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_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

2020-02-28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

教 学 反 思

青阳镇醴泉小学

张公念 2010年9月

第一单元《说说我的家》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课时,本课时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当在课堂上让同学介绍自己的父母的时候,班里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就哭了,说自己的妈妈非常的疼爱她,妈妈为了她每天都很劳累。当我问爸爸时,她哭的更加伤心了,他对我说前几年爸爸出车祸去世了。我只能够对这位同学说对不起。为什么我在备课时没有能够想到这种单亲家庭呢?提起孩子的伤心事。但是孩子的哭其实是告诉我孩子非常懂事,她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对自己的操劳。在班里我表扬了这个心理敏感的孩子,启示同学们也要向她一样懂得感受父母工作的辛劳。虽然孩子的哭成了我的教育资源,但是我的心里总是感觉到不是很舒服,我们不能够拿着一个孩子的伤心去作为筹码来教育更多的孩子。在以后的备课当中,作为我应该考虑周到些,多顾及一下孩子的想法。通过更加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才是我们的责任。

第一单元《画画家庭树》教学反思

在引导孩子学习家庭树一课时,我感觉自己成功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明白了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整个家庭就像是一只网,相互的联系着,自己这边,父亲一方这边的关系比较容易理清,而母亲、婶子、舅母之间如果再去分的话家庭这只网就越来越大了。让学生明白一棵一棵的家庭树组成了很庞大的亲情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在这个家庭网中所包含的“情”字。亲情无价,体会到了,感受到了,才能够去爱别人,为别人着想。

第一单元《幸福的家庭生活》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生活无忧,自私心比较重,做事情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同学心里会挂念着家人。在他们的意识中父母做的很多事情,特别是对他们的关心和爱,在他们看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好东西就应该我吃,因为我小。应该的和爱他本身就是两回事。但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本身就存在问题,你可以去关心他,照顾他,体谅他,因为这是你应该的,你自愿的。而作为孩子却没有责任去关心你,体谅你,为你着想。为什么,因为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就出现了问题,所以现在的孩子自私,不体谅父母,更难说疼爱父母了,究其原因,其实都是作为父母的一手造成的。当课堂上问班里同学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时,没有一位同学举起手。同学是喜欢给父母过生日,原因不是孝敬父母,而是能够吃到好吃的东西。可是如果你要问父母是否知道孩子的生日是,相信每一位做父母的都会张嘴就来。当看到孩子们不知道父母生日时的茫然表情时,我心里不是在怪罪我们的孩子,孩子有什么错误呢?是我们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就不对,我们家长就是这样培养孩子的。你有什么羊的教育方式,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来。我在课堂上苦口婆心的讲上半天怎样去爱父母,体谅父母,会到家庭当中。在家庭大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下,孩子可能当时头脑发热,过几天照样是我行我素。我感觉教育孩子,需要的是家庭,过程在家庭,执行在家庭。我们不应该给孩子讲那么多,更重要的让家长懂得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在执行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而不是溺爱。

教育孩子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够办到到,更不是三节课两节课就能够办到到,但是我认为培养孩子爱父母、尊重长辈、知书达礼比让孩子单纯考上一百分要重要的多。将来参加工作谁愿意跟一个自私的、不知道体谅别人的人共事呢?

第一单元《邻里一家亲》教学反思

教学《邻里一家亲》一课重点是让学生体会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邻里之间的相互体谅。作为农村的孩子更能够感受得到这种浓浓的乡情。大家住的都是平房,街坊邻居经常串门,拉家常。所以孩子们对于邻里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陌生。但是孩子们却谈不出多少邻里之间相互帮忙的事情。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孩子平时在家的时候根本就不去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作为农村的孩子家里的粮食熟了,现在的孩子不用去帮助大人们去干,大人也不用孩子去干,只要孩子把学习搞好了就可以了。所以在农忙时节邻里之间相互帮忙的事情孩子们看不到自然也就不知道了。如果我们让孩子们参加到劳动中去,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去干自家的去帮助邻居家。孩子自然就能够知道的多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帮助别人,承担责任。一举数得的事情都被我们的父母代替了。孩子每天就是在电视、电脑、课桌前度过,他怎能够学会体谅别人,怎们能够体会到与人玫瑰手留余香呢。

