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_教学与科研工作总结
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与科研工作总结”。
中英文学校
2007-2008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教科处全体同仁精心组织和团结广大教师,认真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努力践行“以人为本,狠抓特色,质量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以教师为本,狠抓师德建设和专业发展;以学生为本、积极构建“双语发展、文化育人、服务学生”三大平台,精心打造特色、狠抓质量立校、蓄势争创名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教科处学期工作计划,各项工作为新学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培训工作
——唱响“爱心教育”主旋律,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训工作之首
一是抓师德评议。本学期,教科处组织全体教师继续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市教育局《教师行为六不准》,认真贯彻落实《中英文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若干规定》。抓学风、抓教风、抓会风、抓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的规律之风。严抓细管,机制健全、政策过硬、师德师风建设大见成效。期末问卷调查成绩可观。
二是抓“爱心教育”。本学期继续高奏“爱心教育”主旋律,深入开展《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从教育实际出发,本着问题即课题的教育新理念,将爱心教育落实到教学环节中,让每一位教师的真诚爱心落脚到最需要关爱的学困生身上。本学期全校受帮学困生已有68名记录在册,期末教科处回收“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记录本68本。广大教师对学困生真诚献爱心、真心施教,管教管导,父母慈心无处不在。学校高度重视广大教师的崇
高师德表现,倍加珍惜大家的师德感悟、经验之谈,积极为老师们搭建展示舞台,继《爱的教育》一书问世后,本学期又续一册《爱的奉献》,这次收录论文34篇,均为上乘佳作,正像陈校长在“序”中所赞赏的那样:我们的老师,没有吝啬爱的奉献,也没有去想我们付出了会不会有回报,只是把转化“学困生”当做自己生命的延续,即把激情、热情,把自己人格、知识,把自己的一句关心的话、一个理解的眼神、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副友善的表情传递出来,给自己的学生大脑多一点睿智,精神家园多一块绿洲,使学生原本混沌朦胧的思想变得逐渐清晰,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起来,“瘦弱的身体”强壮起来。
——构建“学习——实践——反思”培训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铺路搭桥。
一是抓“学分制”管理。本学期学校继续实施《中英文学校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规定》,教科处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全体师训活动,并督促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培训,自觉自培自训,教师专业成长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期末通过统计,学习笔记5000字以上教师为百分百,其中严春霞等11位教师学习笔记全期超过6000字,质量为“优”等教师达半数以上。教学反思叙事,全校共记篇。人被评为“优”等。其中电子稿篇并已上传,我校教师电子稿通过网络上传是一大历史突破。本学期全校教师学分合格率为百分百。我校教师培训采用学分制管理是一项成功之举。在2007年学校年度目标考核时,黄石港区教育局领导对此举大加赞赏:中英文学校教“学分制”堪称港区教师专业成长管理一大特特色。
二是抓校本培训。教师培训有花钱走出去观摩学习,有请进来传经送宝,更有利用校本资源自培自训。本学期,我校在看好走出去请进来的同时,更注重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展自培自训。
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以课堂为切入点,以教研组为基地,在教研活动中抓业务培训。据其末统计,全校五个学科教研组(含中学部),本学期总共开展教研活动83次。活动有特点,一是时间有保证:统一安排、雷打不动;二是主讲人有备而讲:心中有教、手中有稿、内容鲜话;三是与会者有收获:一课一得,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教科处对听课活动实行量化管理,各类人员听课节数有明确规定。本学期,全校听课节,数量质量均能达到学校规定要求。我校师训工作因地制宜,朴实无华,务实高效。在不久前区教育局领导来我校召集的教师座谈会上,有老师坦言感慨:我深爱这所学校,在教研活动中我能真正学到怎样备好课,怎样讲好课,怎样管理学生。校本培训证明:培训不能搞花架子,要讲实效。
教学常规管理
——以试行工资改革新《方案》为契机,进一步细化教学全程评价,强化教学绩效,切实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效益。
一是改革管理机制。本学期,按照新《方案》要求,教科处在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上全新突破:突出年级组、教研组作用,组长参与全程管理,对教师备、教、辅、改、考、评研各个环节实行量化质化阳光考评。新《方案》试行近四个月以来,全校教学人员“过程绩效”月考评居优良等级比例较大,教学“结果绩效”通过月考、调考、教学质量也呈上升态势。
