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_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思考
信息技术课堂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思考”。
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手中拿同一本教材要给知识基础不同的学生授课,必然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层互动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文归纳了分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互动教学的现状及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分层教学、引导、互助、课堂效率
分层教学是我国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照顾学生差异的宝贵经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分层教学根据其组织形式可分为“校际间分层”、“校内间分层”和“班内间分层”。综合现有的文献理论分层教学模式可定义为:综合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创设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境,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策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分层指导,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从而实现各层次的学生都通过努力得到最大发展。另外分层教学的重要一部分,评价也是要分层的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不采用统一评价的方式,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和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进行评价和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1】。
一、发掘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优势的理论基础
分层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非常深厚,如: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发展心理学的“双主体”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都为分层互动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
面对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暂后生”像滚雪球一样越积越多等问题,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有机整合起来,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解决了教育的统一性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推广与普及。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互动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一)分层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运用情况
新课标实施以来,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以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作为分支教学理论的依据,并探讨了关于学生差异及了解学生差异的方法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推行的“必修课分层教学”试验,该校分层教学实施的是走班模式,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班,实验实施下来效果也不错。
许多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如《科学时代》月刊中林辉雄对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进行的探讨,赵凯老师在自己的文章中归纳分层教学为培养学习习惯、掌握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三个阶段。教学进入不同教学阶段,教学目标和重点则有所不同。
(二)运用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来看,目前在运用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分组分层有可能导致学生曲解或误解教师的某些行为,如果分组分层的标准把握不当,有可能会加重学生不平等的观念,被学生认为是有歧视的。
第二,教师在分层互动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往往降低了对部分学生的要求,一些经分层后确定的初级目标成为某些学生的终极目标或终极技能。
第三,课堂互动的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师生之间仍然是传授者与被动接受者的关系。
【3】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运用分层互动教学模式的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做好前期准备,营造分层互动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从心理上让学生们接受分层教学,消除学生们的疑虑:分层教学并非分流,而是照顾所有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得到更大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要使学生们树立起自信心,充分肯定每个学生都学有专长,鼓励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们的创造精神,支持并鼓励学生接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且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偏好进行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分层互动教学氛围。
以讲授《查找文件》这节课为例,在上该节课前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然后让学生上机实践,看他们的自学能力有多强。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将正确的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一边进行适当讲解,使学生们看到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做就进一步证实了学生们对自己预习后自行上机实践是否全部正确。之后再让学生们上机实践一次,从而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
(二)明确分层标准,把握分层互动的关键环节
教师在分层时应明确分层的标准,争取做到“层内异质、层间同质”,这样更有利于互动合作的进行。如此一来,层内合作,层间竞争,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能在被帮助中不断提升,又能在帮助他人中获得自信。同时,在分层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动态调整学生的分层情况,也就是说,学生的分组清况要不断的调整,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自中产生疑虑。而且,在分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上的学生分配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时间是弹性的,要有效地安排,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以讲授“数据统计与分析” 中电子表格Excel内容为例,在本章节学习前,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动态分层,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增加梯度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合适的操作任务。公式和函数和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繁琐而乏味,因此要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学习公式的编写和函数的调用,明确各自的学习任务和重点,从而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三)丰富互动形式,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例如,在讲授因特网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参加BBS、在因特网上进行实时交流等等。对于“在因特网上收发电子邮件”这个大任务又可以分为:写信与发信、收信与读信、回信与转信、信件的分类和整理、订阅电子杂志、加入邮件讨论组等子任务。通过采取这种“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不断丰富互动形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同时,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民主、合作、平等的和谐关系,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满堂灌、一言堂的弊端。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分层互动教学的效果才可能有质的飞跃。
(四)具体的教学案例设计
下面,本文以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教材中“应用文档的设计——制作正文”相关内容为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分层互动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对学生Word软件的初始能力水平情况进行调查问卷和摸底,之后再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进行分层,并确定各层学习的起点和主题,要让学生努力的向上“跳一跳”,摘到“桃子”。
第二步,分层互动教学的具体实施。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学习情景,要求学生使用WORD软件完成教师提出的任务。在学习策略设计上,可以使用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对于不同层次上的学生,教师在辅导的时候要讲究策略,既要适当帮助,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在分层练习上,教师要布置不同的练习任务,这样才能更好的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避免“有的同学觉得太简单,而有的同学觉得不会做”现象的出现。
第三步,分层评价。到了规定的时间,各小组派代表将该小组的学习过程和思路,以最后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同时可以向大家介绍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经验,教师和全体同学共同评价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同时要告诉各个层次的学生,他们所要完戎的任务的“高质量”标准如何,让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后依据标准,公正客观评价学生。
第四步,反思与完善。对分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进行反思评价,根据找到的问题,对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并运用于今后的教学之中。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分层互动教学模式,目的在于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自主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的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李国华:《初探信息技术的分层教学》,《教育研究论文汇编》,2006年版。[2]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 赵凯:《一节信息技术活动课教学实录与反思》,《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第2期。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探索与实践“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或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
语文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天祝县职教中心高泽宏邮编:733200邮箱:puba9310@163.com电话:*** 摘要:针对目前实行的分层教学存在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
高中信息技术异步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以学生的发展的差异化为前提进行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教育”。信息技术......
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杨金桃【摘要】:本文针对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出现的能力参差不齐,教学进度无法统一的问题,提出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
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摘 要: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开展,构建有效课堂成为当前教师的首要任务。创设良好学习情境可以提高课堂有效性,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