第一单元《我成长的故事》教学反思

我感觉到让学生学习本课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给孩子们补上了一课,补上了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人。从课前的交流中我感受到孩子们只知道自己在一年一年的长大,而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活蹦乱跳,这其中的辛劳,父母长辈的辛勤付出孩子没有印象,自己不知道,父母很少对他们说起。当孩子们从父母那里,爷爷奶奶那里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时候,当孩子知道一把屎一把尿把他们拉扯大的真正内容时,孩子们长大了,知道了从小到大,家人付出了多少努力,奶奶抱自己累的胳膊酸了,很小的时候每晚要换很多次尿布,哭了要抱在怀中,为了让自己长见识,抱着自己满大街跑,自己会走了,爷爷奶奶岁数大了也要跟着到处跑。点点滴滴,数不尽的是付出,是疼爱。爱需要的是懂得,是明白,是感受,是珍视。当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现的晶莹亮光时,我知道孩子们懂了,懂得了自己成长中点点滴滴。

第一单元《我会做的事情》教学反思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一种时刻被父母精心“呵护”的时代,很多事情都是父母代劳,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很少。父母有远见卓识的,能够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谈话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就是扫扫地、刷刷碗而已。至于叠被子、擦桌子、拿碗筷、洗衣服这些日常事务一般都是父母代劳。孩子吃完饭后便忙着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开了。所以通过学习本课要让学生明白在家庭当中自己要主动承担,特别是男子汉,不能够存在大男子主义,家庭中的事物,只要是自己能够干的就要主动去干。作为家庭最好是分好工,每个人每天该干什么形成程序,既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让孩子养成了好的习惯,懂得在家庭生活中,自己作为其中的一员,有义务也有责任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课后听家长说孩子能够主动去洗自己的袜子了,我感到非常欣慰。但我们做事情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几天后又会恢复到原先的模式上来了,一个好的习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养成。因此我们要有耐心把这件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事情做好。把简单的事情做细、做好就是不简单。

第二单元《说说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

同学们每天生活在学校中,如果除去孩子晚上在家休息的时间,除去周六、周日,孩子几乎每天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对于这样一个地方,孩子们应该非常熟悉。但是在谈话中孩子谈的都很浅显,都是一两句话就把学校介绍完了。不知道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学校的几处景点是什么。但是仔细想一想,这又怎么能够怪孩子们呢?我们引导孩子们去发现了吗?我们平时给孩子讲过多少呢?你学校校园文化氛围多么有特色,你不去引导,不去带领同学们去发现,孩子们见惯不怪了,又有多少人去主动发现呢?学校的“三园四地”,又有多少老师去利用,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的呢?

记得几年前我让同学们到“蔬菜、农作物基地”去观察冬瓜种下地后其生长的情况,同学们每天都到地里去看,记录下来,有好几个同学写的观察日记都非常有特色,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这就是非常好的观察日记。因为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了,去看了,写出来的是你自己的东西,言为心声,从文字中可以读到你迫切希望看到种子早日萌发的希翼,你的情感在文字中流动。

所以我们老师应该充分的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学校,不仅是在教室里让孩子们听你夸夸其谈,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切身感受校园的一草一木,点点滴滴,让他感受的校园的景美,校园有很多需要自己探索的地方,有很多自己学习科学知识的地方。我感觉作为老师每学期至少要拿出3—5节课的时间带领同学们去感受校园,从而才能够让学生生发出热爱自己校园的情感。

第二单元《画画我们的学校》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本课后,通过观察孩子们的画作,我感觉孩子们最难掌握的就是地图上的方位问题。在检查同学的时候,发现有不少同学的方位顺序都搞错了。把学校的“爱湖”放在了学校西面,把“操场”放在了学校的东面,不知道原因是什么?应该是孩子们初次接触平面图,对于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顺序还不够熟悉,再者就是我在讲解的时候没有重点进行强调。所以当我把卫星地图给学生看得时候,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是学校的那个地方,那是学校的那个地方了。所以即使你讲了学生的精力不是在你讲的上面,自然就忽略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花点时间,你不是对卫星地图感兴趣吗,你先把学校的每个地方通过卫星地图看仔细了,加以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个规律。主动发现和被动接受的教育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样孩子们应该比较容易搞明白地图上的方位关系。

