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动静结合_课堂教学中的讲练结合

2020-02-29 教学工作总结 下载本文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动静结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堂教学中的讲练结合”。

一、问题的提出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多数幼儿教师往往不注意去探索、总结新的教学方法,动不动就采用“示范-模仿”为主的教育模式,搞机械训练,并且在教学中教师干预、指责或要求幼儿模仿的太多,结果束缚了幼儿的双手和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和情感,使幼儿难以自己去体验,自己去领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教师没有成为幼儿自己进行快乐音乐活动的积极支持者,没有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激发音乐兴趣,幼儿也就不会获得更多的愉悦感,而对音乐愉悦感的减少直接导致他们不能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的内涵美感,也就谈不上孩子们会在音乐互动中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艺术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背离了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究竟应采取那些活动、用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地、不失时机促进幼儿音乐感受力的发展呢?近一段时间,我在幼儿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一套“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音乐教学法”。

二、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基本流程

快乐第一步:愉悦静

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是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前提,为了及时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我在教态、讲课语言、启发引导方式等方面都做了认真准备,尽量使自己穿着漂亮、时尚,教态自然亲和、授课风趣幽默、墙角情景布置活泼可爱,实践证明效果不错。但是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易转移。为了更好的保持幼儿的兴趣,我尝试采用了多种方式,如讲课语言的抑扬顿挫、肢体语言的适时参入、生动形象的动画演示、活泼可爱的墙角布置、快乐滑稽的器乐拍打等等,而这一切又都是和讲故事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幼儿都喜欢听故事,这是这个年龄的特点,根据这一年龄特点,我事先对歌词内容前伸后延,使歌词内容故事化、趣味化,在老师惟妙惟肖的故事声中,在愉悦快乐的氛围当中,让孩子静静的倾听,在各种各样保持幼儿兴趣的方法的适时配合下,唤起幼儿美好的情感体验,吸引幼儿认真学习歌曲,增强幼儿对喜、怒、哀、乐等情感方面的教育。例如在音乐课《小动物怎样过冬》的学习中,我把歌曲内容变成故事,并且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根据故事情节加上适当的肢体动作、表情,模仿各种动物,声情并茂,较好的影响了幼儿的情绪,把孩子们深深吸引到了故事当中。

这种教学方法,在快乐的氛围下把抽象的歌曲变成生动形象的故事,符合幼儿语言趣味性、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点,便于幼儿记忆、容易理解歌词内容,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

快乐第二步:心潮动在故事讲到高潮,看到孩子们已经心潮涌动,激发出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高涨之时,迅速打开音乐,及时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音乐上,让幼儿反复倾听音乐,必要时教师可停顿,根据刚刚讲述的故事化歌词进行简单提示,让幼儿感受音乐,让幼儿体会乐曲相关的情景。只要教师调控的当,孩子们在反复倾听音乐当中一定会引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这时候孩子们一定会心潮涌动、激情不已,一定会根据自己的想象情不自禁的快乐扭动起来。例如每次弹奏或者放歌曲《跳跳糖》时,音乐刚一响起,孩子们就都跟着音乐情不自禁的快乐扭动起来,像小兔一样蹦蹦跳跳的动作又滑稽又可爱。放《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时,幼儿也都禁不住动了起来,两只小手牵拉着衣襟,转圈找食物的姿势让人看了真是能够喷饭。在教老教材《采茶》律动时,我让幼儿反复倾听音乐,体会乐曲欢乐、活泼的情景,通过反复倾听来诱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茶叶丰收要采摘了,要随音乐做采茶律动了,边做边听边快乐的想象,于是就在快乐的情绪影响下扭出了许许多多他们自以为是的动作,这些动作尽管与真实情景相差很大,但这些动作的出现却正反映了音乐强烈的情绪感染力,反映了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快乐第三步:和谐动

