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教育能改变吗有感_观教育的意义有感
观教育能改变吗有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观教育的意义有感”。
观《教育能改变吗》有感
洋口小学何丽芬 这几天,在学校的组织下,观看了一部教育题材的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我觉得触动很大,记录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现在教育的问题,也唤醒了人们对现在教育的思考。总得来说,该纪录片敢于面对问题,敢于实事求是去找问题,敢于对如何解决问题去思考的做法,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特别喜欢这一记录片。
在看的时候,我不禁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怎么去做出些改变?怎么去实践一些今天看来还是教育理想的东西?在现行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能改变社会、改变家庭、改变人的命运吗?教育能改变在自己,走出困境吗?教育如果不改变行吗?„„
本片中第一集《起跑线上》与第六集《大学危机》折射出中国现状教育的矛盾。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流行着“抢跑”、“揠苗助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现象,为了起跑线上的领先,孩子们苦不堪言,严重被缩短了童年的快乐时光,孩子们的幼儿班,小学、中学似乎都成了高考的“预备班”,最终的目标是考取梦寐以求的大学。可在所谓理想的大学校园内,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的滞后,培养模式的单一,教师忙于论文,疏于教学,学生普遍感到迷茫,缺乏独立的思考与能力,让中国公众对大学教育的失望情绪日趋严重。就业难,扎堆考公务员,大学生择业观与现实的脱节等现象将大学教育的弊端暴露无遗。高等教育大众化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大学校园,而从中走出的“合格的公民”却越来越少。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些根本性的教育常识问题,站在教育未来十年的起跑线上,我们是否清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否清楚教育最终为谁服务?该纪录片中一位芬兰国家教育顾问认为:“基础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孩子成为好公民的,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要比具体知识的引导更重要。”教育其实没有终点,教育是为人成长做准备的,它的目的是让一个自然人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好公民,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教育首先要改变自己,要去除自身的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在未来世界,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该纪录片还从《学习革命》、《公平之惑》、《高考变局》、《再度出发》等专题分别从学习模式、教育资源分配、高考制度等不同层面剖析和回应了当下公众关注的教育话题。我想,站在理想与现实的“起跑线上”,需要“再度出发”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承载着教育使命的人民教师。让我们一起加油!坚定对中国教育的信心,重新确定中国教育的坐标。
本人还从中摘录这样几句话与大家一起分享:
除了教育,没有什么能改变未来。
我们的孩子比的是人生,不是某一阶段。
人生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旅途。
教育,难道只能把好学生教好?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中国教育再度出发-----观《教育能改变吗?》有感陈名剑(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09数本4班 2009224406)在《基础教育学教程》的课堂中,教育学老师推荐我们观看由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推......
观《教育能改变吗》心得体会作为暑期教师培训的重点课题之一,我认真观看了专题纪录片《教育能改变吗》。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对现阶段小学教育的现状很清楚,看了此专题片,感同身......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基石。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也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事业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存亡,更与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教育能改变吗》专题纪......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走向复兴的基石。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也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事业关系着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与存亡,更与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教育能改变吗》专题纪......
《教育能改变吗》的观后感自从孔子开办私学授徒以来,中国的教育行走了几千年。中国教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上个世纪60年代,我们主要引进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在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