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刘胡兰》教学反思_刘胡兰课堂教学实录

2020-02-28 教学心得体会 下载本文

三年级《刘胡兰》教学反思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刘胡兰课堂教学实录”。

课后,经过评课老师们的指正,我猛然醒悟:对啊,这位学生要说的“口是心非”有一语双关的功效。它不仅仅可以说明敌人想利用钱财收买刘胡兰的“假仁假义”,同时刘胡兰知道共产党人的秘密,知道敌人的鬼把戏,违心地和敌人说:“我不知道!”他们两者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立场,进行斗争。这个孩子充分理解到了两者人物的心理和言行的目的,可谓理解透彻,分析鞭辟入里,并切中要害,说明简洁精炼,就一个“口是心非”而已!我想,如果当时我仔细、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讲完,课堂充满了人文关怀,其他的孩子也会有她那样的感受,就会发现敌人的用意之“阴险”,更可见刘胡兰英勇之气概,对理解下文也是顺水推舟。岂不是一举两得?我的心被震撼了!这是多么精彩的瞬间啊,一朵“奇葩”将要绽放,但还来不及绽放,就在我的“了了收场”中未央了。

平时,我在课堂上,为了使学生的发言不旁逸斜出,课堂不节外生枝,能够不枝不蔓地在自己的预设下自然推进,我会马上停止他们好似错误的回答,或者干脆接过话头引申开去。我也以为这样的引导堪称有方,课堂行于其当行,止于其当止。刚才的课堂中,被我抢去话题或止住话头的学生却是欲言又止的样子。他们还有话要说!他们的话并没有说完!然而我却自私地“封闭”了他们的嘴巴,掐灭了他们思维的火花,仅仅为了顺利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善于倾听是教师重要的道德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同时在瞬间进行判断、提取、综合、引导。

我在教学后记中郑重地写下:

1、“等待——课堂生成的‘酝酿谷’。”善于倾听的前提是:等待。等待是一种耐心,更是一种艺术。教师要能等待,要善于等待,就要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进行酝酿,让他们在已有的旧知识找到新的生长点,把所有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并把所要表达的话通盘说出,不遗余言。这样,精彩的教学瞬间就挥之欲出,在整堂课中成为难得的“香饽饽”。

2、“‘善于倾听’是一种优秀的能力、习惯和品格,不独儿童要“善于倾听”,我们作为教师,也要有一双倾听的耳朵,有一颗能听懂童音的细腻的心。”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教师要聚精会神地仔细聆听,并迅速作出判断,哪些问题有价值,需充分肯定;哪些问题尚不明晰,需展开讨论;哪些问题偏离了教学目标,需适当引导。对于一些看似无效生成的问题,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教师在整个倾听的过程中,决不是在简单地判别正误,短短的瞬间就要经历“倾听→判断→思考→做出应对”的过程。这确实是对教师素质的挑战,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教育机智、驾驽课堂能力的综合考验。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合集18篇)由网友“lorrain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案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分享。篇1:二年级语文《刘胡兰》教......

刘胡兰

颂歌献给党征文题目: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巾帼英雄学校:逊克民族小学六年级姓名:刘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 巾帼英雄星期天上午,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读了《颂歌献给党》......

刘胡兰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1932年10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

刘胡兰

刘胡兰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

《三年级《刘胡兰》教学反思.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三年级《刘胡兰》教学反思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刘胡兰课堂教学实录 胡兰 刘胡兰课堂教学实录 胡兰
[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推荐
[教学心得体会]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