、“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提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加上“大约”二字?你能说出两种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千克吗?

指名回答。

5、“想想做做”第5题。多媒体显示图片,从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列式解答,并全班订正改错。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1)到超市里看一看,哪些物品重 1千克。

(2)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再帮助妈妈拎一拎,看自己能拎起几千克的物品。

五、板书设计 千克的认识

重量单位:克、斤······

千克(kg)

1千克=1kg 千克 kg 又叫公斤

16个鸡蛋大约重1千克。

认识千克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认识千克”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5~38页上的内容。教材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物体轻重的概念,再认识各式各样的秤,接着引出计量单位千克,让......

认识千克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认识千克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教案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优质课教案赵升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对轻重感知的基础,安排千克的学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数学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千克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马桂梅一、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在学生已有的对轻重感知的基础,安排千克的学习,为以后进一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小学三级数学上册 教学设计 上册 小学数学 小学三级数学上册 教学设计 上册 小学数学
[教学设计]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