第三步是在第二步基础上的深化和提高,第二步中的“动”主要还是孩子受音乐情绪感染自发的动,是一种浅层的带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动,还不足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真情实感和生活积累,不足以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美感氛围,也还没有充分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体验比较有序和谐的艺术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第二步基础上适时的进行启发、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师不断的启发、引导,激发出孩子们深层次的有序和谐的“动”来,例如在教孩子们《小动物怎样过冬》时,孩子们已经动起来了,但因为孩子们从没有见过或者没有认真观察过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自发产生的动作就千奇百怪,滑稽离谱的动作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快乐倒是有了,却离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有一段距离,于是我就通过自身动作来模仿、动画展示、生活联想等方法适时的调控、丰富幼儿的视觉律动,特别是让幼儿看看不同的动物是储备哪些过冬的食物,又是怎样储备过冬食物的,过冬时选择的什么样的地方,什么样的房子,过冬的姿势等等。幼儿充实了这些知识以后,音乐节奏感就更加有序,在快乐氛围下的视觉律动就更加和谐,更与音乐形象相适配,这种“动”就跟第二步“动”有了很大的不同:更加和谐有序了,尽管有许多动作仍是幼儿在老师适时调控下随自己想象创造的,但层次深了许多,有序和谐自然,美感强烈。有的双手张开放到头上,猫着腰在同伴周围转来转去,模仿小羊相互拥挤取暖的样子;有的两只小手牵拉着衣襟,扮作小燕子“飞”向窗边:那儿有阳光,暖和!有的干脆躺在地上,双腿并在一起,不时动一下,眼珠转一转,那神态逗极了,问一下,孩子高兴地抢着说:我看过,鱼儿冬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自得其乐地模仿者各种小动物做着各种过冬的动作,把音乐作品的节奏、欢乐及愉快情绪都表现在每一个动作上。这就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感和生活积累,使他们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的美感氛围,把他们自己的内心体验有序和谐的艺术地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有效地触及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在这一步教学过程中,我既注意启发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感受来表演动作,又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帮助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解释音乐,表达对音乐的体会。例如当幼儿听到安静抒情的《摇篮曲》时,就想象并立即做出睡觉动作,表现出睡着时的表情,有的甚至模仿起打呼噜声;听到音乐越来越强就准备起床;当听到音乐变得更加活泼欢快时,和着音乐声麻利穿衣、戴帽子、系纽扣、系鞋带等动作马上就有了;当听到咚咚咚重响急促的音乐时,很多孩子竟然仰头看起了天。和着音乐节奏跑跑跳跳,有序和谐的用各种表情和动作来诠释着音乐,这种触景生情、情景互融的和谐氛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提升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很明显,这样的形象思维次数越多,对幼儿主动地、愉快地体验音乐艺术美,在音乐互动中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艺术地表达出来作用越大,对孩子们的综合智力发展的作用也越大。

快乐第四步:拓展动

这一步是整个流程的结束部分,是对这一节音乐课的总结和升华,是对这一节音乐课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的综合表达和提升。具体可以这样做:在快乐三步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重新播放音乐,要求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边讲故事边做动作,尽情动起来,这时候你会发现,有相当多的孩子不但动作有序和谐,美感自然,而且还合情合理的衍生、拓展出了许多舞蹈动作,很明显,这些动作的出现,不但反映出这些孩子自信心足、愉悦感强、音乐兴趣大,也看出他们已经能够主动地、愉快地去体验音乐艺术、舞蹈艺术之美,能够更好的在音乐互动中把自己的内心体验艺术地表现出来,进一步达到音乐教学的效果。当然这时候老师的示范作用是少不了的,老师要和孩子们一块做,适时的调控也是少不了的,但要

注意尽量不要去干涉孩子们,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尽情的发挥,让他们在老师、同伴、音乐、故事烘托起来的气氛中尽情的快乐吧!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的音乐基础是非常洼的,尽管“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也是借鉴了许多农村同行的优秀教学经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部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太低就是一大问题,如何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这需要整个农村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单靠老师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在老师应起的作用范围内,要想作用再大一些,就一定要善于抓住一日活动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尽量想办法用音乐来贯彻幼儿的一日生活,并将有利于提升幼儿音乐素养或能引起幼儿情感共鸣的音乐作品安排在一日生活的点滴时间:当幼儿午睡时,放一段舒展、轻松、优美的音乐,可以使幼儿的身心放松下来,在音乐声中进入梦乡;当幼儿起床时,可放一段节奏欢快、活泼的音乐,可以使幼儿提高兴奋度,精神充沛地迎接下午的活动。还可在班上创设音乐角、小舞台,举办“小小音乐会”等等,让幼儿进行比较自由的音乐活动等等。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积极制造音乐气氛,增强孩子们对音乐的亲和力。通过广泛接触表现不同情感、内容的音乐,来诱发幼儿的音乐情感,他们的情感世界会逐渐变得丰富、充实,对提高部分孩子的音乐兴趣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这样就会对“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前提保障。

四、“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的效果

在实践中,我领悟到,教师要使幼儿学好音乐,应不断创设问题环境,以激发幼儿探索音乐世界的欲望。而创设问题环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课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准备工作,感觉有点累,但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景化的环境创设能使幼儿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对迅速提高幼儿对本节音乐课的兴趣,激发其想象力有太大的帮助。

我使用的方法成型时间较短,且中间还在不同幼儿园教过,不同幼儿园的孩子水平也不同,但仔细看看,“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快乐四步教学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最起码避免了原先那种呆板拘谨的课堂气氛,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去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表现美。就是那些音乐基础非常洼的孩子,对音乐的欣赏、感受力也有所改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这些孩子现在一听到适合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的和着节奏摇头、扭摆身体、唱起来

课堂教学中的动静

课堂教学中的动静......

写景中的动静结合

导仿点拨自然景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山峦、树木、睡眠申的动物等;有的处于变动状态,如流水、爆发的火山、飞鸟等。观察景物,必须兼顾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

写景中的动静结合

导仿点拨自然景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如山峦、树木、睡眠申的动物等;有的处于变动状态,如流水、爆发的火山、飞鸟等。观察景物,必须兼顾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景物,要写出景物......

答谢中书书动静结合

答谢中书书动静结合问题:答谢中书书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的?答案: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

答谢中书书动静结合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答谢中书书动静结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动静结合.doc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幼儿园课堂教学中如何动静结合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课堂教学中的讲练结合 幼儿园 动静 课堂教学中 课堂教学中的讲练结合 幼儿园 动静 课堂教学中
[教学工作总结]相关推荐
[教学工作总结]热门文章
下载全文