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感悟德育_化学德育教学总结
在化学教学中感悟德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化学德育教学总结”。
在化学教学中感悟德育
化学科学作为一门理科课程,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道德意识的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体现德育呢?笔者认为,化学教师应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寻找、整合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结合化学发展史和化学知识的运用,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质
1、通过化学史,培养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
浩瀚的化学科学历史具有无数感人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化学人和化学事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因首次制得单质氟并发明高温电气弧光炉荣获1906年诺贝尔奖,但因氟中毒,于第二年逝世。英国化学家廉福思毕生致力于酶催化文应和有机分子合成研究成绩卓著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位聋人用生命实践了其人生诺言,他能够勇敢地向命运挑战,以顽强的意志,勤奋努力的精神战胜各种困难,为人类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透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化学家卡
文迪许,虽然出生于贵族家庭,是英国巨富之一,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立志于成就一番事业,他生活俭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入化学研究,终成一代大师。从化学史中可以看出,每一种新物质的发现,每一个科学规律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要付出大量的劳动和心血,要经历很多的挫折与失败,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具有艰苦奋斗,永往直前,敢于牺牲的优良品质。
2、结合化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生活中无处没有化学踪迹。化学对社会、经济和军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合成塑料对人类的重大贡献,现代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使人们的过去梦想变为今天的现实。大容量的光纤,可以异地远程同步召开视频会议,当宽带进入每个家庭时,人们相一经联系的时空距离也随之缩短,使“地球村”赵变越小。但是,“化学”这个词也越来越让人们望而生畏,原因是食品安全问题、毒品问题等都与化学有关。如吊白块、福尔马林、亚硝酸钠、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在食品中的滥用,严重地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海洛因的提取,摇头丸的制备使大批的青少年沾上了毒品而走上犯罪道路。我们说,化学家以及大批化学工作者是无辜的,但是他们又是有责任的。从而教育学生今后应将化学有研究成果造福人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
价值观,辨别是非,承担起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二、结合典型事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树立忠于祖国的坚定信念和献身祖国的无畏精神,在化学教学中应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8年获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迹,天津沦陷,日本侵略者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试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浴于王游泳池隐藏起来。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等内容,培养学生辩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辨证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能帮助学生提高观察世界的认识能力。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自身有
着丰富的哲学内涵,从哲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认识物质及化学变化,可以深刻理解化学理论,并获得科学的思想方法,例如:
1、在学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等知识时,通过物质是由分子、学子、离子构成的,原子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从而排除唯心论观点。
2、通过化学键的差别,浴明度、酸碱理论,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浓度硫的性质,同素异形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变化趋势等,使学生初步树立事物的量变是引起质变的前提条件,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观点,鼓励学生学习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产生质的飞跃,实现自己的理想。
3、在讲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两个截然相反的过程,却又在同一反应里同时发生,它们既对立又互为条件地存在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矛盾统一体中,使学生掌握矛盾的双方相互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观点,认识到“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谁都有可能犯错误,但只要能正确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教育学生要有信心,求知的同时美化自己的心灵,努力实现自我完善。
4、根据反应 和化学平衡理论指导选择合成氨的适宜
条件;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的各种电池,使学生具有求实创新,开拓进取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在教学中,只要有机地适当地结合化学课的内容,将辨证唯物主义内容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把知识融会贯通,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四、结合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而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绿色化学是 化学发展的方向和议题,它倡导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筘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一课本中都做过部分和系统地学习。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和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素闻后如何处理等,产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与危害。
2、在化学试验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学生对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学中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另一方面,教师在自己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地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毒性气体(如SO2、C/2等)放出的实验时,可以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即可减少污染物的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化学教育中,我们应在进行学科教育的同时,也应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一个充满着爱国教育的人,一个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16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育最重要的是“德行”。诚然,德育决定着人的政治方向,是教育目的的灵魂。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以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在这个过......
化学教学中德育工作总结 杨智斌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
德育在化学学科中的应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怎样进行学科德育加入时间: 2012-3-6 9 网友:我是高中数学教师,校长经常讲要育人为本,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的主阵地,我就想那不是思想政治课的事情吗,我们数学怎么渗透德育啊?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