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的原则与方法_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2020-02-28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的原则与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的原则与方法

河北省安国市祁州中学

李静

【摘要】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应遵循关键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和双向性原则等。常用的方法有激情法、设疑法和研讨法等。

【关键词】英语教学 启发思维 原则方法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者的精神是人类最美丽的花朵。教师作为园丁,有责任浇灌这美丽的花朵。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效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慧的真正发展,是目前构成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启发教学的原则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总的教学方法,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熟悉。但启发式教学并不是立竿见影,一用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的。由于许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启发式教学的实质,或者对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运用不当或运用不纯熟,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应考虑遵循以下原则:

1、关键性原则。课堂上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要启在关键上,启在要害上。这就要教师分清主次,学会抓主要矛盾。一堂课是由几个关键环节组成的,而每一个环节也必然有一个主要矛盾,教师在抓住一堂课的主要矛盾时的同时,还要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主要矛盾,找出各个环节不同的关键和要害,一个个“启”、一层层“发”,环环紧扣,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形式相结合,列举法、设问法、类比法、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等思维方法相配合,这样才会使启发式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实效性原则。设计启发式教学时,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已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等,做到讲求实际、讲求实效、启而有发、问而有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利用正迁移规律。即作为启发的知识材料应选用大多数学生所掌握的,感知过的,同时又能在记忆中得到再现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一定会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二是鉴于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性格、爱好不同,对不同学生,要注意运用不同的问题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不能用一个模式对待所有的学生。

3、双向性原则。双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发扬民主,创造良好的信息交流的课堂氛围,做到在愉快、和谐的情景中进行多种形式的启发。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要讲求教学民主,讲求双向交流,真正做到启而有发,问而有答,使启发式教学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光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启发思维的方法

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时要讲究方法与技巧,不能误把“满堂问”当作启发式教学方法与技巧的法宝。提问启发,仅仅是启发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一种形式和方法,而不是它的全部。“满堂问”看起来很“热闹”,其实如果不注意设问的对象、质量、层次,不注意启发的目的,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样子,一个架势,学生没有进入被启发的角色,这样的问,问得更多,效果也不会大,甚至是浪费时间。启发式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法有:

1、激情法。课堂教学不仅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种明朗的、乐观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喷涌,而郁郁寡欢、万马齐喑的苦闷心情则抑制人的思维。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的情绪,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从而为进一步启发奠定良好的基础。课堂上激情启发的方法很多,如通过放录像、录音或生动讲述,使学生仿佛身如其境,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情不自禁地去思维、去探索。

2、设疑法。“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支点。会不会“设疑”是一个教师教学技巧的表现。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换句话说,就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善于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应当指出的是,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不是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设法造成思维上的悬念,使学生处于暂时的困惑状态,进而激发解疑的动因和兴趣。

3、研讨法。教师将启发贯穿于讲练中,通过循循善诱,步步启发,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共同研究、讨论、分析、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这一方法在理解课文和处理难点问题上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特别在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尤为有效。

[中学英语]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的认识与实践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培养创造力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过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思维方法教学与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内含)

逻辑线教学下的初中英语论文一、寻踪觅迹,逻辑线串出听力辨析好路径听、说、读、写,在这四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听”字首当其冲。特别是进入初中阶段以来,听力教学不再成为隐性的......

抓点设问,启发思维

抓点设问,启发思维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认为:“提问是老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

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与方法

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形,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之后,学生的思维没有按照教师的预想走上正轨,认识没有到位,所做的回答不全面、不深刻,甚至......

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与方法

启发式教学中再启发的规律与方法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逐步完善的。因此,在教师首次实施启发这后,学生的认识达不到应有的范围或深度,是常见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

《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的原则与方法.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英语教学中启发思维的原则与方法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英语 启发 思维 英语教学中的思维导图 英语 启发 思维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