二是坚持听课制度。本学期听课管理又有新举措,各类人员听课任务完成情况直接与本人工资挂钩,同时,被听课教师课堂教学评分当月计入“结果绩效”列入工资考评。这种听课制度才叫硬政策,只有动真格,才能出成绩。本学期主任级以上干部人
均听课节,陈校长一人听课节,全校教师人均听课节。如此高密度的随堂听课和跟踪听课,着实为课堂教学管理起
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科研工作
——坚持“教研、科研、管理”多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保证了我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务实高效。使我校教育教学特色得到彰显。
一是全员参与开展“打造有效课堂”系列活动。本学期教科处成功举行了“中英文学校第七届青年教师创新课比赛”活动。此次教学竞赛活动、历时49天,活动时间占用近半个学期。这次活动鲜明特点是:全员参与,每一位教学人员听课达20余节,参加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求实、创新、打造有效课堂”活动主旨鲜明。共有23位青年教师登台亮课,23节参赛课科目涵盖课程全部,课型多样,年段有高有低,无论是哪一位执教者、教学目标都集中体现“创新”、“求实”、“有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正像专题中所言:“比赛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了青年教师驾驭教材、驾驭学生的能力,年轻教师学会了从容使用新教法。
二是成功举办市级语文课题研讨活动。语文“整合教材,主题教学,拓展阅读”课题实验,在我校已开展多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课堂实践中课题已有雏形。本学期,学校领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主动争取上级教研部门的支持,在汇报材料、展示资料、公开两节研讨课等项工作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于2007年月日成功地举办了面向全市开放的课题研讨活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市、区有关领导全程参加,教学专家充分肯定,市教研中心黄立新主任亲自主持召开现场研讨会,活动收获颇丰,我校语文课改的思路更清晰、方向更明确,“语文多读”“读式文化”特色得到彰显。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本学期教科处坚持以活
动为载体,寓课改方向和办学特色于活动之中。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学校工作行事历上,教科处月月有安排。英语活动凸显“英语见长”特色:英语报成为学校的一张金质的名片,今年,我校事迹报道荣登国家级刊物《中国少年英文报》成为中英文校史荣誉首页;校园英语角是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占校园显性文化一方天地;英语“说、演、画、唱”多项活动更是出尽风头,为校名“中英文”争光添彩。“语文多读”活动,本学期也是一步一个台阶“步步高”:“校报”、广播展示学生佳作精彩纷呈;读书、演讲、写作比赛新秀出镜不断。
多项“读式”文化活动,更是“书香校园”的丰盛套餐,广大师生都能尽情享受。
本学期,教科处主持活动累计18次,成效显著:其中教师有人受表彰,学生有人获奖。
新学期寄语:
过去的一学期,教科处取得的成绩源自于学校领导的悉心指导,归功于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新学期,我们将再接再励把成绩发扬光大,同时将从几下几个方面作出非常的努力: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用好新政策(工资新方案),提高教学常规管理水平;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名师强校办学理念,切实关心教师专业化成长;三是坚定课改“三大特色”主攻方向,务实、创新、打造有效课堂。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学校的明天,人人付出真情,天天拿出实干。
二OO八年元月十九日
本学期的科研工作,在市、区科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以教育行政工作会议和进修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针,以科研为导向,以课题结题工作和“双高普九”迎检工作为主线,以校本培训......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教学科研工 作 总 结二O一一年一月十日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教学科研工作在中心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和精神,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益为主......
教 学 科 研 工 作 计 划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沂水县第二实验小学2010.82010—2011年度上学期教学科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学习......
年上学期科研工作总结(精选多篇)本学期的科研工作,在市、区科研室的正确领导下,以教育行政工作会议和进修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有关精神为指针,以科研为导向,以课题结题工作和“双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