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性评价策略的思考_初中历史教学的再思考

2020-02-27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性评价策略的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历史教学的再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性评价策略的思考

名:崔大勇

工作单位:抚顺市二十六中学 电

话:0413—7702524(单位)

*** 地

址: 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辉南路5号 邮政编码:113006 E—mail: cdy20062006@sohu.com

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性评价策略的思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本文结合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力求探索能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以期更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促进;学生发展;课堂;评价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充分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 以前,历史教学评价往往和考试等同起来,对学生平时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重视不够。历史教学评价过分重视考试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过分重视知识的考查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过分重视知识积累而忽视人文素养,从而使得作为人文精神重要载体的历史学科的评价更多地成了甄别和选拔的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对发展性评价策略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一、对评价及其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已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具体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发展性教学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中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发展性教学评价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其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体现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特点,是一种注重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的评价。

二、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基础。

(一)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教师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

(二)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皮亚杰的建构观认为人的知识是在知识范畴和感性材料结合的基础上建构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其认识是在旧知识结构之上建构新结构的理论基础之上大力倡导发现法学习。以上奠定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上。

(三)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这个世界是开放的、多元的。承认开放性与多元化,也就为人充分展示生命的本真提供了大舞台。后现代主义注重过程的思想,目的与手段统一的观点均认为个体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得以不断的发展。后现代主义给我们课堂教学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再从教学本体论的观点来看,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其功能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开展发展性评价的策略

(一)、注重课堂上进行互动式、即时性评价

人应该是在不断地激励和鞭策下获得内驱力而发展的。学生所获得的最经常的评价应该是来自课堂上老师的赏识和同学的鼓励,所以课堂上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要进行即时评价,对每一个同学的出色表现都给予一声喝彩,对每一次个性的表露都给予评判,这样在一次次的激励中学生就会获得发展动力。

(二)、尝试建立学生学习成果档案袋,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进行记录和收集。如:历史小报、小论文等历史活动课的成果。定期把这些进行成果展示,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以激发其学习兴趣。该项措施是受到成长记录袋的启发,实际上也是成长记录袋的学科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学生学习成果档案的做法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要求,这种评价的核心是关注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发展的成就、潜能和不足进行客观描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在实践中,学生在活动课上表现得热情高涨,如编辑历史小报时,在评议后,成果没有被收入档案的同学纷纷要求,再给一次机会,重做一份小报。成语故事演讲比赛结束后,没获奖的同学纷纷要求再进行一次比赛。一学期下来,档案袋里没有成果的同学屈指可数。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高涨。笔者目前的成果档案袋只设到班级,即一个班级只有一个成果档案袋,并由教师保管。但最终是要每个学生人手一个,成果经过集体评议后,进行自我管理。

(三)、设计能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的评价内容,以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造力。

1、重现历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我先后出过以下考核题目:①假设你生活在三国时代,又身为某报社的主编,请以现代报刊编辑方式,编写一份反映三国历史风貌的报纸。②假设你回到公元8世纪,请写一篇《长安城游记》。

以上题目虽然简单,但学生从中可想可做的东西可不少。首先学生要熟读历史,收集并组织有关资料,根据事实绘声绘色地专访,写社论或游记。其次,在写报道或编报纸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能提高写作能力以外,还兼学了时事新闻的报道方式,报纸的编辑方法。他们可以在自己的文章或报纸上配插图、漫画、气象预报,甚至几个广告。从而又从中掌握一些版面设计和广告策划等知识。第三,无论是写报道,编报纸或是写游记,学生们都必须参阅反映当时的历史绘画作品,追索当时的风俗习惯,并了解地理位置、否则画不出插图更写不出所见所闻。所以我把这次考核目标定为学生对历史的活学活用活感受,学生的作品中凡是具备了这一特色的,都给予优秀的评价。事实也表明,在这样的考试中,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提高。

2、鼓励探索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我设计辩论题:郑和的航行比哥伦布的航行更伟大。正方小组:举出了郑和航行的规模,目的和结果加以论证郑和的伟大。反方小组予以反驳:提出“哥伦布航行规模小,说明他的航行的艰苦,证明了他的毅力,这恰恰说明他的伟大”;“史书记载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和哥伦布的伟大抱负相比,更证明后者的伟大”;“明朝和西洋各国的友好关系是以大量的金钱为代价,其作法不值得称颂”。正方哑口无言,很快又提出质问:“哥伦布把西班牙国旗插到他到达的每一块土地,怎能说他伟大?”,“哥伦布带来了殖民侵略!”。反方不甘示弱:“殖民侵略不一定不好”。再往下,各组的发言渐渐远离了主题,但创新思维的火花却不断迸发,由哥伦布联想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学生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他们的思维方法也不一定合理,但他们无所畏惧,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他们独立的思维,就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掌声,就会得到学业评价的肯定,当然,合理而富于创造性的发言也将会得到格外的奖赏。

(四)、采用师生研讨式评价方法,注重对学生的质性评价。师生研讨式评价方法,就是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中学会更有成效地思考,并为自己的见解提出证据。此方法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学生出此进行对话。四大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有的已经没落;有的从古代的发达国家变为今天的发展中国家;你能想想这是为什么吗?这是我在讲世界史时提出的一个问题,学生讨论非常热烈,各抒己见。当然,这个问题很大,甚至是一个终身思考的问题。但即使学生一时只能讲些皮毛,也对其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教师设疑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问,并且对于他们的发言,教师要耐心予以解释,不要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问题的热情。

在讲授《三国鼎立》后,有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退步?”还有个学生这样问:“三国时期处于国家分裂状态,它的经济却为什么得到发展?国家分裂与经济发展是否矛盾?”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我马上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勇于探索问题的精神,同时,还在班上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的提问得到了很大的鼓励,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总之,通过发展性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发现生命的灿烂。

参考文献:

⑴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71.72.76.⑵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球教育展望.2001(3):4.5.⑶《教育理论与实践》第21卷(2001年)第10期 ⑷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⑸李吉会:《发展性教育评价思想——教育评价》,2000年

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

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随着课改的深化,要求评价与考试方式的改革同步。在评价与考试领域对学生发展性评价进行研究与实践,有利于推动课改向纵深发展,在课......

发展性教学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

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发展性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对初中历史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邹城市峄山中学王霄2011年7月29日 11:281.新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评价目标已发生重大转变。评价的核心以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根本,突......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性评价策略的思考.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初中历史教学发展性评价策略的思考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初中历史教学的再思考 发展性 历史教学 初中 初中历史教学的再思考 发展性 历史教学 初中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