第二单元《敬爱的老师》教学反思

今天学习《敬爱的老师》一课,我让同学们说说老师每天的工作时,同学们一共归纳了十多项工作。我问同学们老师还干那些工作时,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还上QQ聊天”。我问:“你是到办公室看到的吗?”同学说老师是在班里上的,在早上上课前。我有些愕然,作为我们,为人师表,我们要以身示范。怎么可以在班里去聊天呢?我们学习本课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工作的辛劳,让孩子们认识到这一点后能够激发他们能够好好的学习。作为这名聊天的老师你自己聊天,让全体同学看到,你让我们的孩子怎么认识自己的老师。你工作有多忙呢?能够忙得跑到班里去聊天吗?我怎样跟同学们讲呢?我只得跟同学们说:“作为教师工作时间是不允许上网聊天的,作为老师要遵守工作制度。你们老师可能是传送与教学有关的资料。”

第二单元《制定探秘计划》教学反思

学校周围和村庄的周围有很多地方孩子们都没有去过。但是让孩子自己到学校周围探秘,从安全角度考虑在我们学校周围又不是很现实。学校周围的车辆太多。所以在学习完本课后,我让学生几个人一个小组在周六和周日到自己村边的周围进行探秘活动。这样以学校为坐标,每个村里都有学生,这样学校周围的概况就差不多都知道了。至于镇上那几家大型的污染严重的工厂,只能够通过卫星地图让学生看看厂里那黑呼呼的样子了。再就是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校车上进行观察这几家工厂排放的废气,从厂边走时看到的河水污染情况。

第三单元《可口的饭菜哪里来》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课,同学们对于劳动者,特别是农民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我们的心目中,特别是农村孩子的心目中。在父母的“谆谆教导”之下,孩子们最不愿意干的事情就是当农民。当农民被看作是没有出息的职业,是逼不得已的职业,凡是有点能耐的都不会去当农民。这样的思想在孩子的脑海中已经印上了比较深的烙印,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职业的卑微与高尚之分,只有职业的分工不同。学习中,同学们在理清粮食、蔬菜的种植过程,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劳动。没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就吃不到粮食、蔬菜。所以当孩子们在谈对这些人的看法时,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学们谈出了一方面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改掉以往浪费粮食、蔬菜的毛病,再就是要尊重这些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人。

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学到了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有进步。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起到它的真正作用。

第三单元《清洁的环境谁打扫》教学反思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话,更应该深入到每个人的大脑。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讲,它不只是打扫卫生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整个国民的素质。东南亚的有些国家 “不准乱扔扔垃圾”的提示牌是用中文写的。原因是到这里来旅游的人只有中国人不注重保护环境,喜欢随地乱扔垃圾。很多欧洲国家对中国人是又喜又恨。喜的是中国人现在有钱了,到他们国家旅游可以进行消费,让他们的腰包也鼓起来,狠的是中国人太不自觉,地上的香蕉皮,塑料袋很多都是出国旅游的中国人制造的。是呀,在别的国家,你代表的就是中国人的形象,体现的就是国人的素质。可能你在扔垃圾的时候就是一种自然行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后果。因为你习惯了,习惯了随地乱扔。我们要珍惜清洁工人的劳动,怎样珍惜,就是从我们的身边做起,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从不乱扔垃圾,到捡起一片废纸。当你弯下腰捡起垃圾的时候,你没有变矮,相反你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第三单元《这些事情谁来做》教学反思

同学们在学习本课时思维非常活跃,除了课本上的职业外,同学们列举了三四十中其它的职业。同学们在讨论没有其中一种职业时会怎样,谈得热火朝天。没有纺织工人会怎样,没有汽车司机会怎样,没有炼油工人会怎样,没有炼铁工人会怎样„„在讨论中,同学们认识到了各种职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知道了各个职业的重要性,就要尊重从事这些职业的人的劳动。只有从内心感受到了,才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同时还要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作者:高欣雅 发稿时间:2010-12-13 10:26:56 阅读次数:807 来源: 当我执教完《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一课后,感到有值得肯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精选17篇)由网友“欢欢不乐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借鉴。篇1:《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新课标,让我懂得了《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并非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的要求。通......

《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 品德 三年级品德教学反思 品德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